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学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
2019-01-11李炳昌南宁地区教育学院社科部
李炳昌(南宁地区教育学院社科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是习近平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基本方略。作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生态文明素养和能力。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赋予的重大任务,探讨如何培养他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透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生态文明思想,做到知行合一,对于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论的内涵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农村基层进行考察,首次正式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观点。此后,尤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又在多个重要场合,深刻地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2016年12月2日,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阐明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闪耀着辩证思维的光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并不是在自然世界之外创造人类世界,而是在对象性活动中把自己的需要、意志和本质力量作用于自然世界,这种有“目的的活动不是指向自己……而且是为了通过消灭外部世界的规定的(方面、特征、现象)来获得具有外部现实形式的实在性”,建造人化自然和人类世界。“绿水青山”属于自然资源的范畴,“金山银山”则是经济范畴。主体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机制进行对象性活动,把人的内在制度作用到“绿水青山”上去,按人的方式规范物质、能量转换活动的方向和过程,改变“绿水青山”的存在方式,使其潜在的服务于人类需要的价值属性突显出来,满足人的需要,于是“绿水青山”就转化为“金山银山”。但是,如果人们选择的物质、能量转换活动的方式不当,致使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过程的畸形化,对象性活动的结果并不以人们的美好愿景出现,而是以一种恶性后果出现,即马克思说过的“异化”现象,“绿水青山”就不会带来“金山银山”。所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论的本质内含就是:第一,遵循和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平衡,促使生态系统的要素之间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过程保持动态平衡,协同进化。第二,发展生态经济,通过优化“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良性耦合,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最大地实现生态系统的多目标、多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与追求社会公平,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最终达到社会的全面发展。第四,坚持绿色发展之路,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发展模式,脱钩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负面影响,在推动产业链的绿色化中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加快绿色经济发展步伐。
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一)养成环保节约的消费观
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经济优先发展并加速增长,人们以占有和享乐为目的的物质欲望不断膨胀,消费主义价值观盛行于世。“消费主义是一种毫无节制地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并把消费作为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费至上、享乐至上因而也是个人至上的价值观。”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多种多样的奢华消费、铺张浪费等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在高校校园里,超前消费、高消费和盲目消费司空见惯:操场、教室里随意丢下饮料瓶和纸巾,对剩菜剩饭视为理所当然,对买来了却不想穿的衣服毫无可惜之心,大白天空荡的教室还任意开着灯和风扇等。
“大消费、大排放”无节制地开发大自然,致使“生态赤字”日益显著,超越大自然循环再生、自我净化的能力边界,从而导致生态失衡,自然灾害频频出现。消费主义价值观的负向效应恰恰如此,因为它所孕育的尖锐矛盾——人的消费欲望的无限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矛盾不断加剧,日积月累,引发生态危机,直接威胁和损害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最终导致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论所倡导的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绿色发展道路是扶正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利器。在当前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大学生理应培植善待自然的素养,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大学生务须养成节俭生活的良好习惯,慎重对待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价值观,节约资源,适度消费,切不可一味地沉湎于追求名利和物质享受,奉行享乐主义,埋下日后虐待大自然的隐患心态,极端推行竭泽而渔做法,造成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
(二)树立自我约束的幸福观
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并以此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价值追求,作为衡量幸福的最大旨趣。但是,这种不合理的幸福观最终导致了生态危机,恶化了人们的生活条件,降低了生活质量,人们陷入了道德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深感物质的富足却没有带来充满惬意的幸福。这不得不让人们反问应选择什么样的幸福观,怎样实现幸福,以及怎样在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必须建构自我约束的幸福观,把生态维度作为幸福的考虑因素,坚持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依赖于“绿水青山”的良性进化和永续存在,不断寻求自然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的方式和途径,谋求“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清新空气,这是宜居生活的重大标志,对于人的健康与心智健全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在这样环境优美的社区,让人的生存更健康、更幸福,从而激发人的更强的求知欲,产生更大的创造力。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环境优雅、大师云集、扎实的学术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科研创新力,集中体现了一流高校的风貌。事实证明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无不与优美的育人环境紧密相连。名校往往也成为城市的靓丽名片,是区域和城市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力武器,是建设美丽社会、美丽国家的思想引领者、行动引领者。所以,高校要加大力气营造美丽校园环境,从意识上强化把“绿水青山”作为一种生态优先发展战略,作为一种发展观和价值观,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为社会和国家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大学生要主动培植生态维度的幸福观,身体力行建设美丽校园,为大学高质量发展担当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 大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烈意识的路径
(一)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角色和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的主阵地。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必须充分地贯穿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成为谋划发展和推动发展的基本价值遵循。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就要面对社会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新问题,在基本理论内容的教育中找好接榫点,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融入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需要,灵活地讲解分析。尤其是对于涵盖“生态文明”相关教学内容的课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要结合生动案例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点内容进行系统的、透彻的讲解,进而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美丽中国”的丰富内涵,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意义。从而让大学生获得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增强自身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校园文化活动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的熏陶中自然而然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第一,利用具有环保含义的世界性纪念日,如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的世界水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等,开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第二,举办多样化的环保社团组织活动,如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比赛、书画展、摄影展、编演节目等,帮助大学生增强生态环保意识,树立科学的生态观。第三,积极促进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行为。开展厉行环保节约活动,以节水、节电、节粮食、节纸、减排等内容为重点,倡导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反对奢侈浪费和盲目消费,坚持适度消费、绿色消费,自觉地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与生态意识。
(三)积极参与社会公益环保活动
大学生要走向社会,走进自然,对学习的所在地或家乡的山川、河流、工农业、动植物生存环境与人居环境、城镇化等开展调研,发现存在的环境问题,探讨和思考改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查,让大学生切身感受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目睹生态平衡破坏所造成的代价,从而内心产生强烈的震撼和警醒,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点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让生态道德责任意识成为自觉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