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果不同栽培品种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2019-01-11张志信胡展育杨绪旺

文山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草果二甲基挥发油

胡 彦,张志信,张 铁,胡展育,杨绪旺

(文山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草果(Amomum tsaokoCrevost et Lem),又称草豆蔻,为姜科(Zingiberaceae)豆蔻属(Amomum L)植物。草果因其果实具有香辛气息,为药食两用植物。我国草果主产于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云南又以金平、河口、屏边、麻栗坡、马关等地产量较大,马关县因栽培草果历史长,被评为中国“草果之乡”。草果果实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有机酸、酚类、鞣质、黄酮、皂苷、蒽醌、香豆素、甾体、萜类、内酯、强心苷、油脂、花青素、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1],具有燥湿温中、截疟祛痰、瘟疫发热、消食化乱之功效、可以治疗寒湿内阻,胺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瘟疫发热等病症[2]。现代研究表明,草果挥发油中含有桉油精、香叶醇、柠檬醛等化学成分,是草果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真菌、细菌的作用[3-4],抗癌[5]、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6],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香料工业[7]。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不同地区草果挥发油的含量及组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8-9],但对同一地区不同栽培品挥发性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文山地区8个草果栽培种的挥发性成分及含量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草果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5年10月10日,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下金厂乡小新冲村采集8个草果栽培品种,根据《中国植物志》鉴定为姜科、豆蔻属、草果的果实。不同栽培品种在果实的形态、果长、果宽、平均单果重等方面各不相同(见表1)。

表1 8个草果栽培品种果长、果宽、平均单果重比较(n=10)

1.2 仪器与设备

ALC210.3型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Sartorius)集团);FW100型高速万能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PDMS/DVB萃取头(美国Supelco公司);HP5890/HP597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惠普公司)。

1.3 方法

1.3.1 材料处理

将采集的新鲜草果放置于恒温干燥箱中50 ℃烤干,用高速万能粉碎机把烤干的草果粉碎后备用。

1.3.2 顶空固相微萃取

用电子天平称取1.0 g粉碎后干燥草果粉装入萃取瓶后密封,70 ℃水浴加热10 min,室温下插入美国Supelco公司的PDMS/DVB萃取头,萃取30 min后取出,插入GC-MS进样口解吸3 min后进行GCMS分析。

1.3.3 色谱条件

色谱柱:DB-5ms UI(30 m×0.25 mm×0.25 μm);升温程序:50 ℃保持1 min,以4 ℃/min升至165 ℃保持1 min;以25 ℃/min升至280 ℃保持3 min;柱流速1.0 mL/min;进样口温度:250 ℃;分流100∶1。

1.3.4 质谱条件

EI离子源;传输线温度:280 ℃;离子源温度:230 ℃;溶剂切除时间:0 min;电子倍增器能量:70 eV;采集方式:SCAN(全扫描);m/z:40-800。

2 结果与分析

按上述实验条件测定,8个草果栽培品种挥发油成分气相色谱总离子流见图1。用标准质谱数据库NIST98 进行匹配对照解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百分含量。8个草果品种挥发油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的GC-MS分析结果见表2。

图1 8个草果栽培品种挥发油成分气相色谱总离子流图

表2 8个草果品种挥发油的成分及相对含量

续表2:

续表2:

续表2:

