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杨梅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9-01-11王呈阳钱连法任如红邱立军吴国泉
王呈阳,钱连法,任如红,邱立军,吴国泉*
(1.舟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浙江 舟山 316000; 2.舟山市定海区农林与海洋渔业局,浙江 舟山 316000)
舟山市地处浙东北海岛,是一个由1 339个岛屿组成的海岛城市,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7 ℃,年降雨量1 222.6 mm,无霜期277 d,年相对湿度79%,属亚热带南缘海洋性季风气候。丘陵山地土壤属红壤和粗骨土类,土层深厚,结构疏松[1],是杨梅生长适宜的主产区之一。据2017年统计,全市杨梅种植面积3 424.27 hm2,产量11 740 t,产值11 052万元。面积、产量、产值占全市水果比例分别为51.4%、25.3%和27.0%。舟山杨梅中以晚稻杨梅最为知名,于6月底至7月上旬成熟上市。舟山晚稻杨梅拥有7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与余姚荸荠杨梅、仙居东魁杨梅、温州丁岙杨梅并称为全省四大名品杨梅[2]。晚稻杨梅具有果大洁净、果形整齐、色泽鲜艳、无肉刺、肉质细嫩、汁多而甜、风味浓郁、品质极优等特点,被誉为“梅中精品”[3]。舟山晚稻杨梅曾先后荣获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奖、浙江省农博会金奖、浙江省名牌农产品、浙江省十大精品杨梅等荣誉。舟山晚稻杨梅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舟山白泉乡作为晚稻杨梅的发源地和主产区,先后被命名为“浙江省杨梅之乡”和“中国晚稻杨梅之乡”。为充分发挥舟山地理生态环境优势,做大做强杨梅产业,我们于2016—2017年对全市的杨梅产业进行调研,并对舟山杨梅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1 现状
1.1 分布
舟山杨梅种植最集中的区域位于定海区白泉镇,是舟山晚稻杨梅的主产区,也是浙江省12个杨梅主产县之一。白泉镇有皋泄、潮面、河东、金星、北蝉等多个优质杨梅主产村岙,种植总面积达1 333.33 hm2。此外,干览镇青龙社区、小沙街道大沙社区沈毕家、盐仓街道虹桥社区、双桥街道狭门等地也出产优质杨梅。据统计,全市晚稻杨梅种植面积占比84.8%,东魁杨梅占6.3%,荸荠杨梅占2.5%,丁岙杨梅占0.2%。
1.2 产业管理
舟山市通过农林执法大队组织开展杨梅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排除安全隐患,加强杨梅质量安全监管,提升杨梅质量安全水平,促进杨梅产业健康稳定发展。行动期间,加强杨梅生产执法检查、杨梅质量安全检测及技术培训指导等多项措施并举,积极推进杨梅质量安全建设,切实保障舟山上市杨梅产品的安全。通过举办舟山市晚稻杨梅擂台赛,推进舟山杨梅产业发展,促进晚稻杨梅宣传及知名度提升。为进一步推动杨梅产业,总占地75 hm2,总投资4 500万元的中国舟山国际杨梅博览园项目已开工,该项目由杨梅山庄、杨梅文化街、杨梅采摘林、杨梅多品种种植示范区等18个区块组成,力争成为集生态休闲、观光体验、住宿游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杨梅博览园区,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广普及舟山晚稻杨梅文化,助力舟山杨梅向精品水果方向不断迈进。
1.3 加工
目前,舟山市杨梅主要加工产品是以杨梅浸泡酒为主,加工企业少,加工能力弱,加工产品单一化,产品技术含量低。舟山市较大规模生产杨梅浸泡酒的企业主要有2家:浙江东海酒业有限公司和舟山合源酒业有限公司。舟山杨梅烧酒年产量约为500 t。产品大部分靠舟山本地市场消化,一小部分销往外省,如山东、湖北等地。
1.4 采后技术和营销
舟山晚稻杨梅上市时间短,只有7~10 d,品质最佳期短,常温下杨梅只能保持10 h左右的新鲜度,不耐贮运,尽管通过低温预处理可以将杨梅的保鲜期延长至48 h,但保鲜期依旧很短,且有冷库预冷处理设备的种植户非常少。舟山杨梅多为散户种植,线下销售多为自驾采购和街边摆摊贩卖的方式。杨梅采摘游因杨梅树体高大,每年都有采摘者不慎摔落事故发生,采摘农家游安全隐患有待消除。晚稻杨梅除了在舟山本地市场销售外,也通过冷链物流配合网络销售等方式,远销江浙沪,甚至北方各地。舟山市还与顺丰快递展开合作,在多个杨梅种植基地设立杨梅快递驿站,实现了杨梅采后即可快递寄出,帮助许多杨梅种植户解决了缺少冷库没法完成外销的难题。线上销售通道主要包括舟山本地“海山农汇”电商平台和微信接单。线上销售杨梅价格为35元·kg-1,相比实地购买价格高出40%,且总体销量不错,每日销售量可达60件,日销售额达5 000元以上。
