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通往高效课堂的桥梁
2019-01-12江苏省新沂市春华小学王红梅
江苏省新沂市春华小学 王红梅
数学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保证,它对完善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以往的小学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自我为中心,只有“灌输”,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很被动。教师需要改变创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桥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地获取新知,促使学生高效学习。
一、开展操作活动,激活学生参与意识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应打破以往向学生直接灌输的教学常规,要更多地引导学生真实体验,学会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以充分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其探究思维。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对长方体表面积的知识内容有很好的认识,选择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首先在课堂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长方体框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裁剪一些纸,将长方体的各个面都补充完整。随后,学生都非常兴奋地进入操作活动中。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在这一长方体中,有些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其中,长方体的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四个侧面是完全相同的,而且每一个面都是长方形,所以我们可以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求出这一长方体的表面积。于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以及操作过程中所发现的,开始试着标记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求出各个面的面积,最后加在一起。学生也在得到最后的结果后,非常有成就感,并在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中表现得更加主动、积极。同时,学生在这一操作活动中对长方体的性质内容有了很好的巩固,加深了自己的直观认知。
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数学知识的有效生成过程,并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主动、积极,对知识进行了更好的探究。
二、开展游戏活动,深化学生学习认知
游戏教学模式是教师教育教学中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让学生更乐于去学习探究,并在教学中取得显著的成效。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可以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并深化他们的学习认知,促使学生更全面地发展。
例如:教师在和学生学习“可能性”这一数学概念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教师准备了一个不透明的箱子,并告诉学生在这个箱子内有一些小数,除了颜色不同,其他都完全相同。其中有10 个红球,5 个白球,1 个黑球。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做摸球游戏,并让学生思考:最有可能摸出哪种颜色的小球?学生在教师说完游戏规则后,都非常兴奋地参与到这一游戏活动中。学生在玩了几轮摸球游戏后,对教师的问题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通过游戏活动,学生发现大多数情况下摸出的都是红球,黑球很难被摸出来,于是总结出红球最有可能被摸出来,黑球被摸出的可能性最低。随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游戏结果以及教师给出的各小球个数,思考其中的可能性。在学生完成游戏活动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可能会摸出黄球吗?学生都立即给出回答:不可能,在这个箱子内根本就没有黄球,所以不可能会被摸出。学生也从这一游戏活动中对“可能性”这一数学概念有了很好的理解。
游戏活动的开展成功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丰富了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很好地体验了数学概念的生成,加深了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同时从中很好地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开展讨论活动,促使学生合作交流
学生之间在思维方面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对于一些问题,学生有着不同的理解。作为教师,应注重利用学生这一特征,更多地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弥补自己思维的不足,得以更全面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让学生可以有机会互相阐述各自的观点,进而可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时,教师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圆柱和圆锥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内容后,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是什么呢?学生也都纷纷给出答案,大部分学生给出的结果是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 倍,但也有小部分学生说不确定。此时,教师并没有给出最后的结果,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交流讨论。这时,有一小组的学生开始了讨论交流。
生1:我们已经研究过两者体积就是3 倍的关系,难道是我们的探究结果不正确吗?
生2:这一探究结果是正确的,但我们在研究两者体积关系时,是要求这个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要相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说两者的体积是3 倍的关系。否则是没有可比性的,所以我给出的说法是不确定。
生3:生2 同学考虑得很全面,这一点确实是我们常常忽略的。
学生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解决了自己的思维矛盾点,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他人身上学到了很多。
数学学习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交流讨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互相学习,从他人的思维想法中吸取精华,更好地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高效学习。
总之,数学课堂学习中,活动教学的开展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从中更好地体验、感受数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得以更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