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卷组长批作文·

2019-01-11谢昌霖

中学生天地(C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异域异乡段落

本期主持:2019年高考作文阅卷小组副组长 谢昌霖

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三年级语文教学检测作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体育比赛中的“主场优势”,说的是运动员主场比赛获胜的概率常高于客场。

诚然,大多数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往往能调整好身心状态并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甚至超常发挥,而在陌生环境中则可能刚好相反。但是,获得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此,成长路上的你有何思考和感悟?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评分:42分

在异域绽放

①我爸常问我:到异乡生活不习惯怎么办?在异乡碰到难题怎么办?异乡里文化差异怎么解决?……那,就在那里绽放吧。

段落①以生活中的对话引出观点:“在异域绽放(成功之花)”,但观点的表述不够鲜明。

②诚然,当你生活在故乡时,就不会碰到那么多的“异乡”问题。此时的你,可以在你脚下这片土地上留下奋斗的汗水、成功的泪水,在人生的各个转折点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甚至超常发挥。但是,当中国男篮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倒下,西班牙男篮赢得世界杯冠军,我产生了怀疑:是有着“主场优势”的中国队更具优势,还是更容易适应比赛环境的西班牙队更具优势呢?

③“主场优势”固然能让中国队获得最大的气势,做最好的准备,但是最后在中国大陆绽放的西班牙队在心态调节、环境适应性和实力上更胜一筹。所以,我们并不能仅依靠着这一偏向于“自我安慰”的优势,而更应该偏向于硬实力。

段落②③通过中国男篮和西班牙男篮的对比,阐述在异域取得成功需要硬实力。

这部分论述存在两个问题:

首先,对西班牙队客场获胜的原因,作者没有阐述清楚。“硬实力”包括技战术、适应环境的能力,心态调节则是适应环境的一部分。建议段落②只提出“西班牙队为什么能客场取胜”的疑问,然后在段落③具体清晰地阐述原因。

其次,文章开头两段语言表述都偏叙述性,表达啰唆,这是论述文写作的一大忌,建议调整。

④很简单,诸葛亮的舌战群儒,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重要演讲,邓小平在香港问题上的态度……都是他们硬实力的体现,都可以支撑起他们在异域绽放的平台。

段落④承接上文,通过举例论证在异域取得成功需要硬实力。但诸葛亮的例子不太恰当:舌战群儒确实是诸葛亮具有硬实力,可是何来“在异域绽放”?

⑤在异域绽放,你需要强大的适应能力,去适应、去融入异域的风土人情。正如詹天佑,在美国获得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了各种社交方法,才使他在美国学习到了如此多的知识,为最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段落⑤⑥将“硬实力”分为“适应能力”和“直面困难”两方面,分别结合事例进行阐述。但是,詹天佑、杨振宁的例子没有事实说明,只是作者的感性理解,没有说服力。

作文提供: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宏达高级中学 时文燕

⑥异乡的事,会有很多你没见过的,并且没有人会在一开始就帮你。此时就需要自身坚持不懈,不怕困难,敢于迎难而上,敢于直面困难。就如杨振宁那样,不怕困难,不怕嘲笑,最后在异乡中绽放出了迷人的花朵。

⑦硬实力是保证绽放的最后一道坚实的基础。如果说存在硬实力,纵使裁判吹“黑哨”,我想,中国乒乓球队也不会在任何一支球队面前倒下;纵使面对韩国的主场“黑哨”,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德国队也顺利打进决赛,捧起大力神杯。所以说,硬实力才是让你成功绽放的重要因素。

段落⑦结合体育赛事中的具体事例再次强调“成功需要硬实力”,但是中国乒乓球队的例子体现不出“异域”这一点。

并且,文章开头已经通过体育赛事阐述观点,这里再以体育赛事强调观点,事例类型显得单一。建议拓展视野,从其他领域选材,多角度深入分析,增强说服力。

⑧总的来说,如果当初中国没有适应全球化的潮流,如果缺少了那一步一步的探索,如果丧失了现在全部的优势,那么中国就难以在世界上绽放,中国文化很难在异乡绽放得如此长久,如此迷人。

段落⑧从中国发展的角度论述适应能力和直面困难的探索精神对成功的重要性。

从段落④到这里,先论证硬实力的重要性,然后论述硬实力的两个组成部分,接着又回过来强调硬实力的重要性,再以中国的发展论证适应能力和直面困难的重要,思维逻辑、写作结构较混乱。建议重新整理写作思路,调整结构。

⑨“好,那我就等待着你的绽放。”我爸回答道。

结尾呼应开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叙代议”对论述文体的伤害,又能显示作者的用心。但作为一篇论述文,还是建议作者调整开头、结尾的表述,特别是结尾部分应有更有力的结束语。