2 存在问题
2.1 品种结构单一化,管理水平粗放,品种自身缺陷明显
舟山市目前杨梅栽培品种中晚稻面积为2 896.33 hm2,占杨梅总面积84.8%,主要分布在白泉、小沙一带。品种老化,高接换种步伐缓慢,树体高大郁闭,采摘困难,加上种植户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造成杨梅品质低劣,商品性差。晚稻杨梅大多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上市,上市时间只有7~10 d,销售季节高度集中上市,对市场冲击很大。晚稻杨梅虽名列杨梅四大良种,口感软糯,品质极佳,但自身缺点也十分明显:品质最佳期短,不耐贮运,肉柱柔软易破碎,轻轻翻动就造成果实汁液外流,色泽暗淡,风味品质下降,商品性差。加上晚稻杨梅树体童期长,幼苗期到结果期至少需要7 a,结果后由于树势弱,树体营养积累缓慢,此时生产的果实品质不高,从幼苗期到结出优质的果实至少需要20 a,非常不利于晚稻杨梅的品种推广和市场拓展。
2.2 杨梅产业没有形成规模,营销体系相对薄弱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因种植晚稻杨梅经济效益显著,晚稻杨梅被列为舟山市骨干农产品和主导产业之一。舟山市政府先后出台政策大力扶持,舟山晚稻杨梅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晚稻杨梅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虽然产量逐年增加,但由于树龄、立地条件、气候、采摘难度、人工等多因素制约,晚稻杨梅的产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更没有进军国际市场的能力。晚稻杨梅的市场营销体系不完善,杨梅的销售主要是散户分散经营为主,多以市民实地自选、自提为主。散户规模小,组织性差,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中介组织和营销网络,缺乏市场开拓力和竞争力。
2.3 商品化处理技术薄弱,深加工技术尚待开发
商品化处理是提高杨梅价值、延长上市时间、增加经济效益、减少损耗浪费、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舟山杨梅鲜果采后商品化处理相对薄弱,普遍存在采摘粗放的问题。杨梅外果皮无保护层,致使部分杨梅果实机械损伤严重。果实大部分没有进行分级处理,总体品质难以把控。舟山目前贮藏保鲜技术主要通过冷链处理方式,可将原本常温下杨梅10 h的新鲜度保持时长延长至48 h,但因冷库保鲜设备造价高昂等原因,目前应用较少。舟山市杨梅加工业相对滞后,杨梅加工产品基本以杨梅浸泡酒等单一化粗加工为主,科技含量低,加工转化难,缺乏生产杨梅罐头、杨梅果汁饮料、杨梅含片、杨梅干红酒等系列精深加工的能力。
2.4 品牌建设力度不够,缺乏市场竞争力
品牌是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舟山杨梅从果品走向商品的必由之路。舟山杨梅要实现商品升级,品牌建设是关键,随着外地杨梅对本地市场的冲击,舟山杨梅合作社和种植户的品牌观念有了进步,但总体还是不容乐观。舟山市晚稻杨梅有地理证明商标,定海区农投公司注册商标有“普陀山”牌、“定海山”牌,其他水果商标如有“舟泉”“杰然”等,但目前都没有专门为杨梅注册的商标。市场里缺乏品牌的杨梅,品质参差不齐,无法实现品牌溢价,质量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缺乏市场竞争力。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社发展
