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近期疗效对比

2019-01-11马刚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卧床股骨头股骨

马刚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髋部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属于低能量损伤,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老年人组织器官衰退,代谢功能和储备功能降低,骨折后对疾病耐受力相对于年轻人较低,治疗过程中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影响骨折愈合,甚至危害人身安全[1]。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能迅速减轻疼痛,减少卧床时间,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2]。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但关于采用何种手术方法治疗仍存在争议[3,4]。本研究以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FHR和PFNA治疗并观察其近期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FHR组和PFNA组。FHR组54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33例;年龄68~83岁,平均年龄(75.84±4.93)岁;Jensen-Evans分型:I型25例,II型29例;骨折原因:平地摔伤35例,楼梯跌落17例,车祸2例;合并脑血管疾病26例,高血压24例,冠心病21例,糖尿病16例。PFNA组48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31例;年龄65~84岁,平均年龄(77.12±5.56)岁;Jensen-Evans分型:I型20例,II型28例;骨折原因:平地摔伤31例,楼梯跌落15例,车祸2例;合并脑血管疾病23例,高血压22例,冠心病19例,糖尿病 15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FHR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取侧卧位,以大转子为中心作一12cm左右长的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组织,并逐层剥离,使骨折处充分暴露,切开关节囊,用钢丝将有大小粗隆骨折的部分固定,在小粗隆上方2 cm左右处截骨,将股骨头取出,使大、小粗隆复位(注意尽量保留较大骨片),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扩髓完毕后,采用普通水泥柄或加长水泥柄人工股骨头进行关节置换,待确保骨及关节稳定性良好后,反复冲洗术区,常规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PFNA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将患肢固定于牵引架,内收内旋15°。在C型臂监视下,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尽量使股骨距内外侧皮质连续性得到恢复。从股骨大粗隆顶端开始作一5 cm左右长的纵行切口,逐层剥离,使骨折处充分暴露,采用开口器在大粗隆顶点偏内侧处开口,并将导针置入,C型臂下确认导针位置理想后,常规扩髓,选择长度和粗细适当的PFNA主钉植入,在正侧位上使主钉位于股骨中心,确保骨折复位良好。向股骨颈内打入导针,正位和侧位分别在股骨头颈中线偏下处和股骨颈正中处,继续扩髓,选择长度适当的螺旋刀片植入,然后将其锁定,远端螺钉采用瞄准器置入,并拧上尾帽。反复冲洗术区,常规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卧床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手术时间:切皮至切口关闭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侵血纱布(以每块20 mL计算)和术中引流瓶内血量总和。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病情况,包括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心脑血管意外、泌尿系统感染及褥疮等。术后1、3、6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分数越高代表髋关节功能越好。术后1、3、6个月,采用健康调查简表 (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价两组术后生活质量,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4 数据分析

采用 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和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2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 =0.05。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 (mL) 术中透视次数(次) 卧床时间(d)住院费用(万元)FHR 组 54 75.98±18.47 256.46±52.16 2.07±0.46 3.46±1.03 2.23±0.16 PFNA 组 48 52.28±13.92 184.29±39.28 7.68±1.58 11.47±3.62 2.58±0.19 t值 - 7.246 7.815 24.943 15.575 10.097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FHR组手术时间长于PFNA组,术中出血量多于PFNA组,术中透视次数、卧床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少于 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FHR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比较

术后1个月、3个月,FHR组 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术后1个月、3个月,FHR组SF-36量表总评分均明显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后需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死亡率随手术推迟时间延长而升高,骨折后48 h内进行手术能大大提高治疗效果。目前早期采用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已达成共识,治疗目的在于早期恢复患者活动能力,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病率[5]。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n(%)]

PFNA是临床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手术治疗方法之一,该方法是在 PFN基础上改良而来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PFN。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需钻孔,螺旋刀片可直接进入股骨颈内,并且到达指定位置后可自动锁定,操作较简单,术后稳定性较高[6,7]。有研究数据显示,PFNA术后需要1000N以上的应力才会发生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现象,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良好[8]。但是老年骨折患者普遍体质较差,除此之外还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导致PFNA术固定较为困难,不利于术后恢复[9]。有研究报道,FHR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也具有较好效果,可避免股骨头在螺钉切割时穿出,且术后即可达到稳定机械强度,使卧床时间大大缩短,有利于康复。但FHR治疗疗效会受假体周围感染、假体使用年限、骨水泥断裂、生物相容性等因素影响[10-12]。所以两种手术方法各有利弊。

本研究结果显示,PFNA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具有优势,而FHR在术中透视次数、卧床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面具有优势。赵明久等人[13]在类似研究中发现,PFNA和FHR手术治疗时间分别为(43±10.1)min和(41±12.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NA 术中出血量(112.4±10.3)mL明显少于FHR的(150.5±14.4)mL,PFNA术中透视次数(8.2±1.7)次明显多于 FHR的(2.1±0.5)次,在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方面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但手术时间上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考虑可能与术者手术操作熟练程度有关。PFNA术后过早负重会出现内固定断裂、骨折移位、再骨折等问题,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休息,而FHR术后稳定性高,痛疼迅速减轻,患者术后3 d左右即可下床活动,不仅促进运动功能恢复,还能尽早出院,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另外,骨折后长期卧床易导致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心肺功能降低、褥疮等并发症发生。本研究比较两种手术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FHR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PFNA,FHR术后肺部感染、心脑血管意外、泌尿系统感染、褥疮发病率虽低于PFNA,但无明显差异,可能与本研究纳入病例较少有关。

表3 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分)

表3 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分)

注:F 交互=50.38,P<0.05;F 时间=27.12,P<0.05;F组间=11.67,P<0.05。

组别 例数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FHR 组 54 68.39±4.59 75.32±5.63 83.18±6.33 PFNA 组 48 41.23±2.40 70.83±5.15 81.54±6.27

表4 术后SF-36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4 术后SF-36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F 交互=43.72,P<0.05;F 时间=22.71,P<0.05;F 组间=8.48,P<0.05。

组别 例数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FHR 组 54 78.22±5.41 86.04±6.42 91.26±6.05 PFNA 组 48 61.55±4.78 79.37±5.92 89.95±5.61

顾军等人[14]对PFNA术和FHR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发现术后1个月,FHR髋关节优良率90.0%,明显高于PFNA的72.5%。本研究则在术后半年内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连续观察,结果发现,术后1个月、3个月,FHR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PFNA组,但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提示术后较短时间内FHR术对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于PFNA术,随着时间延长,PFNA治疗的患者开始下床活动,其髋关节功能逐渐恢复,并与FHR治疗患者相差无几。术后生活质量与患者髋关节恢复情况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FHR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PFNA组,但术后6个月,两组SF-36评分无明显差异,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相一致。

综上所述,FHR能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尽早恢复,提高术后早期生活质量,对于年龄较大、合并基础疾病较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更加合适。

猜你喜欢

卧床股骨头股骨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3D VOI 技术在SPECT三时相骨显像对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应用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