文章优点

(1)在审题立意的范围内提出观点“在异乡也能凭实力成功绽放”,并能围绕论点展开论述。

(2)文章提出了取得成功的条件是“硬实力”,并将其分为“适应能力”“直面困难”两方面展开论述,内容层次比较丰富。

不足之处

(1)把“陌生环境”理解为“异国他乡”,全文围绕“在异国他乡获得成功”写作,对题意的理解较浅薄,思考不够深刻,使得论述也浮在表面无法深入。

(2)写作思路不够清晰,主体部分逻辑结构比较混乱,段落④—⑧论述内容前后反复。

(3)举例时材料虽多,但多数没有做深入有效的分析,有的与观点不符,如段落④的诸葛亮和段落⑦的中国乒乓球队两个例子;有的没有具体事实,只是作者的感性理解,与观点联系不紧密,如段落⑤⑥。论述有材料堆砌之嫌,没有思想深度。

(4)开头、结尾部分叙述性文字、散文化语言的运用,模糊了语体。

评分:47分

无惧迷茫,逐梦人

①熟悉的环境或许会让人快速适应新的事物,对未来充满信心;陌生的环境或许会让人找不到下一步的方向,对未来充满迷茫。但在我看来,熟悉反而让人产生安逸心理,而陌生才更能激励人们去追逐成功。

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成功是不会一蹴而就的,远观历史上的伟人,他们的成功难道是唾手可得、在玩乐中得到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孔子周游列国,在环境上,没有踏入过的国土是陌生的;在思想上,国君与百姓固执的思想相隔甚远。即便如此,他从未放弃将仁德的思想传播到各方土地,以“仁”的思想去教化百姓、治理国家。直至今天,我们仍学习着他的思想,虽“任重而道远”,不也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陌生的环境中不仅要鼓励自己去适应,也要开辟出自己的道路。

③梭罗说过:“不要过自己应该过的人生,而应该过想过的人生。”事实上,大多数人享受着从小到大的无忧无虑、无所顾忌的人生,不只是长时间的熟悉,更是因为被打理好的一切使人产生了懒惰心理,不愿再花力气去从底部、从最浅显的方面去了解新的方向。反观《我是范雨素》中写道:“我的人生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它被命运打理得满是挫折。”是啊,“命运”这个词让多少想奋起改变的人望而却步,但范雨素——一个命运悲惨、过去的人生中没有快乐的人,写出了如此感人肺腑的一本书,是对命运的不服气。再看马云,那年的高考失利,本可安静地当个英语老师,他的人生也算是悠闲自在了,但他不服命运,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从此阿里巴巴出现在大众的视野,改变了马云的一生,也使这个社会有了一场大变革。

④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固然能给自己一些信心,做起事来更得心应手,但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去面对迷茫,抛开彷徨,去打拼出自己所想要的人生,这样的一生,是否才会使你不留遗憾呢?

倒装句做标题,有新意,但观点指向不明,让人感觉语意未尽,不如直截了当的好。

段落①由对熟悉与陌生两种环境的生活体验切入话题,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陌生(的环境)才更能激励人们去追逐成功”,简洁明了。

段落②由名言引入,以历史名人孔子为例论证在陌生的环境中追逐成功,开辟自己的道路,并能联系现实展开论述,增强了说服力。但名言和主旨“陌生的环境”之间关联不强,应该明确两者的关系:成功需要经受磨难,“陌生的环境”中的困难能激发人的潜能,让人取得成功。

段落③同样以名言引入,将“在陌生的环境里追逐成功”具象化为“跳出舒适圈,追求想过的人生”。论述过程中,先分析大多数人选择“熟悉”的原因,再拿范雨素和马云对命运的挑战与大多数人的选择进行对比,使观点“跳出舒适圈,过想过的人生”更加突出。

但对范雨素这一素材的阐述,仅能证明她对命运的不服,建议加入她是如何追求想过的人生的论述。

马云的事例还是典型的,但在表述上也应明确马云跳出的是“教书”这个舒适圈,进入的是“网络”这个陌生的领域。表达清晰,论述才更有说服力。

以退为进结束全文,反问句引人思考,言有尽而意无穷。

文章优点

(1)文章提出陌生的环境激励人们去追逐成功的观点,并能够联系个人生活、社会现实展开论述,提出“跳出舒适圈”“过想过的生活”的理念,对题意有较深的认识,体现了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2)作者有一定的语言功底,材料论述简洁清晰、晓畅明白,名言的引入增加了文章的文气。

(3)事例的选取典型,论证过程中能够采用对比、反问等手法,增强了说服力。

不足之处

引用的例子与观点间的关联不够明确。比如段落②中的名言和“陌生的环境”之间的关联不强;段落③中范雨素的例子仅能证明她对命运的不服,没有体现她是如何追求想过的人生的,马云的例子则在表述上没有明确他的“舒适圈”和“陌生的领域”究竟是什么。

猜你喜欢

异域异乡段落
趣味•读写练 答案
异乡的植文字士
异乡的植文字士
【短文篇】
异乡的植文字士
心理小测试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异域寻踪
异域寻踪⑦
异域寻踪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