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记重托、勇担大任,努力谱写一流农林教育新篇章

2019-01-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

中国农业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旱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 吴普特)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是党中央对全国涉农高校及广大师生的时代重托,更是我国涉农高校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办学的思想遵循和行动纲领,必须深刻学习领会,扎实贯彻落实。

一、深刻领会回信精神,汇聚强农兴农磅礴力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广大师生将以回信精神为指针,将其纳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教育问题、科技问题等重要论述的整体体系中,并深刻理解领会;纳入党中央关于农业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中,系统把握;纳入涉农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办学实践的全过程,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站位、更新观念、汇聚力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在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矢志奋斗、作出贡献。

二、扎根西部旱区,谱写一流农林教育新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牢记总书记重托,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践行“面向国家战略、突出优势特色、作出一流贡献”的发展理念,在奋斗中作贡献,在贡献中促发展。这一理念的核心就是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始终坚持“顶天”“立地”两个努力方向,持续实施人才强校、国际化、信息化三大战略,切实承担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文明、促进人类健康、服务乡村振兴等使命,切实强化服务旱区农业的使命担当,争做“五个标杆”。一是加强“新农科”建设,构建“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争做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标杆。二是攻克制约我国乃至世界旱区农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争做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未来农业发展的标杆。三是坚定不移走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拓展提升以大学为依托的社会服务模式,争做助力乡村振兴的标杆。四是充分发挥“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作用,强力支撑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争做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标杆。五是加强与杨凌示范区的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省部院共建机制的优势,携手拓展与北方旱区各级政府的深层次合作,争做促进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的标杆。

三、把握未来农业发展大势,加快“新农科”建设步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回信精神,准确把握未来农业趋势,加快建设“新农科”,着力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着力在农业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下功夫。调整优化现有学科专业布局,重构涉农学科专业结构,建设一批“新农科”专业,增设“食品营养与健康工程”“智能农业工程”等专业,校企联合开办“城乡社会管理”“农业大数据运用”等辅修专业,为推进“新农科”专业建设先行先试。二是着力在专业内涵建设上下功夫。构建体现“新农科”内涵的专业体系、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编制出台“新农科”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质量标准,建设一批体现农科特色的金专、金课和实践高地。以秦岭和延安为基地,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建成一批具有农科特色的“大国三农”系列通识课程。三是在“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功夫。按照“通专结合、本研贯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体系,全力推进“三融通、三递进、一卓越”的“3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融通、学研产融通,实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个性发展三段递进培养,努力培养一流本科卓越人才。以学分制改革和推进三学期制度为基础,实施“大学生卓越成长计划”“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计划”和“乡村振兴专业硕士培养计划”三大计划,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拔尖创新人才。四是在“新农科”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上下功夫。积极推动按县域、乡域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着力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协同育人,实现人才培养链、农业产业链、科技推广链的精准对接,将强农兴农的人才培养落在“三农”的广阔天地上。五是在创新未来农业教育形态上下功夫。以建设未来农业研究院为抓手,坚持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及校区融合发展,培育“新农科”学科专业增长点,构建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新形态,为新农科建设提供“西农实践”。

猜你喜欢

旱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科
加气对西北旱区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基于根系层水分状态的旱区净灌溉需水量模型构建和应用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宁南旱区沟垄集雨结合覆盖对土壤水热肥与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