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的危害及预防
2019-01-11单春萍
单春萍
当下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离不开电子产品,并且使用的时间越来越长。科学研究证明,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确会对眼睛产生不利影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蓝光可能对眼睛产生的损害。
那么蓝光对眼睛可能产生的危害主要有哪些呢?
蓝光作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种光线,对人眼有害的那部分高能蓝光其波长为400~450纳米的波段。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是对眼周的危害。轻者可使眼周皮肤弹性下降(眼周皮肤的松弛从轻到重分为3个等级),重者可能导致上眼睑松弛下垂,从而遮挡瞳孔造成视线受阻,同时下眼睑的松弛则可能造成眼袋与松弛性泪沟。
其次是对眼内的伤害。屏幕蓝光与肉眼难以察觉的闪烁屏闪,会造成眼内干燥或睑板腺功能障碍,影响泪液分布并使泪膜破裂时间缩短,从而造成眼干。
第三是对美容方面的影响。长期受到蓝光辐射,会造成眼周胶原断裂,看起来会使眼睛变小。这是因为上眼睑皮肤严重松弛下垂,遮盖部分睑裂,看上去眼睛就变小了,尤其是眼尾的皮肤松弛,还会让眼睛变成难看的“三角眼”。此外,还可能造成黑眼圈,并加速出现局部纤维断裂与粘连,造成光老化型皱纹。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对视力健康方面的不良影响,主要包括散光和白内障的产生。实践证明,手机辐射与大量蓝光辐射都会造成视力急剧下降,进而出现散光。而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及蓝光进入眼睛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导致白内障和黄斑退化。在正常情况下,紫外线一般能被角膜及晶状体过滤掉,但蓝光却可穿透眼球直达视网膜及黄斑,黄斑中的叶黄素则可过滤掉蓝光,黄斑区的脂肪外层特别容易受到太阳光的氧化伤害,因此这个区域极易发生退化。由于视神经不可再生并容易受到有害自由基的伤害,如果不采取特殊防护措施,通常到45岁左右会出现白内障。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处于眼球发育期又恰逢学业最重阶段的青少年,由于叶黄素摄入不足或过度消耗所形成的“光”伤害是导致这一群体近视、弱视发病率大幅上升的的基本原因(占比约为60%左右)。经常在颠簸的车上长时间玩手机的人,在蓝光的长期辐射下,极易造成眼睛充血,严重的还会导致结膜炎。
那么,在日常使用电子产品的过程中,如何预防蓝光对眼睛的伤害呢?
1.调整屏幕亮度,让电脑和手机屏幕亮度变得柔和些,可考虑采用色彩柔和的大自然风景作为背景色。
2.经常远眺。在看手机或电脑屏幕超过1个小时左右时,最好停下来,尽力远眺,以舒缓联结眼球的肌肉与韧带,可有效缓解视疲劳。
3.热敷转目。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后,可将手洗净、搓热,闭眼捂眼两分钟,然后眼珠顺时针转动20下,再逆时针转动20下,以缓解眼睛疲劳。
4.眼保健操:使用电子产品时,每过两小时做4节眼保健操,稍微用力揉睛明穴、攒足穴、太阳穴,每个穴位按压两分钟。
5.点眼药水:平时可买一点含牛磺酸、珍珠、冰片等成分的眼药水,长时间看电子产品屏幕后,轻点几点眼药水,清凉感会让眼部非常轻松,但要慎用强力去红血丝的眼药水。
6.适量食用叶黄素:可食用芥蓝、花椰菜、菠菜、芦笋等含叶黄素高的蔬菜或口服叶黄素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