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红色经典的阅读中感受崇高美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初探

2019-01-11江山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江山324100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新媳妇王成红烛

王 荣(江山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江山324100)

红色经典无疑是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任务群9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笔者用红色经典进行了教学尝试。在实践过程中,笔者遇到了很多问题。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时代发展到今天,革命英雄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硝烟似乎也不会再来。果真如此吗?《课程标准》为什么要明确设置这个学习任务群?我们到底需要从中学习到什么东西?

《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9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的要求如下:

本任务群旨在阅读和研讨语言典范、论辩深刻、时代精神突出的革命传统作品,深入体会革命志士以及广大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学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感受其无私无畏的爱国精神;进一步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陶冶性情,坚定志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

简而言之,《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体会、感受、欣赏、学习英雄身上的一种“精神”,一种美的情操。这种美,肯定可以概括每一段历史背景,可以概括每一位英雄形象,可以概括每一个不同的英雄故事,它就是美学中的一种特殊的美,叫作崇高美。

基于此目标,笔者以红色经典小说和影视作品为例,带领学生品味红色经典中的崇高美。

一、什么是“红色经典”和崇高美?

红色经典作品,一般指称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的小说、戏剧、电影等作品。比如小说有“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电影有《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英雄儿女》等。

红色经典不仅反映了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的坚强和奋起,而且诠释了一种永不磨灭的崇高精神,它们所表达的对困境的无畏、对信念的坚守、对事业的无私献身精神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所体现的崇高美,古今传承,中外共有。

崇高美,由英国美学家E.博克第一个提出。他指出:崇高的对象不像美的对象只产生纯粹的快感(自然美/优美/和谐美),而是令人起威胁到“自我安全”的感觉或是恐惧,所以是一种痛感;但是这种痛感之中带有快感,因为它是自我安全的保障,凡是能保障自我安全的——即使是恐惧——也会产生快感。也就是说,崇高美与自然美/优美/和谐美是不同的,它反映的是人在面对自然、命运、社会矛盾等造成的困境时体现出来的伟大力量、超越常人的勇气。引导中学生阅读红色经典作品,主要是感受它的崇高美,培养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统编教材如何渗透崇高美?崇高美有什么特征?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编写渗透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如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的选文均体现出一种崇高美。第一单元的课文如下: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

红烛/闻一多

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

致云雀/雪莱

3.百合花/茹志娟

哦,香雪/铁凝

对这样一组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看到其共性。

(一)崇高精神的力量美

先来看第一课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借景抒怀,是毛泽东在革命陷入困境、人生处于低谷时,独立寒秋触景生情而作。此时,自然景物在“霜天”里,是不和谐、不优美的,霜天时万物肃杀,正在面临着残酷的生死考验,树叶都被夜半的风霜和白天的烈日煎熬着,昼夜温差那么大,红叶就快要撑不住,要凋零了,可是,毛泽东说“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就是崇高精神的力量美。人感受到了大自然在霜天的恐迫中不屈服且充满乐观主义的巨大气魄,于是在心中唤起一种追赶和超越审美对象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境界,唤起人的尊严和自信。康德认为,力量的崇高,特点在于对象既引起恐惧又引起崇敬的那种巨大的力量或气魄。朗吉弩斯在《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话:“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森罗万象的宇宙中来,仿佛引我们去参加盛会,要我们做造化万物的观光者,做追求荣誉的竞赛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的心灵中植下不可抵抗的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所以,阅读这些充满崇高的力量美的文章,能让读者受到鼓舞,获得正能量。

再来看第二课中的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大自然的无限,无数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人在自然面前何其渺小有限,然而,人天生就有追求伟大、渴望神圣的愿望。强者战胜恐惧,在无限、辽阔、粗犷、壮美的大自然中,或者在面对黑暗势力笼罩,生命受到威胁的社会生活中,获得人的尊严和自信。

(二)崇高精神的正义性

茹志娟的《百合花》,写了小通讯员(“拖毛竹的青年”)和“新媳妇”的故事,他们之间一开始是不和谐的:小通讯员认为新媳妇小气,觉悟低,连一床被子都不肯借给部队;而新媳妇认为,这是她唯一的嫁妆,十分珍爱。但是,在“人民的军队为人民”这个正义的力量面前,新媳妇还是贡献出了自己的新棉被。在小通讯员为了保护担架队员而牺牲之后,新媳妇表现出了对小通讯员深深的敬意。矛盾发展到最后,小通讯员和新媳妇都在“正义”的力量面前,坚定地选择了崇高美。尼采在《酒神的世界观》中说:“崇高多半表现为伟大的正义。”所谓正义性,就是对是非善恶的去从选择明确而坚定,在东方就是所谓的“义”,在西方就是所谓的神圣、高尚。这里的正义,就是为大多数人的利益牺牲个人的利益:小通讯员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新媳妇起先拿出了珍爱的棉被以示支持,后来又给小通讯员缝补衣服,这个细节表达了一位普通群众对人民军队、对这位淳朴的军人的深深的敬意。

崇高的正义性也体现为一种博大精神:无私而广阔。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以及作品中的其他配角,都为了一场正义的战争,克服了自己的自私。正义之美激励着人们,体现出无私和博大。

(三)崇高精神的感召力

闻一多的诗《红烛》: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来?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不管是闻一多的红烛,还是雪莱的云雀,都喻指革命者的形象,充满着浪漫主义精神和红色革命乌托邦的气质。红烛燃烧自己的灵魂和躯体,就是要烧出“光”来。云雀“像一片烈火的青云”,“你沐浴着明光飞行”,“像昼空的一颗星星,/虽然,看不见形影,/却可以听得清你那欢乐的强音——”。它们都是追求光明的战士!

