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2019-01-11邓家勇四川广元市苍溪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邓家勇 (四川广元市苍溪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也迎来新使命和新要求。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新使命是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汇聚力量,保障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早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应在时代定位、矛盾化解、方法手段上做出积极的整体性应对:应把握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化解由于社会主要矛盾产生的新的人民内部矛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随着学科交叉渗透趋势越来越明显,教育逐渐成为系统的综合性工程。为提升政治教学效果,需要在历史教学中加强政治知识的渗透。学科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要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贯穿渗透在日常教学中。但因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少教师仍将教学当作单纯的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科教学中应有的思政教育内容。历史课程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特殊功能,高中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尚未成型,道德观念易养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效果明显。本文结合历史教学实践,探讨科学有效的方法,借此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关乎思想道德建设。新课标提出,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九大也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础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历史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特殊功能,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加强思政教育渗透,可以全方位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高中生的价值观可塑性较强,借助历史课进行思政教育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文化素养。
以牢固掌握历史学科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思政课知识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政治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崇高理想、良好的心理品质,历史学兼具多种学科的教育功能,具有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功能。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能够使道德理论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其道德素养得到提升。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通过学习杰出的历史人物优秀品质,自觉树立远大的理想,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前提下谋求个人发展。
二、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基本原则
历史教学中要进行思政教育,应遵循目标性原则、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原则。教学目标设计体现学科核心素养,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相关的思政教育要求。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原则要求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联系现实,如学习中国外交内容时,要联系中日现实关系,认识到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冷热的决定性因素。在历史教学中,不能生硬地将思政观点强加给学生,要借助相关的历史素材,将所涉及的思政观点渗透其中。
三、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学中能够渗透的思政教育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有爱国主义教育,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杰出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培养国际意识等。爱国主义内涵丰富,在历史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有维护国家统一的意愿,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等。关于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在高考前专题复习中进行研究渗透,教学内容涉及古今中外,需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学生会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感到自豪,有利于培养其民族自尊心。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是一部抗争史与探索史,学生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能够充分了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残酷史实,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近代中国人民勇敢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增强民族自信心。
2.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
人教版历史课本都有某一段时期的文化专题内容,涉及文字、历法、文学艺术、思想等诸多方面,汉字起源发展是优秀的文化史,唐诗宋词是传唱不衰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使学生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主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革命主义精神。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大多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史,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人物事迹,被其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动。自觉学习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四、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策略
1.创设直观教学情境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思政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健全的思想品质。在新时期背景下,历史教师应转变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加强思政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使用传统教学工具或通过口头讲解,难以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教材内容,无法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政教育功能,具有图文并茂教学优势的现代教学设备能有效解决传统教学的问题,可以利用其感染力强的特点将教学中描述的历史情境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自觉接受思政教育熏陶。
如在教学必修一“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播放有关抗战胜利影视资料片段,中国人民群众欢呼雀跃的场景十分令人震撼,南京大屠杀的片段惨烈、残忍,学生看到后感到愤怒震惊,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
2.深入挖掘教材内涵
高中历史教材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体现了如爱国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等不同方面的思想教育,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注重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还要深入挖掘教材内涵,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政教育效果。
如在教学必修一专题“祖国统一大业”时,引导学生了解港澳回归的史实,带领学生分析“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懂得“一国两制”实施的根本原因,带领学生研究历史实际问题,激发学生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信念。
3.开展历史课外教育活动
历史是文学性较强的学科,单调的讲述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师应重点关注课外实践与课堂教学之间的结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著名历史文化景点,或借助历史宣传片,使学生深刻感受中国历史文化,优化教学效果。历史教学中应组织学生参与当地的志愿者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丰富的历史实践活动中接受思想教育。如在必修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中,进行小组教学,让学生走出校园,搜集与中国近现代社会文生活中的变化相关的资料,从人们的物质生活等方面进行调研,利用PPT软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进行调查,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社会主义情感教育。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实施的不断深入,思政教育重要性更加凸显。历史教学具有培养学生思政素养的特殊功能,高中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历史教学中,使学生形成稳定健康的道德感与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