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怯懦心理疏导
2019-01-11赵海燕江苏东海县石湖中心小学
赵海燕 (江苏东海县石湖中心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收获直接经验和良好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心理素质是影响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怯懦心理的存在是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较低,无法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势。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怯懦心理出现的原因
怯懦心理是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在怯懦心理的作用之下,学生会恐惧和抵触参与活动,同时也表现得比较胆小害怕,进而影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降低了活动课的开展质量。为了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真正消除学生的怯懦心理,教师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剖析目前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掌握学生出现怯懦心理的原因。第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选择脱离实际或者是难度较大,增加了学生参与活动的难度,导致学生出现怯懦心理,不能大胆参与活动,担心因自己的不良表现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批评。第二,教师选用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方法不够恰当,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怯懦心理并给出指导方案,影响了课程效果。第三,学生在合作完成综合实践活动任务时缺乏良好的合作能力,不能通过沟通共同解决难题,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导致出现怯懦心理。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怯懦心理的疏导方法
1.合理选择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降低活动难度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是否贴合学生实际,能否让学生真正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将直接影响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效果。目前学生出现怯懦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确定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不够合理,无形之中增加了活动开展的难度,而且活动主题与学生的学习特点不相符,容易加剧学生的怯懦心理。对此教师要精选活动主题,注意在确定主题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保证活动目标的准确性。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保证主题设置能够体现学生的现实需求。另外,教师还要考虑到当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确保选取的主题能丰富学生的经验。例如,为了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确定教师节卡片制作的活动主题,让所有学生都积极行动,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进而有效地消除学生的怯懦心理。
2.注意科学选择活动指导方法,消除怯懦心理
虽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并不是说教师所发挥的作用就不再重要。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很容易导致活动偏离主题,同时学生也会因为活动难度加大而产生怯懦心理。考虑到小学生年龄较小,有着一定依赖心理的特点,教师可以积极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与学生共同沟通讨论,使学生产生被肯定和被激励的体验,从而增强信心,克服怯懦心理,大胆表达,突破活动难题。
3.领导小组合作共同突破难题,增强参与信心
小学生单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小组合作就能够将单人的力量进行有效整合,使学生在互相学习和取长补短当中实现共同进步。而且单枪匹马的活动参与会加剧学生的担忧恐惧和怯懦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因此,教师就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合作,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又要求学生主动与组员沟通,让学生能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在保护环境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对空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主题进行探索,让各个小组的成员在通力协作中解决难题,进而真正克服怯懦心理,走向成功。
新课改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小学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当中,有效彰显了新课程的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保证课程教育的实效性。但是学生怯懦心理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活动体验的获取,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和把控学生的怯懦心理,做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