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赣鄱红土地,将论文写在希望的田野上
2019-01-11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黄路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黄路生)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高度肯定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涉农高校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秉持深厚的人民情怀对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培养新型农业人才提出了殷切期望。总书记的回信对涉农高校的历史使命、办学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是关于“三农”工作论述的最新篇章,是对涉农高校莫大的肯定、鼓励与科学指引!
江西农业大学在百余年办学历史中,在不同办学时期,始终扎根赣鄱红土地,将论文写在希望的田野上。始终坚守农业初心,育人为本,立德树人,质量立校;始终坚持科教兴农,在农为农,顶天立地,内涵强校;始终坚定立足农业,服务社会,砥砺奋进,特色兴校。一是在知农爱农人才培养方面求实效。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新中国成立70年来,学校累计培养了各类专业人才33万多人,他们大都扎根农业生产第一线,成为了生产、经营、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和领导干部,为推动江西农业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学校不断探索农业职业教育,努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自2012年启动以来,共培养17506名学员,他们中55%以上为村两委干部,学员毕业后大都成为了农业农村发展致富的中坚力量;涌现出创业人员、致富带头人6660多人,46%的学员拥有自己的农业产业,探索形成了具有农大特色的、符合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新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被誉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江西样板”。二是在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方面奋勇争先。学校始终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先后主动实施了“鄱阳湖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赣南农业技术开发示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等一批重大科技服务项目,有效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特别是“仔猪断奶前腹泻抗病基因育种技术的创建及应用”“‘中芯1号’全基因组芯片及其配套评估技术”等一系列猪遗传改良、育种重要理论和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实现了“小基因”支撑生猪大产业的发展;选育的“淦鑫688”“五丰优T025”等一批超级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以及双季超级稻“早蘖壮秆强源”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大面积示范推广,为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困难立地育林及矿山复垦与植被修复、鄱阳湖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等一系列的研究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为持续保住江西的“绿水青山”、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提供了大力支持。三是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创实业。学校始终以服务“三农”为使命,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团(员)工程,先后派出100多个科技特派团、5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村农民开展农业科技咨询服务,形成了具有江西特色的“6161科技服务”模式(即“一个服务团,服务一个产业,建好一个示范基地,培育一批乡土人才,协同解决一个关键技术,带动一方群众脱贫致富”“一个专家、蹲点一个村、对接一个企业、推广一批实用技术、上好一堂培训课、带领一些贫困户脱贫”),专家每年现场技术指导20000余人次,培训乡土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15000余人次,与江西省100多个县市区政府园区(企业、合作社)、200多个农业龙头企业等新主体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形成了“科技服务与精准扶贫、产业振兴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为根本解决科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竭尽才智。
走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江西农业大学将牢记总书记的重托,扎根祖国大地,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的知农爱农人才,肩负起兴农报国的历史使命,努力把学校建成解决“三农”问题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高地和“三农”发展智库,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矢志奋斗,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