续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每个草果栽培品种检测出50种挥发性成分,8个品种共检测出8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共有成分26种(表2中化合物名称这一栏中左上角带“*”号的组分),非共有成分62种,说明不同栽培品种草果挥发性成分复杂。共有组分中含量高的成分是:α-柠檬醛(22.12%,15.49%)、顺 式-2-癸 烯 醛(20.97%,12.19%)、 桉 树 脑(15.22%,8.70%),反式-2-十二烯醛(12.51%,8.71%)、β-柠檬醛(11.14%,7.34%)、α-乙基苯乙醛(11.04%,8.13%)、反式橙花叔醇(5.99%,2.47%)、 香 叶 醇(3.79%,1.08%)、α-松 油 醇(3.32%,1.83%),这些组分中大多数为草果中的主要药用有效成分。表2中7个草果品种共有的组分为:顺-β-萜品醇,2-庚基呋喃,2-甲基-3-亚甲基环戊甲酸甲酯,1,3,3-三甲基-2-氧杂双环[2.2.2]辛烷6-醇,反式-2-癸烯醛,四环[3.3.1.0.1(3,9)]癸烷-10-酮,可巴烯,1-(2-硝基-2--丙烯基)-环己烯,香树烯。6个品种共有的组分为:反式1甲基-4-(1-甲基乙基)-2-环己烯-1-醇,β-蒎 烯,1,7,7-三 甲 基-二 环[2.2.1]庚-2-醇,4-亚甲基-1-异丙基-双环[3.1.0]-3-已醇乙酸酯,2-辛基呋喃,(反式)-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醋酸酯,1-甲基-3-[2,2,6-三甲基-二环[4.1.0]庚-1-基]-烯丙基乙酸酯,[1R-(1α,3α,4β)]-4-乙烯基-α,α-4-三甲基-3-(1-甲基乙烯基)环己烷甲醇。5个品种共有的组分为:2,6,6-三甲基二环[3.1.1]庚-2,3-二 醇,[1R-(1α,7β,8aα)]-1,2,4a,5,6,8a-八氢-4,7-二甲基-1-(1-甲基乙烯基)-萘,十氢-α,α-4a-三甲基-8-亚甲基-2-萘甲醇。4个品种共有的组分为: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甲酸酯,(顺式)-7-羟甲基-3-环丙烷基二环[4.1.0]庚烷,2-十五炔-1-醇。以上分析表明,草果不同品种之间挥发性成分有很大的相似性。

统计表2中不同品种间挥发油成分的差异,1号品种与2、3、4、5、6、7、8号品种之间挥发性成分相异的数目分别为35、21、21、21、20、22、23个成分;2号品种与3、4、5、6、7、8号品种之间挥发性成分相异的数目分别为26、26、29、22、26、34个成分;3号品种与4、5、6、7、8号品种之间挥发性成分相异的数目分别为14、14、14、18、13个成分;4号品种与5、6、7、8号品种之间挥发性成分相异的数目分别为14、12、13、13个成分;5号品种与6、7、8号品种之间挥发性成分相异的数目分别为18、18、18个成分;6号品种与7、8号品种之间挥发性成分相异的数目分别为18、20个成分;7号品种与8号品种之间挥发性成分相异的数目为18个成分。品种间挥发性成分差异最大的是1号品种与2号品种,35个组分不相同,品种间挥发性成分差异最小的是4号品种与6号品种,12个组分不相同。多数品种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数在20个左右,草果不同品种间挥发性成分有很大的差异性。

1号品种6种特有的挥发性成分为:2-羟基-1,1,10-3甲基-6,9-环二氧十氢萘(0.19%),顺,顺, 顺,7,10,13-十六碳烯醛(0.24%)、10-十一烯醛(0.61%)、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0.17%)、顺-2-十四碳烯-1-醇醋酸酯(0.10%)、反式-2-十三烯醛(0.12%),2号品种7种特有的挥发性成分为:6-甲基-5-庚烯-2-酮(0.17%)、1-甲基-4-(1-甲基乙基)-1,4-环己二烯(0.19%)、4-(1,2-二甲基-环戊-2-烯基)-2-丁酮(0.12%)、2-亚甲基-环戊醇(0.32%)、α-衣兰油烯(0.11%)、聚甘油-3-癸酸酯(0.12%)、[1.α.(R*),2.α.]-α-2-二甲基-2-(4-甲基-3-戊烯基)环丙基甲醇(0.12%),3号品种特有的挥发性成分为:三环[5.2.1.0(1,5)]-2-葵烯(0.13%),4号品种3种特有的挥发性成分为:4,4-二甲基-2-环己基-1-醇(0.20%)、(顺式)-1-(3-乙氧基-1-丙烯基]-1-环己烯(0.13%)、1-乙烯基-1,5-二甲基-4-己烯基辛酸酯(0.04%),5号品种4种特有的挥发性成分为:2-硝基苯基乙酸酯(0.13%)、(1-乙基丙基)苯(0.08%)、1,2-环氧-5,9-环十二烷二烯(0.23%)、β-愈创木烯(0.27%),6号品种特有的挥发性成分为:α-水芹烯(0.35%)、1,3,3-三甲基-2-氧杂双环[2.2.2]辛烷-6-醇醋酸酯(0.09%),7号品种特有的挥发性成分为:6-甲基-5-庚烯-2-酮(0.30%),8号品种3种特有的挥发性成分为:(1S)-6,6-二甲基-2-亚甲基二环[3.1.1]-庚烷-3-醇(0.07%)、(3aS,3bR,4S,7R,7aR)八氢-7-甲基-3-亚甲基-4-(1-甲基乙基)-1H-环戊[1,3]环丙[1,2]苯(0.04%)、匙叶桉油烯醇(0.08%)。根据特有的挥发油成分,可以将不同品种的草果区别开来。

