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2019-01-11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朱艳武
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 朱艳武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水平提升的重要时期,在高一阶段就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教育价值和意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围绕高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展开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一、注重课前预习,培养自学意识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姆曾经提出:“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能力’,而这两者是实现高效学习的前提。”预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初始环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础。有效的预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从而学生就会主动地去预习,形成良性循环。
基于此,有效的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一阶段,教师应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有效的指导,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例如,在教学“函数及其表示”这部分内容时,笔者没有笼统地对学生说让他们自行预习,而是给学生布置了预习的导学案来加强学生预习的针对性。导学案的内容包括回顾初中函数定义、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函数定义域的求法、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等基本内容,还包括相对应的练习题。在学生填写导学案的过程中,他们会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预习时遇到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存留疑惑,在课上有针对性地听教师讲解的内容。如此一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会更加深刻,课堂学习的效率也会得到很大提高,长此以往,学生便可以自主地去预习,形成自学意识。
二、开展合作探究,形成探究习惯
《学记》中曾经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高一期间,学生还处在适应期,学生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学生之间思想交流以及学习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其实是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过程。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都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交流合作之中,可以唤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鉴于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时间进行合作探究,使学生之间相互激励,以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直线、圆的位置关系”这部分内容时,笔者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1.概括直线和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你是如何区分这几种位置关系的?2.如何用语言来描述直线和圆的这几种位置关系呢?3.回顾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你能不能探索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笔者根据这三个问题进行思考,并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与合作。这三个问题是层层深入的,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想要得出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非常困难。通过这三个问题的探讨,可以很容易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
三、课后巩固复习,构建知识体系
著名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指出:“与其借助复习去恢复记忆,不如借助复习去防止遗忘。”根据学生的遗忘规律来看,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很快掌握学习内容,但其遗忘的速度也非常快。而及时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减缓学生遗忘的速度。
基于此,学生应定期定时进行复习,不断深化和巩固知识,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通过不断的复习,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会在无形中得到很大的提升。例如,在教学“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在课下整理和阅读课堂中的笔记,其中包括两个性质定理的推理证明、经典例题、归纳总结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使学生的知识线索和思维脉络更加清晰。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学习过程,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对自己的薄弱部分进行有效的学习。除此之外,笔者还制作了“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的相关微课,将这部分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知识和解题过程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然后分享给学生,不断地激励学生学习和思考,使其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总而言之,在高一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能够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还可以为学生高中各科的学习都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和督促。在今后的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将对高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做进一步研究,为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