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农科风景园林孕育与发展
2019-01-11丁绍刚
丁绍刚
叶 宁
现代风景园林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简称LA),是在古典造园和风景造园的基础之上通过科学革命方式设立起来的新的学科范式[1]。19世纪末,美国创办了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1900年风景园林课程在哈佛大学首次开设,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篇章由此翻开。20世纪的第2个10年,一批于欧美日等受风景园林及相关教育的学者归来,促进了中国风景园林教育的萌芽。
目前有关中国风景园林诞生历程的研究,多以造园课程或某位人物为线索展开。较为系统研究我国风景园林孕育与发展的文献甚少,致使我国现代风景园林体系的建设出现很多问题。有必要对我国风景园林学科早期启蒙阶段的重要事迹做一个严谨的考证,探讨其学科起源、课程核心、教学体系、阶段特征及主要人物等,通过追溯历史、研究学科孕育的本初,为正确引导学科的发展方向奠定史实基础。
1 中国近代风景园林孕育与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最早开设造园课程,有据可考的是在20世纪20年代。该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孕育于园艺、林学与建筑3个学科;从造园学作为必修课程来看,该专业课程体系主要从园艺专业发展而来。
1.1 早期孕育阶段
19世纪后期,西方园林理论开始对我国传统造园理论产生影响,公园开始被列为我国城市建设项目之一。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在海外学习了园林知识的学者归国,从事造园建设并在农林院校从事造园教育,推动了我国近代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
中国近代风景园林学科的最早孕育目前可以推测到20世纪初由农校开始。1912年,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以下简称“第一农校”,后与东南大学等一起合并成立中央大学)和江苏省立第二农业学校(以下简称“第二农校”,现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相继成立。其中第二农校成立时设立了我国最早的园艺科;章守玉先生(1897─1985)1912年就在该校学习,并于1919年赴日本千葉高等园艺学校攻读造园及花卉园艺[2],1922年回国后,在第二农校讲授花卉园艺、造园等相关课程。与此同时,另一位风景园林先驱陈植先生(1899─1989)就读于第一农校,也于1919年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造园研究室学习,主修造林学和造园学课程,归国以后执教于母校[3]。
还有3位对风景园林学科早期孕育产生过影响的前辈分别是傅焕光、李驹与童玉民。傅焕光先生(1892─1972)1915年公费赴菲律宾大学森林技术管理科深造,1918─1919年任教于第一农校,1928─1937年在南京总理陵园工作,担任园林组长兼设计委员会委员。李驹先生(1900─1982)1917─1923年先后在法国高等园艺学校和诺尚高等热带植物学院学习,回国后在东南大学园艺系任教(1928年任系主任),后在四川大学农学院等任教,是我国近代公园建设的先驱之一。童玉民先生(1897─2006)1913年赴日本求学,先后在日本冈山县立甲种农业学校和鹿儿岛高等农林学校学习,1922─1926年任教于浙江省立农业学校(后改为浙江大学农学院)。
早期的学者在国外接受了现代西方风景园林教育,回国后主要集中在农科院校任职,对创设和完善中国近代风景园林学科体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1.2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阶段
1921年东南大学农科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园艺系,据可考证的1927年该系课程表来看,当时与风景园林相关的庭园制图、观赏植物、温室花卉、庭院学以及苗圃学等课程占园艺系专业课程的近2/3,其风景园林课程体系已较为完整、基本成型(表1)。
1927年6月,“大学区制”颁布,将江苏、上海境内专科以上的9所公立学校合并,形成后来的国立中央大学[4],风景园林相关课程分散在园艺、森林与建筑3个学科。
金陵大学于1916年合并了北京农商部直属林业学校、青岛林业学校,成立农林科,办学依照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农学院(即康奈尔大学前身),开设有风景园林相关课程。1927年,农林科开设园艺系,造园学、花卉园艺学等风景园林相关课程被列为必修课程[5](图1~3)。
表1 1927年东南大学农科园艺系课程设置表
图1 金陵大学农学院共同必修科目表(引自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全宗号:六四九,案卷号:1910,第119-120页)
图2 金陵大学森林系必修学程(引自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全宗号:六四九,案卷号:1910,第119-120页)
