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问题设计策略
2019-01-12江苏省海门实验初级中学
江苏省海门实验初级中学 曹 焱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问题设计的意思是教师能够利用问题进行授课,突出数学知识中概念和定理的关键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明白相关知识点的重点。教师以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性思维,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能把各级主题和各个层级的相关内容利用记忆、阅读和思维的规律连接起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与逻辑思维法相比,它更具有概括性,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能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因此,在上课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时可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逐步导入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思考。在面对数学疑难时,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提出来,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点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题方法,并着重培养学生面对难点敢于提问的态度,从根本上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核心问题,明确数学学习目标
自新课改后,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逐渐呈现出分布较广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能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核心问题,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把核心问题展现给学生,便于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目标。在上课前,教师要认真准备课堂内容,可以把问题有趣化,学生在听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对教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同时,联系实际生活,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思维方式去设计一些具有独特意义的问题,以保证学生能明白问题的含义,进而消化和吸收课堂内容。目前,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纯地依靠PPT 进行授课,只是讲解知识点,却没有很好地给学生讲解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关键点,学生对教学内容根本不清楚。在上课时,教师可先以趣味性的问题导入层次性的教学内容,用幽默的提示语来引导学生的思想进入课堂,然后结合课本内容把握课堂的知识主线,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学习,由简及难地帮助学生攻克知识难关,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设置互动环节,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并根据学生需要随时调节教学进程。
二、基于学生原有知识,设计核心问题
最近几年以来,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过程中基于学生的原有知识设计核心问题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提问想到相关的知识点,进而快速地完成解题。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不在于多少,而是在于问题的创新和引导。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很多学生能够在听到问题后立刻回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没有任何的价值。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内容时可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引导性的提问,学生在听到教师提问后会作出思考,互相交流之后进行回答。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在篮球场上,运动员在投篮的时候,想要命中投篮,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呢?”学生在听到与自己生活相关的问题后,自然会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进行思考。其次,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对教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和计算的能力,尤其是对应用题来讲,它要求学生有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学生必须要经历审题、找条件、分析、推理和计算等过程,学生会记不住相关的公式,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牢牢把握公式的特点,能够完整地记忆所学的公式。对此,教师可以提出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出题中信息,能有效帮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找到有效的解题思路。
三、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小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必须要对教学内容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概念定理。教师在上课时要创设好的问题,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在学生思考和学习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对课堂问题进行思考、探索,针对学生从起点到终点的整个思考过程,教师指导学生问题的关键点在哪里,本章节需要应用到哪方面的知识等。
如在学习“圆”这节内容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套圈游戏,然后提问:“如果我们在设计定点投篮的时候,如何设计投篮人在篮筐下的形状,才能够保证对所有人公平呢?”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形知识进行思考,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通过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不仅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能使学生在学习时有较清晰的思路。
数学核心素养作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综合能力,教师通过设计一些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核心知识,而且还能充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该注重问题的创造性、挑战性,把教学内容转化为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真正达到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