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反思

2019-01-11吕晓丹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建共同体辅导员

吕晓丹

辅导员是高校立德树人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以下简称《规定》),特别强调要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新建本科高校由于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工作,并受长期以来的办学理念、办学经费及专科管理模式的影响,往往容易忽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缺乏对辅导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及职业能力的培养,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多重困境下新建本科高校辅导员队伍如何尽快实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学习共团体”作为一种新的团体组织,逐渐被引入教育事业的研究中,为新建本科高校辅导员自主职业化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路径[1]。

1 新建本科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困境

1.1 职业认同感低,职业理想缺乏

新建本科高校辅导员普遍缺乏职业认同感,笔者对福建商学院的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结果显示,68%的辅导员只是将这一岗位当成跻身高校的“跳板”,尚未形成职业发展的专业意识。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辅导员自身方面,《规定》中明确规定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工作,然而在现实情况中,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经常被不断扩充,经常同时接收学校多个职能部门下达的各种行政任务,使得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心理压力大,从而产生职业倦怠感;二是学校层面上,新建本科高校尚未设置清晰的辅导员的晋升路径,缺乏完善稳定的管理激励机制,使得辅导员内心里无法坚定地从事辅导员工作;三是社会层面上,辅导员职业身份认可度不高,《规定》中虽指出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目前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的职业身份尚未完全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外部的质疑声音导致部分辅导员对自身职业身份也抱着怀疑的态度。

1.2 专业素养不高,科研能力不强

一是《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要求辅导员具备宽口径知识储备,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多门学科。然而,新建本科高校辅导员由于编制待遇等问题流动性大,辅导员队伍多呈现出年轻化、低职称、专业背景混杂的现象,专职辅导员一般不同时具备这么多的学科背景知识[2]。以福建商学院为例,70名辅导员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的仅7名,占比10%。二是辅导员要承担党团建设、心理辅导、职业规划指导、思政课题科研等多项职责,同时还要开展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工作范围广,工作强度大,使得辅导员难有足够的精力进行专业性挖掘使自身专业技能有所提升。三是新建本科学校辅导员队伍整体科研能力较为薄弱。一方面,新建本科高校辅导员学历层次不高,学术科研能力比较有限;另一方面,管理部门强调辅导员工作的事务性胜过其学术性,不完善的考核奖励制度也难以激发辅导员从事科研的动力和兴趣。

1.3 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实效性不强

辅导员工作对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要求都很高,这就要求辅导员需要接受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然而目前新建本科高校辅导员培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培训内容片面,系统性不够。高校重视对辅导员的工作经验传授、业务能力建设等培训,忽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础知识、职业发展和科研能力的培训,不利于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二是培训群体全覆盖,针对性不强。辅导员按职业等级共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按工作阶段又可分为新入职辅导员、老辅导员。每个等级、每个阶段的辅导员遇到的问题和诉求会有所差别。然而目前的辅导员培训一般集中在岗前培训、专题培训,如资助专项培训,“一锅烩”的培训方式导致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三是培训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目前辅导员培训大多还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知识单向传授,互动性不足,培训效果不能深入人心[3]。

1.4 工作缺少系统性,缺乏交流合作平台

新建本科高校由于辅导员流动性大,基本上每年都会新招辅导员。他们大多从学校毕业后通过招聘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管理实践经验,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急需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以便快速熟悉工作内容。即便是工作多年的辅导员,在新媒体日益发展的新时代,思政工作不断涌现新问题,他们也需要通过交流学习共同探讨应对之策。然而辅导员主要分布在二级学院,有些还在不同校区,大部分时间各自忙于事务性工作,平时工作接触交流较少。然而学校未建立一个可让辅导员平等对话、资源共享、经验交流、合作互助的平台,辅导员可借鉴、可学习的机会不多,不利于辅导员形成梯队化成长模式。

2 辅导员学习共同体及其对新建本科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作用

2.1 学习共同体的由来

“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斐迪南·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提出[4]。他认为“共同体”主张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共同的精神意愿以及个体对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0世纪80年代末,“共同体”被引入到教育领域,就逐渐发展成以学习为宗旨的“学习共同体”,当前较多被应用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中。

2.2 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学习共同体是基于分享和合作的原则, 为达成某一共同目标而成立的团体和组织。以辅导员为主体的“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目前学术界对此没有统一的定论,一般认为是由高校或辅导员发起,以学习者(辅导员)及其助学者(专家型辅导员、学校领导、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员)组成的学习团队,以“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和“自身职业生涯发展”为共同愿景,以开放包容、合作互助、完善自我为组织理念,以促进学生、辅导员与高校融合发展为目标的团体组织[5]。理想的辅导员共同体应该是理解包容、平等自愿、开放交流、民主自主的共同体。