图3 金陵大学园艺系必修学程(引自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全宗号:六四九,案卷号:1910,第127-129页)
1927年,浙江大学园艺系成立。童玉民和范肖岩是浙江大学造园方面最早的专家[6],曾出版了《造园法》《造庭园艺》等书。浙江大学园艺系首任主任吴耕民先生曾为东南大学园艺系主任,程世抚先生在1933─1937年也曾任教于此,他们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校的风景园林课程。
据目前所掌握的史料看,李驹、章守玉、陈植、毛宗良、程世抚等前辈,早期在东南大学、中央大学或金陵大学任教或学习,后在全国多所高校任教,他们把这3所高校较为完善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推广至全国,是中国近代多所高校农科风景园林学科体系的主要开创者。
1.3 学科发展的转折期
中国近代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是观赏园艺分组教育。
1934年,金陵大学园艺系划分为4组:果树园艺组、蔬菜园艺组、园艺利用组和观赏园艺组[7]。其中观赏园艺组主要教授观赏植物种类、造园之艺、设计实习等课程,讲授普通花卉之栽培法、温室之制造及管理、庭院种类、庭院材料和庭院设计等,实习注重普通花卉栽培法、温室建筑设计及庭院测量设计等。其中花卉学由李驹和陈植二位先生共同授课,造园学由胡昌炽先生授课[8]。
从这一分组教育可以看出,此时风景园林教学已不是一两门课程的讲授,而是转向体系化、专业化方向的培养模式,这对后期其他高校农科风景园林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中央大学在园艺系下设立的庭院设计研究室(分造园、花卉、观赏树木3组),1949─1950年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园艺系设置的观赏园艺组等,课程设置都与此一脉相承。尤其是1949年,复旦大学观赏组的课程设置目标已非常明确,强调观赏植物的利用,以观赏植物与造园学为主体,结合绘图、测量、植物分类、温室园艺等课程,培养学生在识别植物种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搭配设计,美化环境、改造自然[9]。
1934年的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尽管尚未开展分组教学,但其园艺组课程也已具有了“观赏组”的性质(表2)。
这种分组培养不仅构建了相对完善的风景园林课程体系,更为新中国成立后风景园林的发展储备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例如毕业于金陵大学的汪菊渊、陈俊愉、朱有玠、鲁涤非、程绪珂,毕业于中央大学的李嘉乐、吴翼,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孙筱翔、余树勋,以及毕业于复旦大学的朱竹韵、刘家麒等人,后来都成为风景园林教育、研究或实践中的领军人物。风景园林分组教育的开创为后来学科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4 现代风景园林思想走向成熟
1939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统一高校必修课程的训令(图4)。它首次法定了造园学为园艺系的必修课程和森林学系的选修课程,但观赏树木及植物学分类等课程在草案定稿时被删去,苗圃学、投影画等被列为选修课程[8]。庭园设计和都市设计被列为建筑系的选修课程[11]。可见战争时期,民生多艰,“庭园”被认为是“有钱阶级”的奢侈品,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阻力。
尽管如此,风景园林人对此行业的信心从未衰减。1945年程世抚先生任金陵大学园艺系教授时,通过他的争取,“花卉”和“园艺”2门课程被定为金陵大学园艺系的必修课。他认为,花卉与园林必定成为战后重建之必需;他对“造园”“造庭”“庭院设计”等名词提出异议,认为概念偏窄,绿地系统、风景区、大地景色没有包含在内[12],他将城市、建筑、园林当作三位一体的系统,主张郊区的自然景色与城市结构应该整体考虑。
表2 1934年国立浙江大学农科园艺组课程表[10]
图4 教育部关于统一各院必修课的训令(引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六四九,案卷号:462,第2-3、26-27页)
图5 国立中央大学三六级毕业录园艺系(引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五,案卷号:6180,第197-201页)
1935年4月陈植先生出版了《造园学概论》,将都市公园、天然公园、植物园、公墓、都市美等内容各自独立成为一章,书中所写的天然公园类似于现在的国家公园、风景区,都市美则对应城市设计。并且陈先生曾在1930年撰写了《都市与公园论》,书中将Landscape Architecture翻译为造园学[13]。由此可见,近代农科风景园林教育早已从私家庭院设计走向了公共空间,甚至向城市设计拓展,与西方现代风景园林思想基本同步。
国立中央大学三六级园艺系毕业录(1948年毕业)中记录了毕业生们对园艺与风景园林的理解,“……我们要为将要到来的新中国园艺作准备。……我们需要精神的食粮,我们要城市绿化、乡村美化,大的公园、广场、公墓都等待着我们去创造。园艺不仅是花草,是实实在在有利于大家的东西”[5],可见当时的风景园林虽然依然是园艺学科中的一个方向,但风景园林的思想已跳出花花草草,跳出特殊阶级的享受,转向城市绿化、乡村美化、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实为行业未来发展之高瞻远瞩(图5)。
