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在高职院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2019-01-11孙应绪

中国建材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规章制度绩效评价

孙应绪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20)

1 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出现的问题

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具体应用到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在我国起步较晚,配套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1.1 缺少法律和制度保障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为逐步将高职院校财务预算从“投入型”向“绩效型”转变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但这些措施都没有以法律的形式进行界定;为绩效评价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从国外先进经验看,高职院校绩效评价要依靠极为成熟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才能得以保证。尽快制定预算绩效评价专门性法律、法规,促进和保障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工作顺利进行成为当务之急。

1.2 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的产出反映在培养的各种人才、科研成果及社会服务之中,难以有效的从经济、社会效益方面准确的确认,如毕业生需要一定时间的社会磨练个体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普通的经济模型难以准确衡量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绩效,所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成为财政、教育、高职院校的紧迫性问题。

1.3 实际操作存在困难

在确立高职教育的评价指标以及分析“产出结果”时,仅对“短期产出”进行考量,例如毕业学生数等,就会影响指标的正确性。高职教育包括短期、长期双重目标,其“投入”在当年往往得不到“产出”,只有把其放在“长期”的维度上,高职教育才能够显现出其效能,因此绩效评价存在实际工作操作的困难。

2 对策建议

2.1 建立、完善绩效评价相关制度

目前绩效评价的有关制度并没有对绩效评价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明确解释,使得相关规章制度对高职院校经费使用效率的约束力明显偏低。加快预算绩效评价法制化建设,以绩效评价衡量办学情况,约束财务预算,考虑以此作财政拨款的参考因素,提升管理水平。

2.2 提高财政支出资金使用效率

高职院校应积极解决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问题,将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投入配比,构筑合理的资源匹配机制,例如图书按照不同专业学生人数进行配比,专业书籍按照一定的层次按需配比,改善资源浪费现象。

2.3 构建科学、合理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测试高职院校财务预算有效性。利用绩效评价分析,确定高职院校具体优势及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 强化绩效预算管理

绩效评价的前提是绩效预算,绩效预算的编制,可以说是将往年的结果当作本年的基础,进行有效的评估。绩效预算在高职院校还处于较为浅显的阶段,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重视绩效预算的确定,并且对其进行优化,从而实现高职教育更加长远健康的发展。

2.5 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政府部门应对高职院校所产出的诸多指标进行评估,改变以往的平均拨款方方式,激励高职院校关注自我效能的提升。高职院校应当关注科技创新、人才孵化、校企合作等关键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对高素质人才孵化、引进,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办学水平。

总之,在高职院校引入绩效评价机制,有利于高职院校管理者建立绩效意识,关注预算收、支规模和资金使用效率,避免教育资源浪费现象,提升高职院校整体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规章制度绩效评价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浅谈中央企业规章制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民主促进会规章制度制定条例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墙化”更需“强化”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试论国有林场财务预算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