APP下载

打造无声教材 助力幸福成长

2019-01-12

好家长 2019年12期
关键词:区域环境身心布置

文 徐 莉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新课程“幼儿本位”理念的集中体现,以游戏的形式来开展幼儿课程,一方面可以使幼儿的游戏心理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对课程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区域活动要以“课程游戏化”为导向,课程游戏化的全面实现要以区域活动为平台和渠道。两者互相辅助,为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指明了改革与创新的方向。

一、对区域环境创设中“幼儿本位”的探究与思考

何为“幼儿本位”?简言之,就是“以幼儿为中心”。幼儿是区域活动的真正主体,教师则要一如既往地承担起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因此,在区域环境布置的设计中,要坚持“从幼儿中来,到幼儿中去”的原则,即素材、创意、主题都是根据幼儿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需求来设计和实施的,而环境布置的形式和内容,也要尽量放到以幼儿为主体的作品当中去,并让幼儿从环境布置中收获新知、受到陶冶。

二、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的含义与整体现状

区域环境创设具有功能性、可塑性、目的性三大基本特征。但从当前幼儿园的现状来看,区域环境创设仍存在着以下几点显著的问题:

(一)“先入为主,一成不变”

这一问题主要出现在一些连锁、加盟性质的幼儿园当中。为了统一规划、节约成本、彰显特色,幼儿园会将其区域环境从模式到内容进行复制性的创设,教师几乎不会带领幼儿做主动的更新和改变,这其实就是对“幼儿本位”理念的漠视,不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

(二)“束之高阁,只能远观”

由于部分教师对区域环境创设的理念和认知上出现偏差,认为区域环境布置是一成不变的“装饰品”,他们会将这些“装饰品”挂在幼儿触碰不到的地方。时间一长,幼儿对它们就选择性地忽视了,区域环境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强化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了。

(三)“过于随意,乏味无趣”

很多教师对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要以“幼儿为中心”的原则认识不足,对区域环境的创设过于随意,不注重布置内容与幼儿生活经验的联系与衔接。只是单调而空泛地在墙体上张贴让幼儿感到陌生和茫然的文字和图画,这样容易导致幼儿很快失去新鲜感,丧失对区域环境的兴趣和热情,对幼儿兴趣的培养很不利。

三、对新形势下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模式的思考

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要从观念的转变上着手,在区域环境创设中坚持“幼儿本位”的基本原则,梳理课程游戏化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关系,让幼教工作者从思想上树立对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的正确观念。

(一)“儿童本位”理念是区域环境创设的根本导向

区域环境是区域活动的基本要素,区域活动以课程游戏化为功能导向,课程游戏化的依据则始终是以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为基础,以“幼儿本位”为核心和出发点的。所以,我们的区域环境创设要面向全体,兼顾各阶段幼儿教育活动的需要,要结合课程内容,针对班内幼儿的群体特征,进行人性化的设计与布置。

(二)区域环境创设与幼儿探究意识的深入互动

动手能力是推动幼儿智力和情绪发展的关键要素。这就要求我们的环境创设必须留给幼儿“插手”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能够真正地以主人翁的姿态去改变周围的区域环境。所以,我们展现给幼儿的区域环境应该能让幼儿动手改造的“半成品”,一方面可以加深幼儿对区域环境的感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动手操作来强化幼儿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区域环境创设与幼儿一日生活的完美衔接

与幼儿密切相关的内容都可以作为区域环境创设的题材和内容,一方面幼儿会对这些内容感到亲切,另一方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幼儿的潜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锻炼自己的身心,养成更加健康的习惯,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对儿童的巨大影响,是以环境作为工具,让儿童受到环境的浸染,从环境中获得一切,并将其化为己有。”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区域环境布置就是针对幼儿的行为、认知、情感、心理等各个方面的一本无声而丰富的、不断更新的独特教材。因此,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好这本“教材”,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功能与效用,有效地深化与拓展幼儿园的现有课程,以幼儿园区域环境布置为基点,为幼儿的身心成长搭建一个更形象直观、鲜活生动、不断创新的平台。

猜你喜欢

区域环境身心布置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区域环境生态建设
特别号都有了
基于企业异地并购视角对税收竞争、区域环境与资本跨区流动的实证研究
给身心降个温
我国区域环境质量发展统计分析——基于某县域范围环境概况
身心八要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