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语文名师工作室出品:2019年高考作文模拟20题审题指导
2019-01-11
黄华伟名师工作室
1.这个作文题旨在引导同学们去思考科学技术发展的终极目的,思考文化、生活与科学技术的冲突。
一方面,技术对人类有积极作用,它提高了人类的自主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提高了人类的劳动效率,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被迫按照各种技术的运行要求、运作模式来生活。由此可见,人们应当认清技术作为工具的属性和生活的终极目的,不能迷失在技术的海洋里,被技术绑架,应当主动地选择技术甚至放弃一些技术。立意时要把重心放在“技术对人的作用”上,从技术的属性和人们生活的终极目的这两个层面出发写作。
2.庄子的话说的是道赋予人容貌、天赋予人形体,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好恶而伤害自己的身体。可见,人不应放纵自己的好恶。韩愈认为,真正的君子应当有所喜好和痛恨,要做到爱憎分明。两则名言都表达了对喜欢与厌恶的认识与态度,有鲜明的辩证色彩,力图引导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对“好恶”有更清晰深刻的认知,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
审题时可以分别从两则材料出发,确立“不困于好恶”“明辨是非,好恶分明”“爱憎分明,不在俗世中随波逐流”等观点。如果将两则材料综合起来思考,可以确立“正确对待好恶,理性认识生活”等观点。
3.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是创新与创业的生力军,代表着国家的未来。这个作文题意在考查同学们对青年与创新的思考。
材料分为两部分,前面部分列举了五位杰出人物在青年时代取得的瞩目成就。这并不是说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是青年创造的,而是说青年在创新方面大可有所作为,为日后的发展积累经验与资本。后面部分阐述了国家、青年和创新的关系。综合这两部分来看,同学们应紧扣“青年”与“创新”的关系来写,“青年”和“国家”的关系可作为背景适当提及,不宜作为表现的主题。
立意时可以思考为什么说青年是创新的生力军,除了材料中提及的“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之外,还可以从青年文化的反传统特征来论述;也可以思考青年在创新时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充满活力、思维活跃,但也缺乏经验;还可以思考青年如何实现创新:既要发挥优势又要克服不足,既要打好基础又要走向前沿。
4.这个作文题旨在引导同学们思考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一个人处于社会之中,个人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不无关联,我们的认识、作为受时代所限,但也不是被动的,而是可以积极作为的。
材料中的三句话列举了中国现当代史上三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及其时代主题,引导同学们从历史的角度观照自己的人生选择,然后通过总结,进一步明确写作的方向:如何在时代洪流中寻找、确立并承担起自己的使命。
写作时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必须做到文中有“我”,化大为小,不能只宏阔地谈论历史和时代;二是必须把立足点放在当下,论述个人在新时代的使命。
郭吉成名师工作室
5.“2018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内容丰富,富有时代气息。从中选取“命运共同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锦鲤”这三个有内在联系的词语为关键词进行写作,旨在考查以下两方面:一是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同学们厘清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打通思维通道;二是思想境界和胸怀抱负,考查同学们的“幸福观”、对个人和大众关系的理解。这两点是“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
写作时,需要对三个词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做准确理解和阐释,从“锦鲤”的概念诠释出发,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把“幸福”分解为个人的幸福和大众的幸福,再到为“命运共同体”的大众的幸福而奋斗,这样层层递进,可以体现家国天下的情怀,逻辑清晰,展现了个人与集体的辩证思考,又能联系自身实际,体现当代学子的担当和使命感。
6.动漫电影《冲破天际》背后折射的是“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时代命题,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输出中国文化、传递文化自信。
材料第一段展示时事现象,第二段揭示这一现象背后的意义,明确材料的中心: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文化自信。这是一个比较宏观的话题,写作时可以从微观切入,逐步将话题引向宏阔。
