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2019-01-11甲巴
甲巴
西藏昌都市江达县小学,西藏昌都 854100
1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1.1 意义
随着当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可以看出,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成绩好”的学生,而是更加侧重于能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创新的全面型人才,想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就应该从小开始抓起,培养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在将来走上社会以后不断的完善自己,成为被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当今社会的学生处于一个相对复杂的背景之下,教育体制正在不断的完善和改革,脱离了曾经的“填鸭式”传统教育模式,就是为了让学生发挥自主创新能力,更好的服务社会。在家庭方面,二胎时代的到来让学生的父母面对的压力更大[1],没有更多的精力去规范学生的行为,这就迫切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实现素质教育的需求。
1.2 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尤其是低年级,很难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一个班级的管理往往还是以班主任为中心,就算班主任不停的在用一种比较和谐民主的气氛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结果往往也不尽如人意。因为学生习惯于把班主任当成主体,缺乏应有的自我管理意识,而且有一些班主任缺乏耐心,经常性的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学生,缺少必要的针对性,导致了学生缺乏自主意识,潜意识中依赖于班主任。
2 培养自主管理能力的策略
2.1 明确管理目标,激发学生热情
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明确管理目标,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由浅入深逐渐的去完成,让学生保持在积极向上的热情氛围上,班级的整个风貌都是健康且活泼的,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根据科学研究表明,目标的不断实现能够产生强大的心理暗示作用,让学生朝着下一个目标积极迈进,所以班主任在制定管理目标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可好高骛远,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在心里认为:这个目标我可以完成,而且会比别人完成的还要好。通过这样不断的明确管理目标,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团体热情,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设立适当的管理情境,让学生产生自主管理兴趣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班级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班级的环境务必要做到温暖和民主,让学生有一定的归宿感,并愿意为这个集体取得荣誉。小学生的年龄虽然小,但是他们的心里也是渴望被重视、被认可的[2],希望自己能在班级的建设中产生一定作用,所以班主任可以利用这种心理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2.3 采用合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在一个班集体中,每一个学生的性格都不相同,能力自然也不尽相同,虽然不乏一些天生的管理者,但是大多数学生的能力需要靠后天的不断培养,这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需要班主任耐心的给予指导。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过程中,班主任切忌采用传统的以班主任为中心的集体相处模式,对各个方面都加以改变。比如在班干部的选择问题上,抛弃原有的以班主任直接任命的方式,而是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提名、投票[3],以一种相对民主的方式,让学生有更多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在制定职责和岗位的时候要注意分工明确,联系班级实际和学生的个人情况来进行分工,并采取竞争的方式。竞争虽然是一种比较残酷的方式,意味着优胜劣汰,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可以看出,没有竞争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也就没有学生能力的成长,所以教师要把握尺度,通过合理的竞争模式来推动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成长历程,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对于表现好、自主管理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实质性奖励,让学生不断的自我完善。
3 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的管理是小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班主任应该加以重视,并始终坚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不管”的原则,通过不断的引导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这个集体中是被需要的,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感受到更加民主和和谐的气息,将集体的荣耀视为自己的荣誉。让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感受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意义,最终实现自我管理,提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