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洗对纤维素纤维含量的影响
2019-01-12林风喜
文/林风喜
1 引言
牛仔布在服装上的运用历史久远且广泛,从组织结构分为针织牛仔布和机织牛仔布,从纤维构成有棉涤、棉涤氨、棉再生其水洗方式和后整理工艺也非常多样,不同的水洗工艺,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目前常见水洗工艺有普洗、石洗(石磨)、酶洗(酵素洗)、砂洗、漂洗、破坏洗、雪花洗等。而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有企业反馈同块牛仔布为何水洗前后纤维含量差异那么大,甚至出现某种纤维未检测的情况?根据该问题,本文通过对水洗前、水洗后牛仔布的纤维含量测试,在此以石磨洗和酶洗的牛仔布前后的纤维含量变化进行比较研究。
2 试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2.1 试验材料
1#深蓝色牛仔面料(水洗前)、1#深蓝色牛仔面料(石磨洗)、1#深蓝色牛仔面料(酶洗);2#黑色牛仔面料(水洗前)、2#黑色牛仔面料(石磨洗)、2#黑色牛仔面料(酶洗);3#黑色牛仔面料(水洗前)、3#黑色牛仔面料(石磨洗)、3#黑色牛仔面料(酶洗);4#中灰色牛仔布(水洗前)、4#中灰色牛仔布(石磨洗)、4#中灰色牛仔布(酶洗)。
2.2 试验材料准备
各取1#、2#、3#、4#样品尺寸为500mm×500mm,缝边后分别进行酵素洗、石磨洗,待完全烘干后,将水洗后的布样和水洗前的布样放进实验室进行调湿处理,并进行纤维含量测试。
2.3 水洗工艺流程及参数
2.3.1 酶洗工艺流程
酶洗又称酵素洗,酵素是一种纤维素酶,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纤维素纤维产生降解作用,使织物表面光洁,色泽柔和,手感柔软。
工艺流程:淀粉酶退浆→水洗→酶洗→漂洗→水洗→软软整理→烘干整烫。
退浆(1.5g/L淀粉酶,0.5g/L渗透剂,浴比1:30,温度65℃~70℃,时间10min~15min)→清水洗(1次,温度室温,时间2min)→酶洗[酸性纤维素酶用量1.0%~1.5%(owf),pH值4.5~5.5,温度45℃~50℃,时间30min~45min]→漂洗(次氯酸钠,浴比1:10,温度45℃~50℃,时间15min~20min)→清水洗(1次,温度室温,时间2min)→脱氯(2g/L大苏打,温度40℃,时间5min)→清水洗(1次,温度室温,时间2min)→柔软整理(10ml/L阳离子胶,温度室温,时间2min)→烘干整烫。
2.3.2 石磨洗工艺流程
石磨洗,在成衣、半成品或所用面料水洗时加入浮石,在机械滚动作用下,不断与浮石打磨,达到整体或局部颜色变浅或褪色,产生自然陈旧外观风格的一种处理方法。
工艺流程:淀粉酶退浆→水洗→石磨洗→水洗→烘干整烫。
退浆(2.0g/L淀粉酶,浴比1:10,温度65℃~70℃,时间10min~15min)→清水洗(1次,温度室温,时间2min)→石磨(浮石粒径2cm~4cm,浮石与布质量之比5:1,pH值4.5~5.5,温度55℃~60℃,时间25min~60min)→排放后清洗(浴比1:10,纯碱1g/L,温度80℃,时间10min)→烘干整烫。
2.4 测试方法
2.4.1 定性分析
按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FZ/T 01057.1—2007、FZ/T 01057.2—2007、FZ/T 01057.3—2007、FZ/T 01057.4—2007对牛仔布进行定性分析。
2.4.2 定量分析
按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试验方法FZ/T 01026—2009中手工分解和化学分析综合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
3 纤维含量测试结果与分析
3.1 测试结果
1#、2#、3#、4#牛仔布水洗前后纤维含量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试样纤维含量水洗前后比较
3.2 测试结果分析
试样1#、2#、3#、4#水洗前和石磨洗后纤维素纤维质量损失基本没有可以忽略不计;酵素洗后棉和粘纤质量损失比较明显,其中1#和2#试样测试结果由四组分变成三组分或微量。针对此问题,我们分析了纤维素纤维的化学结构和纤维素酶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反应关系。
3.2.1 纤维素纤维化学结构
3.2.2 纤维素酶组成
由多种水解酶组成的一个复杂酶系,自然界中很多真菌都能分泌纤维素酶,将纤维素酶分成三类:C1酶、Cx酶和β葡糖苷酶。
3.2.3 酶对纤维素纤维的作用
C1酶是对纤维素最初起作用的酶,破坏纤维素链的结晶结构。Cx酶是作用于经C1酶活化的纤维素、分解β-1,4-糖苷键的纤维素酶。β葡糖苷酶可以将纤维二糖、纤维三糖及其他低分子纤维糊精分解为葡萄糖。
4 结语
酵素是一种纤维素酶,通过酶的催化作用于纤维素而形成一种纤维素酶—纤维素复合体,并在复合体中发生生化反应,使纤维素长链水解为可溶性多糖和葡萄糖,纤维素随之降解,从而导致纤维量损失。因此含有纤维素纤维的面料在进行水洗工艺时,需选择合适的水洗工艺,特别是含纤维素纤维量比较低(例如2%及以下)时,建议水洗后测试其纤维成分,再打吊牌和洗唛中的纤维成分,避免水洗前后纤维成分不一致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