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溯生活,探寻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

2019-01-11阮丙彦甘肃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中心学校

教书育人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法治道德

阮丙彦 (甘肃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中心学校)

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整合中,与学生生活关联的教育资源往往更贴近小学生的道德理解水平,引领学生从真实生活体验中感悟道德与法律知识,有利于形成良好品行和习惯。

一、关注生活教育资源,提升课程学习意识

围绕生活来组织和优化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资源,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展现良好道德品质,引导学生主动规范自我的行为习惯。小学生自我认知水平较低,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难免会产生学习抗拒心理。利用生活中的问题来导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从生活体验中认识道德与法治问题,能够有效地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生活是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生活、参与生活、学习做人,发展自我实践能力。生活化教育资源的整合,符合小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习惯中获得基本的思想发展和生活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关注生活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资源的梳理、挖掘和应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注入生活活力,深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

二、依托日常生活事件,内化良好品德行为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可以导入小学生日常生活事件,结合小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来展开问题探讨,引领学生认识道德问题,鼓励学生规范自我行为习惯。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整合者,要转变教学理念,立足教材知识点,回溯学生生活,应用真实的事件打造趣味、生动、真实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如学习“不要乱扔果皮纸屑”这一良好行为时,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中一些学生在班级、楼道、操场上乱扔垃圾的事例,让学生意识到乱扔垃圾是一种不当行为,促使学生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争做“不乱扔垃圾”的好学生。由此,通过直观、真实的生活案例,深化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与应用,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深化生活事件感悟,从亲历中反思言行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与道德。以生活中的普通事件为引线,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从亲历中反思自己的言行。教师在课堂知识点的教学中,要善于引入生活普通事件,精心设计课堂讨论主题,让学生从交流中深化对良好品行的理解。如在学习“让我自己来整理”时,该节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整理习惯。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座位,看一看有哪些地方整理得不够好;然后,围绕班级良好学习环境的建设,组织学生开展集中整理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参加,并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桌椅的清扫与整理任务。这项简单的活动,激发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让学生意识到保持整洁的重要性,为促进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四、结合集体性生活事件,开展综合性学习

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涵盖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在春游、校园运动会、校外参观等活动中,教师都要结合具体事件,让学生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了解规则的重要性,体会合作、信任、理解、谦逊等良好品德。在这些集体活动中,教师要抓住教育契机,深入活动实际,多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春游中,我们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发现大自然的美,感受自然界的多彩,让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运动会上,让学生了解不同体育项目的要求,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班级形象。利用生活类事件,让学生体会道德与法治的意义。神舟飞船进入太空,中国军事科技获得的重大突破等,这些事件的导入,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中秋、端午、国庆等节日中,引入传统节日文化,让学生体验民族文化习俗,增进民族间的友谊。

总之,生活化教学,并非单一生活素材的堆砌,教师要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综合性、阶段性、层次性,要善于联系学生生活,积极拓展道德与法治与生活教育资源的融合路径,端正学生的生活态度,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实价值。坚持以生为本,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观照日常生活事件,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法治道德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