杨梅示范基地建设是带动舟山杨梅种植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立杨梅生产标准体系和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建设范围主要包括杨梅种植示范区、杨梅加工企业、杨梅物流园区等。强化示范基地建设能以点带面,带动提高杨梅产业水平,促进杨梅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是促成现代杨梅产业的有效方法。同时要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实现杨梅产业化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杨梅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标准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政府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和规范对专业合作社的引导和扶持,同时合作社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提高服务质量,扩展合作社的服务范围,加快服务质量的提高;加强与杨梅种植户利益协调分配机制;促进内部资产、资源的有效组合,探索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
3.2 培育杨梅产业营销体系,拓宽流通渠道
目前,杨梅市场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来低产量、品种单一、品质差到现在的供给充足,品种多样,品质不断提升,市场的竞争也从只追求产量、面积的单一化到转向质量、效益的多样化。培育杨梅产业营销体系,本地市场是舟山杨梅的营销主战场,一定要巩固完善本地市场基础,站稳脚跟后,进一步向外地市场推进,通过不同销售渠道和网络,占有一定份额并逐渐辐射扩散开来,通过优质杨梅占据外地中高端市场,最大化提升舟山杨梅附加值。加强推进杨梅信息网络建设及销售体系,建立实时杨梅供求消费信息网,收集整理市场需求信息,及时预报市场供求信息,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交流枢纽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物流环节和杨梅的损耗率,提高杨梅生产的经济效益。
3.3 加快产后商品化处理进程,延长杨梅产业链
杨梅商品化处理主要包括采前技术措施、采收、挑选分级、预冷、贮藏保鲜、包装运输整理6条措施。每年舟山杨梅因缺乏有效的商品化处理损失很大。只有加快发展舟山杨梅的商品化处理技术,才能使舟山杨梅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所以要加大宣传科学采收的重要性,根据运销距离长短、鲜食或加工等不同用途,对杨梅进行差异化成熟度采收;在挑选和分级过程中,积极落实杨梅鲜果的分级标准。在产地建立冷库对刚采收的杨梅进行快速预冷。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杨梅果实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对采后杨梅选择合理的包装,既能降低果实运输带来的机械伤延长贮藏和销售期,又美观好看提升果品档次促进销售。同时要转变杨梅仅停留在浸酒等粗加工的现状,积极开发和探索新的杨梅加工方式,扶持现有的杨梅加工企业,并鼓励新团队加入,瞄准舟山海岛旅游市场和佛文化市场,大力开发杨梅罐头、杨梅果汁饮料、杨梅含片、杨梅干红等加工产品,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将鲜果销售压力分散到深加工产业,实现加工增值,提高杨梅附加值,使杨梅加工产业成为舟山杨梅产业崛起中的一支生力军。
3.4 实行品牌战略,提升舟山杨梅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舟山杨梅产业需要健康可持续发展,杨梅企业和杨梅种植户要及时转变观念,树立品牌观念,充分利用舟山晚稻杨梅绿色、无公害、高品质的口碑和声誉,根据舟山市场实际情况,将口碑和声誉转化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杨梅商标和品牌。通过参加精品水果展销会、擂台赛、农博会、线上线下评比大赛等活动,提高舟山杨梅的知名度;利用传统的电商、微商等销售平台宣传、推介品牌;结合网红直播+网络平台的组合模式,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品牌的力度;通过社群营销巩固原有消费群体,带动更多客户群体;建立线下销售点,增进客户线下体验感,进一步牢固树立品牌,保证舟山杨梅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