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儿童味”
——以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镜子”为例

2019-01-11

好家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中班学具镜子

文 林 美

儿童看待科学与成人不同,他们对科学现象有其自身独特的描述,他们对科学活动有其独特的认知,所以,我们称之为“儿童的科学”。我理想中的“儿童的科学”应该是基于儿童立场,沿着儿童思维的轨迹,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最终以提升儿童的科学素养为目的。要想让“儿童的科学”更有“儿童味”,教师就要深入地了解幼儿园的科学活动,知道幼儿探索科学活动的过程特性是与其认知特点紧密相关的,需要运用各种渠道来达到目的。接下来,我就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镜子”,来谈一谈幼儿科学活动中的“儿童味”。

一、以“乐”分享,顺应儿童的年龄特征

中班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活动想法,有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与能力,能努力完成自己选择的活动,并且有了在分享中增强信心、参与互动、丰富经验的主观意识。我顺应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儿童为本,乐享为魂,在活动中奏响“儿童的科学”的快乐乐章。

(一)前奏曲:活动前回忆分享生活经验,“乐”已生

本次活动,从讨论“什么时候需要镜子”入手。对于镜子,幼儿可谓非常熟悉,每天都会接触。于是,他们侃侃而谈,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成了他们与同伴分享的话题。

(二)进行曲:活动中分享探究经验,“乐”愈浓

在探究进行的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幼儿的探究现场直接以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直观的演示。对于乐于分享经验的幼儿来说,大大降低了语言描述的困难;而对于接受经验的幼儿来说,则让他们更容易接受和内化经验,并形成自己新的探究经验。这样的方式,引领着幼儿的探究经验从单一到丰富,由零散变为整合,努力让每一个幼儿真正成为有能力的、有自己体验和理解的学习者。

(三)变奏曲:活动后快乐分享动画视频,“乐”犹存

活动的最后,用幼儿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分享镜子的神奇。以前看动画片,幼儿更关注的是动画人物和动画情节。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关注的重点则移到了镜子上,他们感叹镜子的神奇,有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教师有效地将幼儿的兴趣进行了迁移和加强。

二、以“引”贯穿,顺应儿童的认知特点

《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顺应了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引导为线,探究为魂,在活动中生成“儿童的科学”的快乐音符。

(一)问题引导——引领探究方向

我们强调幼儿的自主探究,但并不是漫无目的地随意探究。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心中有目标,通过渐进式问题,明确探究方向,引领幼儿朝着目标不断靠近。教师出示镜子,让幼儿谈谈对镜子的已有经验:你在镜子里看到几个你?镜子里的你和真实的你一样吗?教师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为目标服务的。

(二)学具引导——生成探究经验

选择合适的学具,对幼儿的探究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次活动中,教师选择的学具——数字卡片,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用镜子看自己时,由于我们的脸是左右对称的,所以幼儿基本都没发现平面镜成像左右相反的特点。而教师提供1~10 的数字卡片,中班幼儿都已非常熟悉,所以在经过仔细观察后,每个幼儿都惊讶地发现镜子中的数字与实际的数字左右相反。在此过程中,没有老师的刻意提示,只有幼儿的自我发现。

(三)实例引导——拓展探究深度

在探究“一个变多个”的环节时,完全靠幼儿的自主探究也可以,但需要更多的时间。如何让短暂的集体活动变得更有效呢?我发现在幼儿遇到探究瓶颈时,可采取实例引路的方法,让幼儿豁然开朗,为深度探究减缓坡度,降低难度,从而顺利引导幼儿探究镜子夹角的角度大小与成像个数多少之间的关系。

总之,“儿童的科学”一方面应该回归活动本质,彰显其“科学味”;另一方面应该回归儿童本体,凸显“儿童味”。

猜你喜欢

中班学具镜子
神奇的镜子
浅谈自然角内中班幼儿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
空镜子
怎么升到中班的
交互式一体机在中班安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他者的镜子
如何提高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适用性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