在62种非共有组分中,仅有1、6、7、8号草果的挥发油成分:四环[3.3.1.0.1(3,9)]癸烷-10-酮的相对含量超过1.0%,最高含量为1.26%(1号草果),1号草果的挥发油成分:2,6,6-三甲基二环[3.1.1]庚-2,3-二醇的相对含量为1.00%,(顺式)-7-羟甲基-3-环丙烷基二环[4.1.0]庚烷的相对含量为1.2%,其余59种非共有组分的相对含量都在1.0%以下,为低含量组分。以上分析表明,虽然8个草果栽培品种在长、宽、单果重、形态方面存在差异(见表1),并且不同草果栽培品种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也存在差异(见表2),但主要成分是高含量的共有组分,其非共有组分含量低,极大部分相对含量在1.0%以下。

3 讨论

草果为多年生常绿丛生草本经济植物,其果实既可作为中草药材,也可作为调味香料用于菜肴烹饪,一般种植3~4年后即可开花结果,可连续结果20年以上。种植草果是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是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10]。草果挥发油是草果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如草果挥发油中的桉树脑具有驱风、镇静、抗菌、抗病毒、杀灭寄生虫及发汗作用,柠檬醛具有平喘、祛痰、抑菌的作用;樟脑具有刺激神经,使头脑清醒灵活的作用;α-松油醇、香叶醇、橙花叔醇有明显的镇静、抗菌作用,并且是一种香料,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香精香料中。根据有关文献报道,有关学者采用水蒸气蒸馏法[11]、微波萃取[12]、超声波萃取法[11]、超临界CO2流体萃取[13]和顶空固相微萃取[14]等方法提取草果挥发油,采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其研究结果表明,草果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很复杂,提取方法的不同,草果挥发油的成分不同[11],不同地区草果所含挥发油的成分也呈现一定的差异[8-9],但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相似,主要是桉树脑、柠檬醛、香叶醇、反-2-十一烯醛、2-癸烯醛、β-蒎烯等成分;本研究中,不同草果栽培品种挥发性的主要成分为桉树脑、松油醇、β-柠檬醛、香叶醇等,这与中外文献中有关草果挥发油的报道相似[3,15]。雷恩、杨耀文的研究表明,不同居群草果的形态、大小存在显著的差异[16-17],本研究结果证明,同一地区8个形态、大小等方面各不相同的草果栽培品种中挥发性主要成分相似,在草果优良品种选育过程中,果实的产量的高低是一个重要考虑的因素,本研究可为草果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草果二甲基挥发油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草果栽培起源分析
不同烘干方式对怒江草果产品质量的影响
二甲基硅油结构及热稳定性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滇东南山区天然林下草果种植的民族生态学评价
复合溶剂萃取N,N-二甲基乙酰胺
芦丁-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物理化学表征及体外溶出研究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