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审审题

2019-01-11陈优

中学生天地(C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食堂效益审题

小试身手

1. 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国版《深夜食堂》失败原因的一项是( )(3 分)

A. 中国版《深夜食堂》无视中国人“欢乐的”晚餐文化,盲目向原作的“孤独寂寞”靠拢。

B. 中国版《深夜食堂》的故事不新奇,没有给观众提供陌生化的新奇体验,审美上没有刺激性。

C. 中国版《深夜食堂》没有让故事本土化,中国演员硬装异国情调,虚假造作。

D. 梁家辉版《深夜食堂》引入多位明星,演员阵容过于强大,并且完全照搬原片名。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虽然中国版《深夜食堂》翻拍并不成功,但是可以看出中国的翻拍水平越来越高超,相信将来能够拍出与原作相媲美的作品。

B. 对于日本深陷“宅文化”“丧文化”之中的年轻人而言,“深夜食堂”是他们踏入社会,体会人与人之间温情的唯一社交渠道。

C.日本版《深夜食堂》所刻画的人物充满感伤和落寞,而这种情感也是在中国都市人身上真实存在的,从而引起共鸣。

D. 中国影视人要直面都市人的灵魂,用朴素的故事、本土化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情感,不需要外在的、重复的、山寨式的表达。

3. 结合文本,分析第9 段作者呼吁“影视人要走出夜生活‘食堂’情结”的原因。 (4 分)

参考答案

1. D

原文第2 段对梁家辉版《深夜食堂》的明星阵容强大并未持否定态度,对借用原作片名也认为是“没有问题的”。

2. C

A 项,文中指从豆瓣评分变化,推断出梁家辉版《深夜食堂》比黄磊版《深夜食堂》进步了一点点,但不能由此推断出中国的翻拍水平进步,也不能推断将来的情况;B 项,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只强调“深夜食堂”是日本深陷“宅文化”“丧文化”之中的年轻人的一个社交渠道,没有“唯一”之意;D 项,原文在第2 段提到强大的明星阵容优势比不过朴素的故事,并未指出中国人的灵魂要用朴素的故事去表达。

3. (1) 中国人的夜生活千姿百态,不独在食堂、酒店中表现,还有更多的场景可以表现;(2) 中国影视人要摆脱模仿,寻求更有创意的故事、 更富本土化的表达方式来表现中国人的深夜故事。 (每点2 分)

审题指导:天台中学 陈 优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台州市高一年级期末测试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近年来,一座座城市在中国拔地而起。 老街小巷少了,宽阔的大道多了;小卖部少了,超级市场多了;小书店少了,书城壮大了;老店小贩少了,城市综合体多了。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社会其他领域……

有人说,“小”不见了,这对生活、文化造成巨大冲击;也有人说,在一个不断创造的时代里,“大”有它的必然,有它的价值。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 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同学的立意

同学甲:急速变化的时代,城市的发展失去了以前的诗意,人们在匆忙中迷失了自己。但是,新四大发明等现代技术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时代在发展,我们也要学会取舍,不断发展,才能跟住时代潮流。

[点评]

这位同学对城市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也有辩证思维,但是他在审题上避重就轻,没有抓住材料讨论的核心。

材料第1 段和第2 段都反复地提到两个关键词“小”和“大”,立意时自然要以此为重点。撇开“小”和“大”的问题谈城市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属于离题。同学乙:城市中的“大”逐渐取代了原有的“小”,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小”的东西被抹去是一种遗憾,但小商店、小书店代表着落后,“大”代表的是创造,创新才是主旋律,我们在各个领域都要创新。

[点评]

这位同学能够围绕“大”和“小”展开论述,但是论述的重心把握得不到位。

材料的第2 段在立意上给同学以提示,这位同学的立意就是根据“在一个不断创造的时代里,‘大’有它的必然,有它的价值”这句话展开的。

但是他却抓住次要信息“创造”做文章,立意侧重在“要创新”上,而没有去挖掘“大”的必然、“大”的价值,即“大”事物所代表的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大”事物所彰显的社会各领域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

