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初中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9-01-12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陈二永

数学大世界 2019年29期
关键词:课本知识点意识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 陈二永

一、创新意识的定义

所谓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在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的前提下,通过练习习题或者自学等方式对知识进行扩展和延伸,产生课本知识之外但与课本知识相联系的思想,在掌握已学知识的前提下,对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从而探索出全新的知识。创新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标准,创新人才将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兴人才,是中国发展的动力,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从教育抓起,让创新成为高素质人才必备的素养,要从义务教育阶段就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自主意识较强,需要加强引导,数学这门学科理论性、逻辑性与抽象性较强,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初中生的学习和引导,不断增强其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思考问题。

二、构建课堂和谐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氛围,营造适合的情境,培养创新意识。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我们必须创造有趣的课堂,吸引学生,营造有趣轻松的课堂氛围。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模式中,学生的思维会发散,不拘一格,积极轻松的课堂气氛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不断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情境,将课堂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培养学生喜欢的教学场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鼓励学生突破教科书中的知识点,不断拓宽思维。通过小组对难题的回答,让学生有时间在课堂上思考和讨论,提高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计算圆柱体积的课堂中,我们可以首先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圆柱体积和长方体体积的交换上,并通过对旧知识点的感知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点的兴趣,之后通过提出生活化问题,加强知识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从而完成思维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让学生把解决课本问题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深入理解知识,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平常的问题中发现乐趣并展开思考,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使下一次再碰到类似问题时能毫不费力地解决,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表扬,以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数学是初中学习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要把创新意识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学生的成绩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也得到激发和创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会提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并对其进行探索,着重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猜你喜欢

课本知识点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