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与探索*

2019-01-11赵居平范提升

中小学校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读本培育价值观

□赵居平 范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思想品德建设的重中之重。2013 年12 月23 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明确指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 从学校抓起。 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 进课堂、 进学生头脑。”[1]从2014 年起,学校根据中央、省、市、 区有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逐渐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学实践途径,并在探索、实践和完善中,成功地探索出了自己的思想品德教育特色之路。

一、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心的校园文化重点建设

由校长带头,率领班子成员组织教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进行定期集中学习,让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教师详细做学习笔记,认真写学习心得。我们组织教师反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如:“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 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 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 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2]充分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心理准备。

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民,尤其教育青年学生。配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活动, 学校在几处显眼的位置竖起大型的宣传牌, 上面除了印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外, 还有 “我学习,我践行”的宣言。学校主要领导在教师会上、党员会上、级组会上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学习讲座。 学校还组织广大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理念培训, 组织党员教师就近到 “钢铁红军师”“两当兵变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深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学校的墙壁上, 教室的黑板报上, 每周的升旗仪式讲话中,由校学生会负责宣传,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校团委多次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娱表演, 语文教研组多次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作文竞赛、演讲比赛。

学校“应以‘三个倡导’为主线增强校园文化的文化育人效应。文化育人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对人的影响, 通过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化、 价值观念的隐性表达, 以文化产品的形式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在此,应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表达和多样化展示,将科学、 价值与思想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3]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教师的热情参与下,我们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举办得精彩纷呈, 务实有效。 此外, 学校还将利用信息化教育手段, 在校园网络建设上搭建更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

二、积极举办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座、辩论赛,形成全校一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和主阵地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取得的经济成就举世公认,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精神领域一度出现的道德滑坡、信仰迷失、价值错位、思想混乱、金钱至上、滥用权力等问题,我们应该警醒。在“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形势下,价值观的较量呈现出更加复杂的态势,一些西方势力更是趁势宣传和推销它们标榜为 ‘普世价值’的价值观, 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 在思想文化领域加强渗透。”[4]“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5]面对封建残余的消极影响, 面对资本主义所谓 “普世” 价值观的严重侵蚀,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战的猖狂进攻,我们只有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地确立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国运、党运,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必将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能不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仅仅是我们每位公民的私事, 它决定着我们党、我们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6]长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决定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 不论贫富, 所有的中国人民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中, 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 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姓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的价值观,‘社会主义’ 是对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界定。”[7]在道德教育上,我们要义无反顾地宣扬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 我们要当仁不让地宣扬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的三位一体, 宣扬革命、 建设、 改革的三位一体, 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革命文化和改革开放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

为此,学校连续几年邀请当地派出所的同志为全校师生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法律安全讲座, 请心理咨询师为全校师生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关的心理咨询讲座, 请老干部、 老军人为全校师生做红色文化教育讲座, 请学校教师为学校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讲座。 在家长会上, 由班主任给家长重点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多次利用学雷锋活动月, 以及革命纪念日和传统节日, 对学生举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型主题活动。 同时, 在校团委和学生会组织的辩论赛上, 还多次开展“资本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辩论赛, 如“人性是自私的” 与 “人性是美好的”辩论赛,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是傻子吗?” 和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的自私自利真是人的本性吗?” 的辩论赛, 等等。主题活动的开展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在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活动的有力推动下, 学校广大师生的整体精神风貌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教师帮扶贫困生、学生助人为乐现象屡见不鲜。学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经过多方面的协调和努力, 产生了家庭、 社会、 学校携手立德树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三、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教材”“进课堂”的教学实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教材编写、试用上取得了可喜成果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行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的教育网络,广泛开展符合青少年特点的实践活动, 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争做有理想、 有文化、 有道德、 有纪律的 ‘四有’ 新人。”[8]德育要重实效, 不能只搞形式。素质教育实行多年进展缓慢的原因,就在于缺少可操作性的常规教学方式, 正所谓 “说的是素质教育,做的是应试教育”。 同样的道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果光停留在宣传上而不能落到实处, 就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在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 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热闹的宣传上, 而不能落实在具体的课堂常规教学上的话, 无疑就成了舍本逐末、 无的放矢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只能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上敷衍了事, 根本上升不到全国全民全校“培育和践行”的高度。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快“进课堂”,在没有现成教材的情况下,我校精心规划,认真落实,按时完成了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教材三部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 《藉口镇人文读本》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的编写工作。

