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2019-01-11赵阳姚正言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9年8期
关键词:智慧建设发展

赵阳,姚正言

(1.杭州市港航管理局;2.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会物联网专业委员会)

1 城市管理的新需求助推智慧城市行业发展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助推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被推到新的高度,进入到世界舞台的中心,发挥着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城市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能源紧缺、医患矛盾等问题凸显,城市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2008年11月,IBM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带来城市治理的新思维、新模式和新形态,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

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1000多个,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东亚以及南亚部分国家。根据维也纳理工大学区域科学中心2014年的研究显示,欧盟28个国家内人口超过10万的468个城市中,智慧城市的比例高达51%。HIS Markit咨询公司2016年的调研报告显示,随机抽样的美国28个城市中,于2015年~2017年之间正在实施以及规划实施的智慧城市项目有335个。至今,在亚洲范围内,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有大量城市进行智慧城市建设。

2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迅速

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有500多个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涵盖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加速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也促进了智慧产业链的形成,助推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发展[1]。

2.1 智慧城市政策环境一片利好

近几年,为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我国各部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针对信息技术的政策。

1)在物联网方面,201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应当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和示范应用。随后几年,《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推进了物联网的发展进程。

2)在互联网方面,2019年政府两会工作报告多次提及“互联网”,并将“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

3)在云计算方面,201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2018年8月工信部印发了《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

4)在大数据方面,2017年工信部印发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8年国家气象局颁布《气象大数据行动计划(2017-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了《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安全和服务管理办法(试行)》。

2.2 智慧城市细分市场发展迅速

随着国家对智慧城市产业的不断投入以及政策红利,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参与的企业也逐年增加。据灵核网市场研究院分析《2017-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建设发展现状及投资机遇分析报告》,2018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7.9万亿元,2018年~2022年未来5a复合增长率约33.38%,2022年智慧城市规模将达25万亿元。

其中,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需求、技术的大力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智慧交通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109.2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515.9亿元,2010年~2017年行业年复合增速达24.8%。智慧交通作为一个新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前瞻预计,未来我国智慧交通行业市场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到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1300亿元。智慧交通市场主要包括智慧公路和智慧港航,从事智慧交通行业的相关集成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以智慧公路为主,参与企业有千方科技、易华录、银江股份、皖通科技等,根据企业公开财务分析,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2%、2.22%、1.64%、1.62%。智慧交通中的智慧港航领域,近年由于受智慧交通的助推,智慧港航发展迅速。以浙江省为例,市场规模已经发展到近2亿元,参与企业主要以华是科技、汉鼎宇佑、万邦智能为主。其中,华是科技市场占有率为71.5%,市场发展相对稳定迅速。智慧港航全国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3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28亿元,预计2019年将突破35亿元,未来五年增速将在20%以上,市场规模增速较快。这一领域参与的科技集成企业以中兴、华是科技、南京思创、北京视酷、长江航运、华为等为主,其中北京视酷、华是科技、南京思创三家公司全国排名前三,三家公司占全国25.6%以上份额,其中北京视酷占有8.6%、华是科技占有9.5%,南京思创占有7.5%,智慧城市市场发展呈现出百舸争流的景象。

2.3 智慧城市产业发展高效

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涉及到各项智慧产业,包括系统集成、软硬件、电信运营商和数据服务等,两者的发展具备一定的正相关性。如智慧安防行业,2010年~2017年行业产值从2270亿元增长到6480亿元,平均增长率16.17%;其中,安防行业中的视频监控产品市场规模从242亿元增长至1142亿元,平均增长率达24.81%。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带动了各产业、技术、产品的发展和协同效应,技术、产品的协同发展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服务,两者相互促进,形成互相融合的产业链和生态圈,这对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2.4 智慧城市创新型企业发展较快

智慧城市建设依赖于政府主导、城市主体、企业主力的作用来共同推进。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科技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企业的引领创新也越来越重要。在智慧城市领域,中小规模专业方案商占多数。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巨大,这必将带动很大一批具有发展规模小、核心技术强,专精特攻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创新基因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更容易智慧城市建设征途中引领创新潮流[2]。如智慧城市对AI、大数据处理、人脸识别等技术的需求,涌现出云从科技、小马智行等基于算法的新兴独角兽企业;智慧港航对水上智慧监管的需求,推动了华是科技、汉鼎宇佑、惠航科技等企业的新发展。

3 智慧城市的下一代发展趋势

如何让智慧城市发展走入良性循环,让城市成为一个有生命的智能体,能够自主思考和决策,并辅助城市的管理者和参与者进行智能决策和更好地运营城市,以实现真正的智慧化仍然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3.1 创新技术应用,完善基础设施

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技术已经过多次迭代和更新,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融入新兴技术。如区块链技术正在开拓安全领域的方向,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引发智慧管理的深刻变革。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石,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升级,也是智慧城市建设充满活力的重要表现。同时,新兴技术的发展也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向城市集聚,引发人才效应,进而营造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生态。

3.2 5G应用,加速城市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移动通信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作用巨大,城市万物互联必须要依赖移动通信技术的告诉发展,可以说,2G解决了人与人的语音通信,3G解决的是信息文本的通信,4G解决了图像传输的问题,5G时代则加速了万物互联,解决了新一代智慧城市万物互联的关键性技术。城市万物互联,必将产生城市大数据,唯有5G传输,才能加速城市运行效率,助推智慧城市高速发展。

3.3 数据创造价值,引发管理变革

在智慧城市推进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愿共享”“不敢共享”“不能共享”三个难题,导致数据的价值大打折扣。作为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大数据已成为人类认识复杂系统的新思维、新动力,也是促进经济转型增长的新引擎。因此,要从技术上、制度上开放数据,让数据真正为城市决策服务,让其成为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和安全的新利器。

3.4 “城市大脑”落地,实现全域智慧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的智慧管理平台和数据中心,这些平台在一定时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从长远看来,这些平台和中心犹如独立的神经元,遍布于“城市”各领域,导致了数据孤岛、业务鸿沟的再次出现。因此,智慧城市急需一个打通城市"神经网络"的“城市大脑”,让城市可以思考,实现自我学习、自动运转,开启智慧城市的下一阶段发展方向。

4 结语

当前,智慧城市的智能化阶段已初步形成,智慧城市1.0、2.0时代已完成,智慧城市正逐步进入全面智慧、让城市会思考的新发展阶段,正处于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智慧城市3.0时代,这将是国内智慧城市发展的下一个风口,也是国内智慧城市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风向标。

猜你喜欢

智慧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