黑暗的外部势力令人产生恐惧感,但是崇高美却能突破恐惧,它通过主体(红烛、云雀、新媳妇、小通讯员、毛泽东、郭沫若……)的心灵反省,作出超乎寻常的选择,产生巨大的勇气和自我尊严感。

这种美,通过文字的力量或者影像的力量传达出来,能够唤醒受众的力量、审美者的力量,让审美的大众把平常关心的东西(财产、健康和生命)看得渺小,把非正义的势力看得渺小,于是带来对受众心境的积极暗示。这就是崇高美的感召力,具体到社会生活,也就是英雄精神的感召力。

三、如何抓住“崇高美”的特征,进行红色经典的专题研习?

崇高美,是美学中的一种特殊的美。中国古代儒家推崇“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佛教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教义,基督教有耶稣受难,古希腊神话中有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要遭受三万年持续苦难的故事……当人类面临大灾大难的时候,总有一种美,让我们从逆境中奋起,战胜懦弱,战胜卑微,战胜邪恶,战胜命运。贝多芬、海明威、奥斯特洛夫斯基……他们身上不就是有这么一种美让我们敬仰和感动吗?这就是革命英雄主义、崇高美的具体展现。

许许多多讴歌崇高美的红色经典作品,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艰苦卓绝的奋斗中诞生。它们曾经鼓舞了中国革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今天,我们重读经典,能够读出其意义所在吗?

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崇高美的美学特征,从美学的高度来欣赏书中的英雄主义为何是永恒的美,分析书中是如何创造美的、为何说它“具有经典的美”,然后思考为什么要树立英雄主义并传诵这种崇高美。唯有如此去学习和思考,《课程标准》的这个专题设计才能真正体现价值和意义。

下面举一个课例来探讨。红色经典中,有一部很经典的电影叫《英雄儿女》,改编自巴金的小说《团圆》,作品塑造了王成这一英雄形象。笔者在教学中借用电影作品中的几组经典镜头,引导学生来分析英雄的崇高美:

1.作品是如何塑造王成这一英雄形象的?

(1)通过情节叙事。带伤主动上战场,看到无名高地失守主动接过通信设备,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孤军奋战,舍生忘死,体现了王成的大无畏精神;面临生命威胁时看父亲照片,给妹妹留言,体现了王成超越寻常亲情局限的神圣和崇高;“向我开炮”的宣言和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行动,体现了王成为了人民的幸福牺牲渺小个体、依靠个人的理性而产生巨大勇气的气概。这些都产生了巨大的审美力量。

(2)通过艺术手法。影片采用了很多镜头艺术,比如无名高地和指挥所,通过蒙太奇镜头转换,将王成的英雄行动纳入指挥所的关注,这使作品真实可信起来,而真实的形象,特别容易让观众产生同理心。又如政委王文清明知王成是亲生女儿的养父的儿子,也就是恩人的儿子,却一直将这个秘密埋藏在心里,到影片的最后才揭开谜底,然而观众与王文清一样心知肚明。这在情感处理上,叫作节制胜于放纵,王文清的节制更能体现超越伦理的力量之美。影片还在王成身上,用了远近镜头、特写镜头、对比镜头、仰拍镜头、空镜头等,并运用了推动情绪和情节的背景音乐,让王成的英雄形象跃然而出。所以,这部作品在当时很轰动,今天看来依然精致。

2.为什么说王成的品质跟其他的英雄一样具有永恒的美?

影片中,王成牺牲之后,政委王文清要求王成的妹妹王芳作歌曲传唱英雄。王芳说她已经写出了悲痛了,写得自己泪流满面了。王文清启发王芳:“光靠眼泪能够写出你的哥哥吗?”一位战友也说:“读了你的作品,感觉软塌塌。”这就是说,光写悲痛是不能唤醒崇高美的。

朱光潜说,悲剧始终渗透着深刻的命运感,然而从不畏缩和颓丧,它赞扬艰苦的努力和英勇的反抗。它恰恰在描绘人的渺小无力的同时,表现人的伟大和崇高。悲剧毫无疑问带有悲观和忧郁的色彩,然而它又以深刻的真理、壮丽的诗情和英雄的格调使我们深受鼓舞。[2]

尼采说,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结合,但本质上是酒神精神。悲剧给人的美感是痛苦与狂喜交融的迷狂状态,是一种“形而上的慰藉”。

所以,英雄的牺牲不能停留在悲痛的层面,而要从战胜痛感里获得快感,让人们在痛心、痛苦、痛哭之后,汲取力量,唤起勇气,感动得热泪盈眶。

于是,歌曲《英雄赞歌》就传唱起来了: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英雄的美,是崇高美,古今中外一致认同,生命不能永恒,美能永恒。

3.为什么要树立英雄主义,传唱这种崇高美?

这个问题联系《课程标准》的“学习任务群9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也可以这样问:为什么要设计这个任务群?

因为几十年经济建设的主旋律冲淡了英雄主义,和平的日子久了,冲淡了宏大叙事。人们更关注平凡人生,关心个人的成败得失、小范围的社会矛盾等。文艺界小资情绪泛滥,理想、信念、崇高缺失,消费英雄、矮化英雄的现象堪忧。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九大提出教育要“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

我们在关注了令人舒适愉悦的“优美”之外,不能让另一种美——崇高美——缺失。它能让我们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学习红色经典作品应该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崇高美的审美鉴赏和创造上。这样才能把每个时代反映英雄主义的作品的共性抓住,真正领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新媳妇王成红烛
《霜天红烛》
红烛之歌
奇妙的大自然
《百合花》中新媳妇的人性美与人情美
只往坏处想
春光明媚
悦读之苑
悦·读·之·苑
愿为红烛燃千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