综上,在1949年之前,中国现代风景园林思想已经逐渐成熟,新学科的诞生呼之欲出,思想的成熟与人才的积累为1952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农业大学创办的造园组奠定了基础。
2 中国近代风景园林孕育与发展中的特征
2.1 国际化程度高
我国近代风景园林学科受欧美日影响颇深,早期的学者们在国外接受了现代西方风景园林教育,回国后在中国高校创立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傅焕光、李驹,以及章守玉和陈植曾分别赴菲律宾、法国和日本学习。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促使中国近代从20世纪20年代起,陆续开始有农科院校的园艺系不仅学习观赏植物、栽培应用等课程,还新增了造园课程。
1921年东南大学成立之时,就从国内外延揽了一大批著名的教授,各系负责人和主要教师均为国外留学生。毛宗良先生毕业于东南大学农科园艺系后,也于1928─1933年赴法国求学,回国后任教于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金陵大学为教会办学,早期教员多为外籍人士,农林科办学依照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农学院。1924年开始,金大毕业生可同时接受纽约大学的文凭和学位,且可以进入纽约大学(即康奈尔大学)或其他美国大学的研究院继续学习,与欧美大学享受同等待遇。程世抚先生192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生物系后,于1929─1932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风景园林及观赏园艺;陈俊愉先生194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园艺系后,也曾赴丹麦哥本哈根皇家农业大学园艺研究部学习,获荣誉级科学硕士。浙江大学的风景园林课程创始人是童玉民、范肖岩二位先生,童先生曾在日本学习造园,范先生留学法国。这些留学归来的前辈后来都成为中国风景园林行业的领头人,他们以国际化的视野为中国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2 注重实践教学
早在江苏省立第一农校时期,该校就在三牌楼设有农场、苗圃和标本园。东南大学农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明确规定每年暑假学生一定要到农场或农村参加生产实践,以所得理论知识,验证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李驹在中央大学任教期间,为了培养学生们对场地的认知,提高实践水平,他带领学生到杭州西湖风景区进行实地调研。毛宗良、陈嵘、汤铭新等教授在授课中也时常带着学生赴校外实习、考察、采集标本等。金陵大学也非常注重实验室和农场的建设,校内外多处设有实习基地。程世抚在造园教学中主张“师法自然”,提倡到大自然中发现园林之美,因地制宜地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2.3 任课教师具有实践经验
近代从事风景园林教学的主要任课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也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他们教学研究的共同特点。
陈植先生1926年完成了镇江赵声公园设计,1929年主持编制了《国立太湖公园计划》,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规划[14]。傅焕光先生1927年在江苏省立第一造林场紫金山林区任职,也是总理陵园计划委员会园林组组长,在总理陵园任职10年,为紫金山的绿化、总理陵园的规划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李驹先生设计了开封龙亭、繁塔寺、南京玄武湖、秦淮河、杭州湖滨及成都少城等公园,他还参加了南京中山陵设计,提出绿荫街道的概念,形成了我国近代城市道路绿化的雏形。章守玉先生担任中山陵园设计委员会园艺股股长,为中山陵园的绿化设计与施工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进行了镇江赵声公园及西安革命、莲湖2个公园的改建设计等。毛宗良先生在庭院设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1935年先后对南京国民政府大礼堂、考试院、外交部、交通部等单位的庭园进行设计,以及复旦大学校园绿化规划设计,新中国成立后,与章守玉、宗维城合作,对安徽蚌埠中山公园进行了改造设计。程世抚先生早年便开始了对城市规划、风景区、公园规划的研究,上海市人民公园、人民广场、曹扬新村等都是他的作品,他在大尺度的绿地系统和生态研究上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4 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孕育而成的学科体系