2.3 辅导员学习共同体对新建本科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作用

第一,学习共同体为辅导员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增强他们的职业归属感。众所周知,辅导员日常工作内容繁琐,压力重大,通过学习共同体这个平台进行相互交流和倾诉,可以建立起彼此相互信任的、相互关怀的关系,有助于将平时工作中积累的负面情绪和能量予以缓解和消散。另外,学习共同体可以有效改变辅导员们“孤军奋战”的情况,在团体中“众人拾柴火焰高”,所有成员为他人的困难献计献策,可以较快解决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较大提升辅导员对工作的兴趣和热情;第二,整合专业知识,提升高校辅导员整体的职业化能力。彼得·圣吉博士也说过,“当一群人执着一种心中的愿景时,便会产生一种力量,做出许多原本做不到的事情”[6]。辅导员学习共同体便是这样的一个群体,通过建立共同愿景,激发所有成员的内部动机,产生塔式效应,使辅导员协同学习共同体产生内部动力大于个体动力之和。辅导员学习共同体内群成员相互学习、交流、研讨,可以整合所有个体的教育、心理、社会学、法律、管理等各学科专业知识[7],实现资源共享、相互促进、优势互补,补充完善辅导员这一群体的知识体系,切实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水平。

3 新建本科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3.1 平台建设多样化

在“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新建本科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在形式上应该有所创新,打破传统的学习共同体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的双轨资源新模式[8]。当然,我们在探索构建新模式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在成立学习共同体的初期,应首以首先以线下的实体组织为依托。通过在实体组织的面对面交流,有利于快速营造一种平等对话、沟通顺畅、相互信任、互助共赢的学习氛围,激发共同体成员的参与和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为共同体向深层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线下的学习共同体日趋成熟、壮大的时候,可以逐步发展成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线上组织。互联网可为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提供多重便利。从互联网便捷角度出发,线上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不仅拓宽了资源引进的渠道,也可以为成员提供诸多便利。首先,线上共同体与线下模式相比较而言学习形式更为灵活和便捷,突破了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通过互联网,辅导员们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学习,思政专家、专家型辅导员等助学者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其他辅导员学习者进行无障碍沟通及指导,为辅导员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提供极大的便利。其次,互联网大数据的整合,拓宽了学习资源的渠道,让成员能够在短时间内,以一种便捷的方式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最后,线上模式也更好地实现了交流和沟通,拉近了学习者之间的距离,通过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快速实现自身知识结构的重组与升级[9]。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线上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具体步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要组织辅导员在线上进行组群,同时,每次学习要围绕一个清晰明确的主题发起讨论与实践;透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经验分享与讨论,以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2 成员组建差异化

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组建的第一步是团队的组建,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团队组建的人数而言,建议将团队人数控制在8-20人[10]。为了保证学习效果,最好能够让团队成员存在差异化,比如共同体成员的年龄差异化、学科差异化、职称差异化、院系差异化、性格差异化等。组织成员可以取长补短,合作共赢,通过发挥各自的专长,实现成长和发展,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就各自专长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将学习共同体成员分为不同的专长小组,例如心理辅导、职业规划、新媒体技术、学术研究等,通过学习共同体这样一个平台,实现团队内部的专题分享,经验学习,专长发挥,一方面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专长,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团队合作和团队凝聚力,通过互通有无,实现共同体成员的成长,让更多的辅导员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此外,由于新建本科高校的辅导员在学历层次、经验积累、科研创新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应加强与老牌重点本科院校的团队共建共享,为本校辅导员聘请专家型骨干辅导员作为“辅导员导师”加入到助学者队伍,来指导活动的开展与深化。

3.3 结构设置针对化

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应该考虑到不同成员的需求,为了保证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效果和效率,应该实现结构的针对化。《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其中对辅导员的具体工作职责也有明确的规定,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九项,对主要涉及的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主要包括事务性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及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工作。因此,从结构针对性的角度来考虑的话,可以就其工作职责来划分类别,比如,分别构建以对事务管理型、教学提升型、课题研究型等不同类别的学习共同体。在事务管理型学习共同体中,辅导员可以围绕学生在专业学习、人际交往、求职升学等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分享经验,集思广益获得解决思路,促进辅导员的专业成长;在教学提升型学习共同体中,辅导员围绕在形势与政策课、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教学中问题,分课程进行探讨和分享,探索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以期更好地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在学习共同体中,辅导员进行深度交流、讨论和反思,吸纳他人的批评和建议,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智慧,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课题研究性学习共体中,要求辅导员以各自的学科背景、个性、能力和兴趣为基础,整合他者的研究视界,围绕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痼疾、社会热点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媒介等进行合作研究和探索,其核心是辅导员个体或群体以研究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

3.4 机制保障常态化

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除了辅导员自身的组织与管理外,新建本科高校也应积极为辅导员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及制度保障,防止学习共同体空有其名,流于形式。首先,高校应保障辅导员参与学习共同体的活动时间。一线辅导员事务繁琐,工作内容多,很难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参加活动,因此,高校应该为其协调好工作和任务,以确保辅导员参与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时间。其次,物质条件是学习共同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除了必要的经费支持外,还要为其提供场所、设备和环境,如空闲办公室、多媒体设备、报刊书籍等,使集体学习和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最后,高校应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就目前我国各高校的辅导员考核情况开看,大部分高校采用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没有系统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这也是造成辅导员队伍不能协同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也会带来辅导员之间的利益竞争等问题,这是阻碍辅导员学习共同体得以长久发展的大问题。基于此,在制定保障方面,高校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能够打破固有的利益竞争关系,重新构建辅导员之间的合作共赢关系,这就要求高校在细化考评指标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共同体成员在合作互助、贡献交流方面的指标,也就是说考评体系,在设置考评指标时,以成员对团队的贡献程度来对其进行考量,对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和考核,强化团队成员的合作共赢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单一考核方式的弊端,从集体的角度出发,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新建共同体辅导员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爱的共同体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2016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