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合作学习数学课堂中的低效问题
2019-01-11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初中部吴海涛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初中部 吴海涛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并且,小组合作的低效现象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教学过于重视形式、学生合作能力差、教学任务设置不合理、评价不全面。因此,要想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教师就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而且,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和教学内容出发,构建合理的教学课堂。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如何解决合作学习数学课堂中的低效问题进行了以下几点探究:
一、科学设置小组,明确学生角色
教师在设置分组的过程中,不仅考虑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基础,还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情感需求。同时,教师要明确每一个学生的角色。只有学生拥有了具体的角色,责任感才能够油然而生。因此,教师就要合理地设置学生的小组,明确每个学生在小组中承担的责任。
比如:在《统计调查》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分析数据的能力,笔者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并且,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主题进行统计调查。同时,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笔者为学生设置了不同的任务,有的学生需要确定主题,有的学生需要收集数据,有的学生要统计数据,还有学生需要分析数据,最后要由小组成员共同根据分析成果制作统计图。为了检测学生是否按照要求进行了实践互动,笔者要求每个小组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笔者根据学生制作的统计图,挨个进行了提问。有的小组就对高中女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了统计。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都明确了自己在小组内的角色,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自然就能够提高。
二、合理安排任务,注重教学实效
要想提高小组合作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教师就要明确学生的合作任务。合作任务的设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教学的实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学习任务,以此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比如:在《平行线及其判定》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为学生提供了直尺、三角板等学具,并且,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同时,笔者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任务:(1)探索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思考有几种方法。(2)应用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去解决现实的问题。学生经过小组合作和探究之后,就能够发现和掌握判定直线平行的三种方法。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例题:AC 与BD 相交于点O,∠C=∠COD,∠A=∠AOB,求证AB ∥CD。这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也是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可见,要想提高小组合作教学的效果,就必须要合理安排小组学习任务,并且,教师要注重教学实效,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发挥引导作用,及时给予评价
在小组合作教学课堂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但是,教师也要注重自身引导作用的发挥。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优缺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指导,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合作探究的技巧和能力。只有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够不断提高。
比如:在学生完成了统计调查和平行线的判定的小组实践活动之后,笔者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在统计调查的过程中,有的小组就忽略了调查的广泛性,在高中女生喜欢的体育活动的调查中,只是选择了高一一个班的女生进行统计。因此,笔者就做出了这样的评价:调查活动不全面,这样的结果是不准确的,而且使用范围较窄。学生在笔者的评价中,就能够清楚地明白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在平行线的判定的小组实践活动中,有的小组虽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但是依旧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笔者就给出了评价:不能掌握应用的能力,说明分析的过程不够认真。笔者的评价,为学生明确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而且也给予了学生激励的作用。可见,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也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从而提高小组合作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总之,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小组合作课堂的创建。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状况出发,为学生明确合理的合作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及时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