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长力”教育 培育“全人格”学生
2019-01-11毛剑东
□毛剑东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实验小学, 从1913 年建校至今, 已走过百年光辉历程。 一直以来, 鄞州区实验小学本着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人格完善, 促使他们能主动追求和实现个人对未来社会的价值的思考, 提出新的办学主张——“生长力” 教育。“生长力” 教育作为 “实小人” 在新的百年确立的教育观、 学生观以及学校发展观, 既与 “实小” 百年深厚文化的积淀息息相关, 也与“实小人” 对传统学校教育的反思与澄明、 现代教育的理性追求、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紧密相连。
一、 “生长力” 教育的内涵
生长是有生命力个体最本质的特征。 从本真意义上而言, 教育就是为生命个体的自由、 充分生长创造最大的可能。 自由的精神、 自主的发展是教育的真谛; 生物的多样性是生命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教育应让不同的学生变得更加不同而更加努力。 个性的张扬、 多元的永固是教育的使命; 叶圣陶先生认为, 教是为了不教。 知识的学习、 自我的实现是教育的价值。 资中筠先生说,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为社会培养独立的人格, 以及具有明辨是非能力的良好公民。 独立人格的养成、 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是教育的应然。
概而言之, 自由、 自主、 独立人格是生长力教育的精神内核, 个性、 多元是生长力教育的腾飞 “两翼”, 学会学习、 自我实现是生长力教育的根基所在。 它们之间相互依存、 相互协调, 共同服务于培养 “全人格” 的现代小公民。
二、 “生长力” 教育的实施
(一)让文化具有生命力
生长力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一种学校教育哲学, 若要 “落地生根” “茁壮成长”, 就需要适切的学校文化土壤, 由此提出活力学校文化建设目标体系。 我们认为, 学校文化是育人的根本, 是学校源源不断发展与超越的不竭动力。 我们打造富有艺术气息的校园墙面文化, “翰墨飘香” 楼展示书法艺术文化。 整个楼层呈现历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 优秀师生书法作品, 展示孩子们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和富有童心的美术作品, 既是美的展示, 更是美的熏陶。
(二)让课程具有生长力
践行 “生长力” 教育, 需要构建生长力的课程体系。 从本质上而言, “实小” 生长力课程体系是帮助和为了儿童的生长, 养成学生的生长力是学校课程的最高价值。 基于此, 我们结合学校育人理念, 提出童·欣课程建设目标。 在课程目标建设上, 认真梳理学校育人目标中对未来 “实小” 学子核心素养的表达, 力图将这些核心素养目标细化到每一学科目标中, 让具体的学科目标相辅相成、 有机结合, 共同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同时在课程目标设计上, 摒弃过去目标—达成—评价的基本范式, 而是采取过程—体验—表达的基本范式。 此种课程目标设计, 有利于摒弃唯分数、 唯结果的评价模式, 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 自主体验获得学习的乐趣。 学校在拓展性课程改革过程中, 注重从学生经验与生活视角精选内容, 让课程内容既符合学生经验的需要也能够有利于补充与丰富基础性课程的素养拓展。 同时梳理相关基础性课程实践拓展的基本要求, 在拓展性课程开发过程中努力加以体现。 让综合实践活动、 素养拓展成为拓展性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
(三)让课堂具有生成力
在 “学为中心” 的课改背景下, 学校积极构建童·创课堂, 主要关注 “三生三内”: “三生” 为生动、 生长、 生活, “三内” 为内需、内化、 内省: “生动” ——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学生动态的发展是课堂的活力和源泉, 教师需要紧紧抓住教学中 “动态生成” 的因素。 “生长” ——首先是开放的生长。 什么是开放? 一是从教师向学生开放, 把课堂放给学生, 时间放给学生, 空间放给学生, 权力放给学生; 其次是优美的生长。 最后是温暖的生长。让课堂充满温暖的气息。 “生活”——课堂即生活。 让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对接, 由书本世界外延到学生的生活世界, 走向更深的生活体验和经验, 更注重体验感悟、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内需”——从学生的自我需要出发, 教师教学基于学情。 熟练掌握教材内容、 深刻了解学生实际情况。 把握住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 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内化”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 不断将所学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进而转化、 实践、 运用、 提升。 “内省” ——吾日三省吾身。课堂教学也是如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留出时间,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方位、 多角度进行反思性的学习。
(四)让德育具有浸润力
德育是学生道德养正的重要途径, 更是贯彻国家 “立德树人” 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体现。 德育最高境界是 “润物细无声”, 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浸润的过程。 基于对德育的认识, 学校提出童·润德育建设目标。 我们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体验活动, 希望能给予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产生改变行为习惯、 思想品行的力量。 比如, 开展 “童心有爱, 情暖校园” 爱心义卖, 将筹得的善款发放给特困生; “学雷锋·做好事” 校园环保行动; 为墙弄村有先天缺陷的小朋友, 上门送教, 捐赠物品。同时, 我们在每个双周的升旗仪式上, 由辅导员老师来主讲 “文明礼仪” 微讲堂——这种互动式的微德育活动, 受到师生的欢迎。
(五)让管理具有内生力
学校管理创新要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按照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要求, 不断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首先, 让制度具有凝聚人心力。 其次, 让教师具有专业发展力。 在 “生长力” 教育的理念统领下, 教师也应该具有生长力。 那么, 什么样的教师是具有生长力的呢? 根据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需求, 教师的生长力表现为阅读力、开发力、 反思力。
(六) 让评价具有成长力
我们为每位孩子制作 《小树苗成长档案袋》 和 《小树苗成长手册》, 从品德表现、 学业水平、 体艺技能、 创新实践、 团结协作等方面, 对学生开展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综合素质评价。
在 《小树苗成长手册》 中, 我们安排 “小树苗基本档案” “小树苗成长足迹” “阳光学子评价” 等栏目。 “小树苗成长足迹” 每月一份, 采用语言描述与 “小太阳” 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语言描述类的有“我的文明行为” “我的课堂表现”“我学会的体艺技能” “我的发现”等, “小太阳” 则是综合反映孩子一个月表现的量化评分, 由老师、同伴、 家长以及自我评价组成。 每月每个班级的前5 名以及每学期每个班级的前10 名 “阳光学子” 都会在学校的宣传栏中进行表彰,学期 “阳光学子” 还将获得相关证书, 并可获得推荐参评区级阳光学子的资格。
“生长力” 教育实施三年多来, 赢得师生的广泛认可, 也取得一些成绩。 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教育理念, 生长力教育并不满足于当下的成绩与过去的辉煌, 依然需要在新的原点上再出发。 接下来, 我们将以 “生长力” 教育的基本理念统摄学校发展全局, 让学校文化环境更有生长力, 更加凸显生长力的基本理念, 让每一面墙都具有生长力与教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