金陵大学在1939年之前就已经实行了各学院一年级统一学习必修学程的办法,农学院一年级需要学习化学、算学、外国文、植物学、动物学、地质学、农学概论、园艺学、森林学和农业经济等学程,二年级园艺系除了学习造园学相关课程之外也必须学习气象学、土壤及肥料学、昆虫学、植物生理学和遗传学等;森林系也必修气象学、测量学、分析化学和土壤学等。东南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等课程体系与金陵大学基本相同,这些以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为基础的课程设置,具有宏观思维,符合宽基础的培养政策,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风景园林学科更加贴合生态文明的学科体系。在气候变化和环境危机严重的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尤为迫切,这将又一次为风景园林的发展提供动力。
3 结语
中国近代风景园林的最早孕育基本与国际同步。大学教育体系,包括课程、体制大多来自国外,顺应当时的社会需求,陆续有农科院校的园艺系增加了造园学必修课程,森林系、建筑系也开设有相关选修课程。20世纪40年代战争结束后,尽管尚未形成独立的风景园林专业,但以生命科学、生态科学为基础的大学科观的现代风景园林思想、课程体系逐渐成熟。完善的教学体系、坚实的人才储备为新中国成立后风景园林学科的茁壮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0年,我国开始了培养专门化人才的大学教学改革。1952年,在原北京农业大学成立的造园专业(由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与清华大学营建学系合作,1956年归到北京林学院,即现在的北京林业大学),由教育部唯一正式批准,其目的是面向首都城市建设的需要,其他农业院校不再开设造园相关课程。1956年8月,造园专业改名为“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15],学科内涵进一步“窄化”。直到80年代后,风景园林相关专业在农林或建筑院校开始恢复。正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这一革命性的教育改革,使得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出现了30年的断层,也让近代农科逐步完善的风景园林发展历程变得模糊与混乱。然而,通过考证,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近代风景园林发展的脉络:她肇端于农业学校的园艺和森林专业,完善、成熟于大学农科的园艺,吸收了大学建筑与森林学科的营养。
从近代中国农科风景园林孕育与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中国近代风景园林的产生是顺应了社会需求,其发展是以生命科学、生态学为核心的宽基础的应用学科。她不同于建筑学、艺术学的最大特征是其“生命”本质,是城乡空间中唯一以有生命的植物作为主要营建材料的学科;她也不同于以满足生产为主要目的园艺、林学学科,是以满足人们健康休闲、娱乐审美、文化展现、维持城乡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为宗旨的应用科学。风景园林对植物的运用也更为宽泛,不仅局限于生产性的果树、蔬菜或木材,这一特征从1934年金陵大学园艺系分组教育开始就已经得到明确;不同于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学科的主要表现有2个方面:一是风景园林的落地性,这一学科不仅停留于规划阶段,营建及后期管理是其重要特征之一;二是风景园林师更擅长于绿色开放空间的营建,他们主持或参与的一些实践都已超越了一般公园或绿地规划的范畴,如美国风景园林之父奥姆斯特德主持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毕业于中央大学园艺系的风景园林大师吴翼主持完成设计的合肥环城公园等,其实质就是一个绿色体系的城乡规划或城市设计。
从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孕育与发展来看,她的肇端既有着国际化的基础,同时糅合着中华民族的自身特色和智慧;虽然风景园林的发展伴随着国运的否泰产生起落,但最终依旧形成了合理而科学的学科体系。随着社会需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提速,现代风景园林学科所面对的生态、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复杂的程度已远远超过了传统园林的范畴,现代风景园林的知识结构、服务对象、尺度也均已发生了根本性质变[16],风景园林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了极大拓展,尤其建筑、城乡规划、环境艺术等学科与风景园林学科间的融合进一步加强,在风景园林事业繁荣进步的同时,也给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困惑:风景园林的本质与核心是什么?边界在哪里?这是风景园林学科在未来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需要明确解答并坚守的问题。总而言之,风景园林既是一门具有“生命”特质的艺术,也是一门具有“文化”内涵的人居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