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浸式教研模式探究

2019-01-11王战英

教师博览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研员教研专业

王战英

(营口市教师进修学院,辽宁营口 115000)

社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都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期待。教师是教育第一资源,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着眼于新时代的教师队伍发展,区域教育研训部门必须了解、把握、明晰本区域教师队伍状况与教师专业需求,实现教研模式转型,以积极应对新局面、新变化和新要求,发挥教师进修院校的专业智库作用,有效服务于教师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的提升。

一、沉浸式教研模式的作用

近年来,一些基层教师专业意识淡化,个别学校的校本教研与集体备课流于形式,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有相当一部分“老”教师仍持“老观念”故步自封,游离于课改之外,把“拼时间”奉为提高学业成绩的制胜法宝,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某些教研员也惯于“蜻蜓点水”式或“走过场”听评课,对教师起不到触动作用,没有真正发挥自身的课程引领和专业助推作用。而通过沉浸式教研,区域教师进修院校集中对学校的教情、学情进行全面摸底,整体把握和判断该校教学现状、师资水平,了解教师的真实状态,并能够针对教学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的现实需求,进行分析、判断和归因,关注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教学效果的变化,从而引领学校的特色发展。

(一)整体把握区域教育发展现状

沉浸式教研主要基于区域的中小学学校,基于课堂教学。在教师进修学院院长的带领下,学科教研员集体深入教学一线,工作重心下移,以“备课研课”“听课评课”“教学效果测试”“学校教育观察”“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指导为重点,听课(每位教研员至少听10 节课)并按照学科评课标准进行打分,课后进行学科教学效果测试;开展问卷调查;参加学校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及教研活动并给出评价;与学校领导进行交流。教研员全面感知教师的从教状态、育人能力、课程标准执行、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等情况,了解教师真实发展状况和专业需求,为学校课堂教学“把脉”,助推学校教育综合性改革。

营口市教师进修学院采取基地校定向教研和学校申请两种办法,确定教研对象,于学期初作出沉浸式教研活动计划安排。目前,对于优质学校采取到各年级听课的办法,对于薄弱校则是各年级全覆盖调研。

(二)了解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在沉浸式教研过程中,教研员主要采用集体座谈或个人访谈、交流的方式感知教师的专业理念、师德,以及内在需求;通过听课和课堂观察的方式感受教师的专业能力;通过案例和数据分析,透视教师的教学表现和存在的问题,聚焦教师的实际收获。

教研员通过观察和客观的记录,重点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教学现场情况,还有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互动情况,以及师生是否能熟练使用多媒体等。教研员需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班级、学段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因势利导,从细微之处着眼,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获得。

(三)促进教师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在沉浸式教研前期,要求教研员根据本区域教育教学和教师发展实际,制订好本学科听评课计划,对教师课堂教学以及学校的总体教学进行量化,站在“第三方”角度进行诊断性评价,必要时还加上定性评价。评价时既要参照国家统一制定的标准,又要充分考虑到本区域教育的实际发展以及校际之间教师发展的差异,以给学校提供有价值的评估报告和建议。

目前的评价主要侧重于以下方面:一是教师在备课时对教材的处理,如有没有深挖教材、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等;二是教师是否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三是是否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四是是否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不断突破瓶颈;五是教师之间是否有分工合作,是否建立可以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库等。

二、沉浸式教研的实践思考

沉浸式教研以紧密围绕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任务为前提,以尊重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为根本,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落脚点,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优质普惠的专业服务。在开展沉浸式教研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沉浸的广度、深度和连续性

目前沉浸式教研的重点是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以问题为导向,改进教学与学校管理,但对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科素养关注不足,对教学问题的内在影响因素挖掘得不够。研训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沉浸式教研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

教研员在进行一般性评价的同时,应对新任教师、青年教师、发展期教师和骨干教师等群体进行分类评价分析和指导,对不同阶段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给予全面、合理的评价,引导他们生成教育智慧,深入理解教育改革的内涵,提升职业幸福感。

评估报告要明确指出学校的整体优势和不足之处,并将评价报告汇总分析,为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政策文件提供参考,将报告书中的评价结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中。

沉浸式教研还要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将教研对象相关资料积累起来,进行跟进,将取得的项目研究成果在区域层面进行转化,成为教师研修的共同资源。

(二)提升教研员的综合素养

市级教师进修院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教师之间的专业联通站,而开展沉浸式教研能促使教研员真正深入课堂,与教师一起在课改中行进,发现、满足、引领教师的专业需求,给学校提供专业的问题解决方案,打造学科专业型、研究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教研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和过硬的专业素质,而且要主动转换工作思路,深切体会课改实践中的新事物、新问题,深入学习新媒体、新技术,不断创新工作形式,为教师提供精准的专业培训,对学校教学进行客观、科学、真实的评价,这是区域教师培训模式转型的重点。在打造“互联网+”新型教育形态中,教研员要学习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进行对接,并恰到好处地使用。例如,借助学期末的学校网络阅卷提供的数据,分析学校、年级、班级乃至每个学生的成绩状况,以及成绩优劣的成因,深度剖析教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学会利用“问卷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通过样本,推测群体特征与现状;学习用视频软件录制教学实录和访谈记录、研讨记录;将现有的质量监测报告、数据分析作为教学研究佐证,从数据中找问题,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看变化、比差异,促进优质校和薄弱校之间、县区之间的合作交流、协作发展。帮助教师解决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教研员自身能力提高的过程。

市级教师进修院校要大力提高教研员的综合素养和多项能力,建立胜任多岗位的教研员队伍发展机制,打造高品质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在区域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教研员教研专业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于教研员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的报告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