几年来, 学校在七年级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课程,主要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教材的具体编写体例:第一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其丰富内涵, 然后是第二章到第十三章,从“富强”一直讲到 “友善”。 从第二章起,每章又分两节,以“富强”为例,主要的教学步骤是:一是“富强”的含义,二是与“富强”相关故事的介绍,三是与“富强”相关的名言等的介绍。第十四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十五章是中国梦,第十六章是中国精神。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还采用视频教学手段,集视觉效果与抽象思维于一体,加强教学的趣味性、 灵活性和多样性, 让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感触上, 真正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 我校在八年级开设《藉口镇人文读本》课程。《藉口镇人文读本》 共有 《藉口镇志》《文明地脉》《文物古迹》《古代乡贤》《经济发展》《文化教育》《革命前辈》《壮丽烈士》《巍峨丰碑》《造福一方》《模范人物》《艺术大家》《时代俊彦》《语文世界》(《古文观止》《诗歌王国》《散文情怀》《评论文苑》)《爱心序言》《史料民俗》《游记传说》《书画光芒》等二十多章,每章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 比如第一章 《藉口镇志》就旗帜鲜明地标明 “爱国文明篇”。经过学校许多研发教师的集体努力, 大家深入农村近20 次,采访200 余人,拍摄文物照片300幅,使濒临湮没的藉口镇党史人物比如裴占魁、何炳炎、崔兴美,革命烈士杨志刚、董乱生,历史人物邓宝珊 (小时在藉口镇舅父家生活)、 石作瑞, 传奇人物郑文林、王翰等的光荣事迹得到抢救性的挖掘与整理。 这个工作的完成,不仅对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大有益处, 也对藉口镇经济、 文化建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其在藉口镇乡贤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上, 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经过试点,学校计划将在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年级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红色文化读本》等选修课程,具体学习与教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标与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藉口镇人文读本》 等校本教材的试用稿都已经完成并付诸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红色文化读本》等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的试用稿将按计划完成。

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生头脑”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渗透各学科的路径和策略研究上狠下功夫

教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实施素质教育,以德育为先。 道德教育是终身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最重要的内容, 德育在基础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质上是思想品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甚至可以说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 最核心、 最根本的内容。 德育注重入脑入心,注重 “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 式的长期渗透心灵的教育方式,不能急功近利地急躁冒进,要循序渐进地长期耳濡目染,心领神会, 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落实“立德树人” 的根本任务。 因此,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学生头脑” 才是最核心、 最本质的关键问题。 只要是中国人, 都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只要是中国教师, 都应该自觉率先垂范, 为人师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级各类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常态化、 一贯化、 终身化的理想实践活动中,所有的教师都要参与其中, 所有的教师都要潜移默化地促成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教育。只有一代代教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初衷,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 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核心价值观, 其实就是一种德, 既是个人的德, 也是一种大德, 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永葆青春活力的精神食粮。 假如十三亿多中国人都能够忠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自强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一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同样在教师。正如同德育工作需要所有的教师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一样, 所有的教师都要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巍峨大厦做好最重要的奠基性工作。正由于站在这样的认识高度,我们学校并没有只让校领导班子、班主任承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也没有只强调让语文、历史、思想品德教育等科目的教师在课堂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而是让所有教师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各学科教育的教学研究当中。全校广大教师多次在专题教研会上相互交流, 在教学上实践,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学校的每一天和每一节课渗透。 学校还组织教师申报了 “2016 年度甘肃省‘十三五’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学的路径和策略研究”。 课题正按照具体的实施方案扎实有效地探索、研发和实践着。 以申报课题为契机, 学校掀起了各学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相对应交流的热潮, 不光语文、 历史、 地理、 思想与品德、 道德与法治、英语、 体育和健康、 音乐、 美术等科目的教师热情高涨, 而且数学、 物理、 化学、 劳动技术、 生物、 信息技术、 网络应用、 探索与发现等科目的教师也总结出了很多与自己所教科目相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故, 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和鲜活案例。

猜你喜欢

读本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