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2019-01-11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
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 程 兵
有效的课堂不仅仅是指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丰富,还包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如果仅仅是老师教授到位,但是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到非常困难,甚至无法掌握,这节课就是无效的。所以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作为一个动态传递知识的媒介,既要注重传授,又要注重接受,特别是学生的接受情况,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达到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效果。通过以下几点办法,希望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一、了解学生情况,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知识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老师要以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及时做出教学计划的调整,因此老师应该先对班级学生进行学习情况的了解,细致掌握每个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情况和知识理解情况,当对这些情况了解时,老师就可以为学生制订符合他们自身情况的教学方案,对于学生掌握不好的一些知识进行重复讲解,直到学生将其掌握为止,并且要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知识,初中数学知识虽然是一个知识体系,但是这个知识体系还是由碎片化的各种知识结合构成的,将各个知识建立一定的联系,就可以为学生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因此当发现学生知识欠缺点时,老师要及时为他们补上这方面的知识,通过一点点的渗透,最终给学生将知识网络补齐,再给学生讲解每个知识点的联系,在渗透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老师在进行知识渗透时,要注意学生的接受程度,不能一次灌溉式地将所有知识都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一点一点地接受知识,保证每次渗透的知识学生都能够完全掌握,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二、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创设教学情景,课堂是学生吸收知识的重要场所,只有保证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但是在教学情景的设立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够在学生的认知外进行教学,学生就会觉得非常难以接受,老师应该尽量创设一个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知识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且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及时地给学生做到引导和帮助,因为数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习时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的作用在此时得到重要体现。在数学七年级第七章中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这一课中的主要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还要在实际问题中学会应用方程。老师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其次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程有了一定的难度,学生一个人难以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此时小组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座位分成不同的小组,在上课前可以让他们进行合作课堂预习,之后分组展示预习结果,并且在教学结束后,老师可以让他们对于在课堂上不懂的地方进行讨论,在讨论后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就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小组教学中,老师可以让他们自主进行课外知识扩展,在课下扩展后,让他们在上课时进行分组展示,这些扩展可以是课外知识,也可以是一些平常常用的解题方法,只要是对学生学习有益的知识都可以进行小组学习,将所学的课外知识在班里进行讲述,从而让全班同学都能够学习到数学课外知识,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广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最后,要利用教具进行形象化教学,利用教具进行教学时可以形象化问题,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具理解数学问题,并且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例如老师在进行三角函数相关教学时,可以在全等三角形这一课进行教具教学,老师可以用两个不同的全等三角形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两个三角形的异同点,从而更好地学习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些关于三角形全等的教具,让学生用白纸剪出不同的三角形,从而研究全等三角形的全等条件。
三、科学合理的优化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的鼓励是学生进步的重要动力,但是许多老师都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合理的课堂评价制度,让学习没有了动力。老师应该完善课堂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有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做得好,由于缺少合理的课堂评价,学生的进步没有被老师看到并且表扬,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没有动力,最终可能丧失了学习兴趣。当有了评价制度时,学生的微小进步都能够被老师看到,老师就会及时给他们表扬,并且让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从而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当老师给予学生表扬时,学生会感到十分有成就感,从而在以后的学习里更加努力。
对于初中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极其重要的,老师应该通过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并且针对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针对性教学,可以通过用教具教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度,可以合理优化课堂评价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