怎样讲好中国故事,从材料可以看出,有时代特点的故事、充满时代性的表达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写作时可以把怎样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与文化自信、青年的使命等建立起逻辑关系;也可以尝试梳理中国故事、中国发展与中国文化,文化自信与世界心理等的关系,展示良好的思维品质。总之,写作时要能够化虚为实,逐层深入,避免文章流于空泛。
7.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基本不用为物质的匮乏而发愁,但是在精神和情绪上不时会出现一些状况,中学生也难免。物质等方面的满足使中学生敢于表现、勇于表现、自信飞扬,但是有时也缺乏克制和忍耐的能力,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
作文题提出了“自我管理”这个话题,呈现了对“自我管理”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一是克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二是随心所欲、跟着感觉走。这两种观点可以对立起来分别论述,也可以结合起来辩证看待。写作时,需要同学们对克制自己和自信表现有理性思考和辩证认识。
8.第一则材料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待信息的不同态度和做法:过去信息匮乏,人们为了解决吃穿住行等生活问题而去搜寻有用的信息;现在信息爆炸,人们通过网络、手机等媒介获得了大量有用、无用的信息,结果制造了许多问题,如浪费时间、信息泛滥。
第二则材料强调了在物质丰裕的时代中信息的重要性,信息可以等同于食物,甚至比食物更重要。可以说,信息就是财富。
两则材料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都需要信息,但信息分为无用和有用两类,当下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更需要掌握有用的信息,而非沉浸在无用的信息中。审题立意时,要辩证地分析信息和时代的关系。如果只强调信息,没有把握它和时代的关系,就是偏离了题意;如果只提到时代,忽略了它和信息的关系,也属于偏题。
9.材料先交代了一般人的人生追求,即聪慧、聪明,接着引用苏轼七言绝句《洗儿》提出聪明并不好,人生应愚鲁。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在诗中讥讽“新进”,引发“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他痛定思痛,才有这样的人生感悟。显然,写作应围绕“聪慧”和“愚鲁”展开,可以提出富有思辨性的观点,比如“有一种愚鲁是聪明”“聪明做事,愚笨做人”“内智外愚”等。
写作时,可以列举一些反例,质疑苏轼的看法不严谨、不正确;也可以结合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等典故、轶事,或“小聪明”“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难得糊涂”等熟语警句展开论述。
项香女名师工作室
10.材料第一段关注当代文化生活,《流浪地球》剧情体现出的是人类的家园情怀以及合作共赢的理念。第二段用传统文化思想观照当下社会生活。“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礼记·中庸》,和谐包容是其主旨。从习近平的话可以看出,这也是人与人、国与国的相处之道,包容和合才能实现梦想,共创美好家园。
审题时,将两段文字综合起来可得出“合作共赢”“和谐包容”“家园”等关键词。将它们结合起来立意无疑是最佳写作角度:新时代学子当心怀天下,勤勉修身,谋天下之计,共建人类美丽家园。当然,任选两个关键词,比如从合作共赢与守护家园的关系,或从合作共赢与和谐包容的关系展开立意也可以。如果只就其一来谈,立意有所欠缺。
11.这个作文题旨在考查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引导同学们思考奋进与懈怠、心理减压与积极行动之间的关系。
材料提供了两种观点。从认同当下青年存在颓废表现的角度出发,可以阐述其表现:“积极废人”在行动上懒惰无为,在思维上懈怠懒散,是自控力不够的表现;可以分析其成因: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滋养了年轻人的惰性;可以提出改变的方法和意义:年轻人要自律,优化行动,勇担当,敢追梦,坚持奋进终将赢得积极的人生。
从不认同当下青年是颓废的角度出发,可以思考:“积极废人”是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给自己减压、宣泄情感的出口;“积极废人”的“废”并不是大奸大恶,这种自嘲更近乎年轻人沉浸在“小确幸”生活中的一点懒散和惰性,不会真正使人颓废。
当然,能从以上两方面辩证思考、分析就更好了。
12.第一句名言认为幸福的实现有基础条件,由此出发,可以思考幸福的条件是什么、如何衡量幸福,以及拥有了这些条件是否真的能感到幸福。
第二句名言认为幸福属于精神世界,是人的心灵感受,所以,幸福是一种内心体验,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看法各不相同。
第三句名言认为个人的幸福存在于人类的幸福之中,可见,最大的幸福是为人类谋幸福,不能脱离全人类的幸福谈个人幸福。
三句有关“幸福”的名言,从客观条件与主观感受、个人幸福与人类幸福两个维度,调动同学们的生活体验,启发理性思考,重感受,也重思辨。写作时可以选择任意一句名言立意写作,也可以综合三句话的内涵,理性思辨,深入挖掘。
13.这个作文题贴近时代,针对“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新时代人才观,引导同学们思考自己的成才乃至成人之路。
泰戈尔的诗句以鹅卵石为喻,告诉我们个人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结合过去大学生执着于一线城市的光鲜岗位造成“就业难”,到现在去基层、西部地区的毕业生逐年增多,可以得出:人才养成须循序渐进。
此外,通过过去与现在就业情况的对比,可见怀抱远大梦想是人之本性,但如果忘了脚踏实地,反而会迷失自我,由此可得:人才养成须回归本心,找准位置。