此外,“小商店、小书店代表着落后”的观点也站不住脚。 这样的立意属于偏题。

同学丙:“小”作为滥觞于人类原始丛林里一团生生不息的时代火光,急急扑灭它,得到的不过是对生活、文化的冲击。“小”可以成为一种沟通现在与过去的历史,从小处入微而不局限“小”的束缚,方能在“大”处放光。

[点评]

从“小”处入微,在“大”处放光,“小”“大”并行,这位同学能在“小”与“大”的矛盾中思索两者的关系,不将“小”事物视为洪水猛兽,也不否定“大”时代下的产物,在矛盾中寻求平衡点,充满理性的思考,又有人文的探索,审题准确。

同学丁:在“小”与“大”交替更迭、创造的时代,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坏。“由之而来,向之而去”,我们任由崭新时代的到来,任由“大”所代表的时代文明的到来,而向着传统与现代不断碰撞、融合的方向而去。

[点评]

这个立意开头点明“小”和“大”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坏,显示出思维的缜密。再用学者周国平的话“由之而来,向之而去”结合“小”与“大”的辩证关系确定立意,揭示“小”与“大”之辩的实质即时代的大环境下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对材料中呈现的当前一味追求“大”的倾向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

在“大”与“小”中找平衡点,由时代而来,向时代而去,立意准确,眼界开阔,富有哲思。

审题指导

材料引导同学们针对当前城市发展中“小”的不断消逝和“大”的不断新生这一现象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小”代表的是社会生活中规模较小的事物,它虽然不够先进发达,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与乐趣。“小”是人们对于过去生活的怀念,也是一份让人慢下来、 静下来的情怀,承载着文化与传统。

“大”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城市化、工业化中不可逆的力量,能产生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使社会、经济的发展迈上新台阶。 个人的成长,企业的发展,国家的崛起,都离不开发展、进步的过程。

材料第2 段的两种观点没有高下之分,同学可以由“‘小’不见了,这对生活、文化造成巨大冲击”入手,对一味追求“大”的倾向进行思考,寻觅“小”的价值;也可以由“一个不断创造的时代里,‘大’有它的必然,有它的价值”入手,以开放进取的心态肯定“大”的价值;还可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小”和“大”的关系,“小”“大”兼顾。

以下几个立意可供参考:

“大”的兴起与发展是必然的:“大”代表实力的提升,彰显着物质文明的进步,我们要以开放的意识,悦纳“大”时代的到来。

“大”与“小”各有利弊:一味追求大,也会导致生活的不便和文化的消失,“大”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小”为代价。

“大”与“小”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追求“大”只是事物发展的一个阶段而非全部,城市也不可能一直扩张,只有让“大”与“小”各得其所,才能走向协调共荣。

写作提纲示例

[立意] 追求效益之“大”,勿忘“小美好”。

[第一部分] 概括材料所呈现的现状,指出“小”被“大”取代或许是城市发展的必然,并提出中心论点:追求效益之“大”,勿忘“小美好”。

[第二部分] 论述“大”时代带来的效益。

改革开放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便捷的交通、丰富的商品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无可否认的便利。 回看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让近代的中国在列强的枪炮声里吃了多少苦头。

[第三部分] 批判地思考一味追求城市快速发展、追求巨大效益的弊端。

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在1973年出版过 《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书中,他对当时发达国家以工业化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批判,认为一味追求产业的大型化会引起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威胁人类文明和生存。

因此,城市发展要克服对“大”的迷信。

[第四部分] “大效益”虽好,但不能忘记“小美好”。

小巷承载的是童年的回忆,小卖部贩卖的是生活的便捷,小书店里装着的是安静的阅读时光。当各个城市的大道、大商场变得越来越相似,这些“小美好”依然维系着人情,保存着城市的“性格”。

一座城市的价值不仅在于丰盈的物质,更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在“大”与“小”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推动社会更好地向前发展。

[第五部分] 总结提升,并照应开头及题目。

相信“大效益”与“小美好”可以共存,合理规划城市会更具特色和活力,“小美好”也能推动“大效益”。

猜你喜欢

食堂效益审题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三招”学会审题
食堂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三千食堂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几何概型审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