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2019-01-11赵佩璇
赵佩璇
西安市卫生学校,陕西西安710054
在我国推行系统性教育改革方案后,提高了中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资源配置效率。一方面,在中职教育的目标定位方面,原来的“知识+技术”教育目标,转变到了综合素质教育目标。另一方面,突出了中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两大主体,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教育产品研发与教学方案创新。尤其在“互联网+”改革后,结合“双创”背景,中职院校全面推进了以多媒体工具为路径的教育教学创新,并且,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扩增了教育教学效用。下面先对中职学生管理内涵展开解析。
1 中职学生管理内涵分析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总体经济体系建设新阶段、创新创业大发展新时期,中职学生管理内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方面,中职院校突出了教育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强调了主观能动性的功能发挥。具体而言,教师更加注重教育教学中的理论创建与方法创新,在制作教案过程中,可以充利信息技术的便利条件与多媒体工具的比较优势,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形象、图文并茂、影像生动的教育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透过教师创设的新教案,在学习思维、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等方面,通过转换与探索,逐渐从中习得能够应用于自主式学习的路径等。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在中职院校园网、班级网、社团网方面的应用,中职学生打开了眼界,实现了在整个校园范围内的在线社交。通过这种“交互模式”,中职学生可以交流学习问题、生活问题、职业规划问题等。因此,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中职学生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形式、管理内容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
2 信息技术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2.1 改变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
信息技术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交互关系”,人与人之间可以透过中介工具,即时开展各项交流。应用于中职学生管理中,可以克服时间、空间限定,打破现实场景社交阻碍。班主任与学生可以在应用程序中的“朋友圈”、“留言区”、“评论区”等各方面,开展管理活动。由此,在根本上改变了管理方式。另一方面,在克服时空阻隔的同时,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建立“虚拟空间”,学生能够以匿名身份参与到学生管理之中。并且,参与学生也可以为班主任、同学,提供一些意见与建议。反过来,学生所有的问题,也能够在隐私受到保护的情况下,获得公开提问与在线解答。另外,在建立“班级交流群”、“学习专题交流群”后,任何群内成员,均可发起关于班级内务、学习问题的探讨。
2.2 更新管理内容,扩增管理效用
与被动式的管理相比,信息技术应用后,中职学生管理的内容会相对增多。包括学生个体的个人问题、班级公共问题等。比如,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恋爱问题、学习问题、职业规划问题、人生价值问题、世界认知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个性化与个体人格塑造问题、社会化人格培育问题等,均有一定的困惑,和遇到问题时的措手不及。所以,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新路径,开发与挖掘相关问题的资源,进而,制作出针对各项问题的专门化处理方案。至于生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校园霸凌问题等,班主任既要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细致的信息搜索、观察、调研,也应该增加对此类问题的宣传工作,提供一些应对方法。这样,就可以根据管理内容变化,实时制定一些实用的管理方案,并在管理趋于专业化的同时,扩增管理效用。
3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现代中职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管理方面,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面对“新世代”中职学生,班主任应该结合中职学生实际使用的信息技术及工具类型,了解其常用PC 端与移动客户端的应用程序,与其建立多元“交互关系”。进而,在发挥两大主体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了解中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实际的职业规划,以及创新创业的知识现状。这样,既有利于班主任发挥管理职能,也能够在实际的交互过程中,较为精准的把握学生实际需求,合理制定一些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的新型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