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习方式,让数学更具魅力
2019-01-12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实验幼儿园王思纯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实验幼儿园 王思纯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儿童学数学的过程中,如何以游戏引领幼儿的成长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因此,我通过本学期班级幼儿数学区的创设和幼儿活动情况的观察,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儿童如何学习数学
儿童首先以非正式的方式习得数学内容与数学处理能力,他们早在婴儿时期就在日常活动中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并利用数学来理解世界。例如,大班主题一《我们是大班哥哥姐姐》中有一节数学课《数字比大小》,目标中要求孩子们能正确认读10 以内的阿拉伯数字,认识“<”“>”和“=”,理解符号的含义,并且会比较10 以内数字的大小。在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发言,他们能发现生活中数字的多种用途以及数字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同时,大部分幼儿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比较数字的大小。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当儿童根据直觉用数字解决问题时,他们学习“社会经验知识”的唯一机会来自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其中,数字名字、标志与形状都是社会经验的例子,教师在儿童使用数学材料时,应该从生活的经验出发帮助并支持他们理解数学的本质。通过游戏的形式,儿童不仅能数数和认读数字,还能有目的、有意义地运用这些知识。
二、创设有效的数学区
在区域里设计了大量的数学操作材料,在材料的设计上遵循趣味性、层次性及耐用性的原则,保证孩子对数学材料有兴趣、会操作、能提升。根据每一节课的内容设计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操作材料,因此在材料的体现上会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满足孩子们的不同发展水平,让每个孩子都能喜欢上数学,都能按自己的步伐来学习。
数学区要为儿童提供能够独立使用操作材料的机会,这一点很重要,教师在创设的时候一定要有合理的空间规划和布局,同时激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偶然的一次机会,餐后和孩子们讨论到近期很受欢迎的动画电影《汽车总动员3》,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糖糖说:里面各种各样的赛车简直太炫酷了,每辆车都有自己的编号,我最喜欢的闪电麦坤是95 号哦!轩轩说:对呢对呢,它们还有属于自己的停车场。听了他们的交流,我有了灵感,于是问道:咱们也把汽车总动员搬到教室里来,好吗?孩子们很激动,纷纷表示赞同。
三、在游戏中亲近数学
《指南》中关于数学认知领域对5~6 岁幼儿提出的目标是: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某一天的区域活动时间,孩子们带来了心爱的玩具汽车,并按照爸爸妈妈的车牌号给这些小汽车写上了号码,有的是“苏Dxxxx”有的是“苏Axxxx”。他们互相交流,发现每辆车的车牌排列数序其实都是不一样的。孩子们的材料收集好了,下面就轮到老师上场啦。我在数学区的桌面上用幼儿都认识的“A,B,C”这三个字母给每辆车划定了自己的车位,并结合《指南》对大班幼儿的发展要求,设计了包括点数、一一对应、符号代替数字、数物配对、加减在内的多种卡片,这些卡片所代表的就是每辆车的车牌号。孩子们在玩“汽车总动员”游戏的时候,需要先观察思考卡片所表达的信息内容,再按照指定区域将汽车停放在自己的车位上。经过充分的准备,游戏“汽车总动员”开始啦!
有三个小朋友选择玩这个游戏。他们先将小汽车全部拿了下来,再找到纸和笔,开始了分工合作。政烨说他找下面A 区的,贝贝找上面B 区,厚胤则负责C 区。贝贝要找的车牌是一张用点表示数字的表格,贝贝伸出食指一格一格仔细地点数,然后将点数的结果记录在了纸上,再根据表格边上B01 给这辆车找到自己的车位。这时,厚胤问道:“老师、这只兔子是代表几啊?”“兔子,TWO,英语里面就是2 的意思”我回答道。他观察的表格数字是要从图片信息里面获取的,通过提示,他也顺利地找到了C 区的车位。虽然小朋友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但是他们在观察思考的时候并非很容易,我告诉他们“喜欢就不难”,他们能耐下心来仔细观察并完成这个游戏。
通过几次对幼儿游戏情况的观察,我发现当儿童在一个精心创设的数学区活动时,尤其是大班年龄段的孩子,需要接触到数字与操作、几何、测量、代数和数据分析。虽然我给他们提供的操作还并不是很丰富,涉及的知识面还不是很全面,但我看到了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沟通以及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这才是我们真正想看到的。幼儿玩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想给他们提出另外一些要求,例如让儿童参与表格的设计,或者采用二维码的方式让他们找到车牌号码。我想数学活动采用游戏的形式更为有趣生动,更易被幼儿接纳。
四、一日生活中玩数学
通过这次对幼儿数学区的观察,从游戏情境创设到幼儿自主活动,我觉得在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中,他们都能接触到有关数学方面的知识,发挥这些环节的优势,设计游戏化的情境,让孩子们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边玩、边做、边学。
例如:在散步时,和孩子一起玩树叶找家的游戏,引导孩子将一样的树叶归在一起,然后再找到对应的大树妈妈,孩子们一边玩一边找,自然地习得了实物归类及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时还可引导幼儿观察园内的树、花、草和一些运动器械,说一说、比一比哪棵树高,哪棵树矮,有哪些形状的大型玩具,哪几种颜色的花、树叶。再如餐前,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孩子们更加清楚地了解数字代表的含义。教师绘制一张发散性图表来启发幼儿思考,生活中表示时间的数字有哪些:时钟、日历等;表示长度的数字有哪些:幼儿的身高、鞋子的尺码、汽车仪表盘上的里程数……其实,生活中数字代表的含义非常多,孩子们能探索的机会也很多,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孩子们一定会发现数学的魅力所在。
总之,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充分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因材施教,让他们在玩中学、做中练,在数学的王国中自由自在地探索,愉快地学习,从而感到无穷的乐趣,为幼儿今后的学习逐渐奠定数学基础,让幼儿慢慢接触数学这个抽象的世界,并且喜欢它,积极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