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地区基层牧区义诊300例病人病种统计分析
2019-01-11旺加普布卓玛小达珍丹增曲珍晋美曲珍
旺加 普布卓玛 小达珍 丹增曲珍 晋美曲珍
(1.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部消化内科;2.西藏拉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3.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4.西藏自治区母子保健协会,西藏 拉萨 850000)
由西藏自治区妇联、西藏自治区母子保健协会和日喀则妇联联合举办的大型公益健康教育以及义诊活动于2017年12月14日至15日在日喀则萨嘎县加加镇和仲巴县拉让乡开展。本次活动不同于其他常规义诊活动的是我们首先开展牧民群众集中进行健康教育活动,即进行农牧民健康常识宣传,宣传内容包括健康的概念,鼓励学习健康知识,健康行为改变,以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常见慢性疾病的预防知识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农牧区生活节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对基层医疗健康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义诊以及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基层卫生服务的环节,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层的重视,因此,需要不断总结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了解义诊期间就诊患者的疾病谱及与疾病谱相关因素,笔者现将西藏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和萨嘎县乡镇义诊患者300例患者疾病谱进行统计学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7年12月14日至12月15日2天间在日喀则萨嘎县加加镇和仲巴县拉让乡义诊期间就诊的300例,证实登记的病人为分析对象,资料来源真实可靠。
1.2 统计方法
按照卫生部门疾病分类ICD-10统计,使用Excel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统计采用构成比方法,计数资料以%描述,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检验水准取A=0.05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人专科病种、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义诊期间病例资料完整登记就诊共300人次,其中内科病人150例,男性56人(37.33%),女性94人(62.67%),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年龄为86岁,平均年龄44.85岁。妇科就诊患者7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35.96岁。儿科病人73例,男性30例(41.10%),女性43例(58.90%),最小年龄5个月,最大年龄13岁,平均年龄6.52岁。专科就诊患者统计分析,内科就诊患者最多,专科就诊率进行统计分析,内科就诊率分别明显高于妇科和儿科就诊患者,P值<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妇科就诊患者多于儿科,但是P值>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2 义诊期间就诊患者疾病谱及构成比分析
表1 内科就诊患者疾病谱及构成比
统计数据表明,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就诊率最高,其次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这前三位系统疾病占总发病率的75%以上。其次是风湿性关节炎,从单病种前五位的分别是慢性胃炎43例(29%),高血压33例(22%),风湿性关节炎16例(11%),胆囊炎12例(8%),支气管炎9例(7%)。
表2 妇科就诊患者疾病谱及构成比
统计结果表明,疾病谱单病种前五位的分别是妇科体检20例(25.97%),阴道炎16例(20.78%),盆腔炎13例(16.88%),附件炎9例(11.69%)尿道感染5例(6.49%),月经紊乱4例(5.19%)。
表3 儿科就诊患者疾病谱及构成比
统计结果表明,儿科就诊患者前五位病种分别是呼吸道感染 37例(50.68%),佝偻病9例(12.33%),养不良7例(9.59%),支气管肺炎6例(8.20%),消化不良5例(6.84%)。
3 讨论
统计结果显示,义诊期间就诊的患者专科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内科就诊人次最多,妇科和儿科就诊患者人次无显著性差异。因为农牧区由于饮食习惯、居住条件艰苦、海拔高、医疗条件相对欠缺等原因,高血压、慢性胃炎、慢性气管炎、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而且这些慢性疾病在冬季寒冷等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复发加重。
从系统疾病谱分析结果显示,内科就诊的患者当中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最高。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以及消化性溃疡等,这是由于在农牧地区饮食习惯有关,即不规律饮食、饮食结构单一、喜欢吃生冷硬的食物、卫生条件相对欠缺等多因素有关。其次是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这与海拔高、喜欢高脂、高盐饮食等综合因素相关。
妇科疾病当中阴道炎、盆腔炎以及附件炎等妇科炎性疾病最多,这与牧区老百姓自我保健意识差、个人不良生活习惯、不洁卫生用品及环境等因素有关。因此需要加强妇科健康教育,强调注意个人卫生,在生活过程中防止交叉感染,提倡夫妻同治,加强生殖卫生保健,不能因为是妇科常见病而不重视和不积极治疗。
儿科就诊患者主要是呼吸道感染者,占总就诊患者的1/3以上,这是由于患者所处的环境海拔高、缺氧、气候干燥寒冷,特别是冬季的气候条件更加困难,容易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次是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患者为主,是由农牧区生活条件相对欠佳,饮食结构单一、缺乏营养,容易患佝偻病、营养不良以及消化不良等疾病。
总之,基层农牧地区目前最需要的是健康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义诊以及健康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基层卫生服务的环节,但是传统单纯的义诊活动,不能满足长远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需要改变农牧区不良的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意识,同时,改变传统的义诊服务活动模式,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从而全面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