14.这个作文题引导同学们关注和思考身边的现实问题。对于世界卫生组织把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的做法,需要同学们多角度深入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围绕该主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思考:
(1)从游戏玩家的角度出发,可以思考:真正的爱好应该愉悦身心;虚拟世界建不了现实之楼。
(2)从游戏开发者的角度出发,可以思考:逐利,更要守义,要对玩家做恰当的引导,避免其沉迷,游戏也要正能量。
(3)从社会、时代发展的角度出发,可以思考:网络游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宜疏不宜堵;家庭教育应从心理上多关怀、关爱孩子;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未成年人游戏的监管。
沈坤林名师工作室
15.这个作文题引导同学们思考侠义精神的内涵,进而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思考我们在社会中应如何自处、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
材料一指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是行侠仗义、为国为民,材料二指出“侠”是精神层面的存在,材料三呈现了现代社会对于传统意义上“大侠”的一种态度。审题立意应围绕关键词“侠义”展开,首先要明确真正的侠义精神与传统意义上“大侠”的联系与区别,由此深入把握和理解侠义精神的内涵,要肯定其对当下社会的积极意义,也要注意区分侠义精神在武侠小说和现实社会中的不同,特别要注意避免把侠义精神简单地等同于个人英雄主义,进而提出自己对于侠义精神的理解和态度。
16.这个作文题涉及情感与文化,意在引导同学们关注与传统节日相关的社会现象,进而思考传统节日背后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文化。
三则材料都提及与春节相关的文艺作品,它们的内容因时代发展而有别,引发的现象和共鸣也有所不同。第一则围绕“回家”,侧重“忙碌”“忽略家人”;第二则围绕“时间”,侧重“付出”“感恩”;第三则围绕“礼物”,侧重“理解”“隔膜”“差异”“亲情”等。审题时应综合三则材料,围绕“珍惜”“理解”“感恩”等视角立意,可以有所侧重,但必须对亲情及其文化做深入思考。
17.这个作文题涉及人与人交往、交流过程中的理性思考,对此展开讨论,可以提高同学们参与社会生活、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材料聚焦社会问题的交流和讨论情况,提供了11个关键词,它们各有不同的指向,比如“自圆其说”一般是正面肯定的,而“能说会道”就不一定。并且在一定语境下,即使是正面的词语,也可能有不能完全肯定的地方,比如面对创新举措的议题,一味“引经据典”未必合适。
写作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题目的基本要求,选择至少三个关键词,从“有效的交流和讨论”的目的如何达成、交流方式的选择、交流的过程、对话的态度、负面情况的规避等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可以先提出观点然后选择关键词,也可以选定关键词然后提炼中心论点,但都要注意所选关键词的内在关联,或并列,或递进,或转折,或正反对比,有重点地展开论述。
18.这个作文题涉及价值与理性,以社会热点话题为引子,引导同学们思考自身成长的问题。
材料第一段从中美贸易摩擦的现实背景引出“底线思维”这一概念,即“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第二段重点表现人生的一些关键时刻离不开“底线思维”,并且“底线思维”与“个人修养和价值取向等”有关系。立意时,可以根据自己遇到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用好“底线思维”,比如如何运用“底线思维”克服焦虑、为下一步行动做好规划。深入一步,可以从个人修养和价值取向的角度,阐述如何培养“底线思维”。
19.这个作文题提出当下社会生活中对美的关注这一较为普遍的现象,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理解真正的美以及追求美的切实路径。
题目涉及的内容看似熟悉——实用与审美,但写作时容易偏题。因为题目的要求不是侧重于笼统地论述实用与审美的关系,而是论述当下社会人们普遍地关注美这一倾向,“对此”的“此”即指“讲究美的倾向”。因而,审题立意时要从这一现象出发,深入思考这一倾向形成的原因,阐明这一倾向的本质以及美应有的内涵,探讨追求美的正确方法。
20.这个作文题聚焦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引导同学们思考作为一个公民应有的时代责任和社会担当。
材料中,三代人乃至同代人因为生活经历等原因,对乡村振兴这一大事有不同的理解和态度。审题立意时,可以把重点放在父亲和儿子对乡村振兴这一话题的“实话实说”上。他俩的态度似乎情有可原,但从时代要求的角度看,没能把“小我”融入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大我”之中。
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思考写作:①乡村振兴,得益的不只是乡村,而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②乡村振兴,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③年轻人更要为乡村振兴担当重任;④乡村振兴,我们的应为和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