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理论可行性与研究趋向*
2019-01-11李桂真菏泽学院外国语学院
李桂真 (菏泽学院外国语学院)
一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理论可行性
1 教育信息化推动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5年,在致中国青岛举行的国际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习近平主席陈述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指出:当今世界,各界人士一起努力,响应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积极推动教育变革与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1]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也被广泛应用,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和方式,也在被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高等学院教育模式也将面临深刻的变革。高等教育改革之际,互联网也引发高校教学模式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促使高校教学方法和手段由单一转向多元。
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持续进行
我国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包括两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学与英语专业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在高等院校的教学时间短,一般情况下,普通院校只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尽管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相比,显性教学时间短,但在教学规模上却远远大于后者,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有可能会超过任何一门其他课程。[2]因此,如何实现大学英语的有效教学,一直都是学校管理者与大学英语教师追求的目标。各个学校对新的课程教学任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从“慕课”到“对分课堂”,再到“混合式教学模式”,都彰显出管理者与一线教师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视。
“慕课”的引入满足了菏泽学院在校学生的课外学习需求,而在课内学习中,翻转课堂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学效果。然而,由于“慕课”制作过程复杂,花费巨大,“慕课”及翻转课堂在菏泽学院的本土化推进工作也是举步维艰。对分课堂模式虽然易于操作,实用高效,但是面对菏泽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大班授课、学生语言水平较低、学生主动学习动机缺乏等,对分课堂也无法有效开展。正视现行的大学英语课堂所出现的问题,探寻一条符合校情、学情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路,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持续进行,提升教学效果,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势在必行。
3 新的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运用
2013年教育部提出研制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标准来规范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指示高等学校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制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研究制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3]包括《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在内的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在引导高校推进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全局和长远发展。受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新阐释的教学目标突出了对于语言学习者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运用,也指导着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4]
信息化时代,将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成为必然。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技术辅助教学,一种模式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两种模式是根据信息技术的冲击对课堂教学提出的两种不同要求而确定的。辅助教学只能满足高等教育在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而融合教学则能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性要求:应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分为四个层次: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基于教学目标的混合,“学”与“习”的混合,学习与工作的混合。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得以发生,教师效能得以提升;高阶思维能力得到培养,知识得以结构完整;主动学习得以进行,自我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丰富与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有效学习、主动学习、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发展能力,迎合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对外语人才培养做出的新目标,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运用。
4 日益凸显的矛盾与问题呼吁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纵观现行大学英语课堂,大部分课堂仍停留在较低层次的辅助教学阶段,日益凸显出一些问题。一是教师讲述式教学忽视学生个性化需求,教学内容与学生个别学习需要无法建立联系,并不具有教学的功能,教师只是以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无法进行有效教学,学生无法进行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效能等不到提升;二是现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只是能够使得学生达到语言学习的低阶目标:知识记忆与浅层理解,忽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辨能力、创造能力都得不到发挥与提高的空间,无法完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三是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被动学习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不具有主动学习的态度,课堂“沉默”“低头族”等现象都是学生被动学习的表面特征,学生机械接受知识、被动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因此,推动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变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效果,推动学习者有效学习、深度学习、主动学习,一直是各高校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随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
二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趋向分析
1 围绕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培养,更新教学理念,引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理念
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慕课”“翻转课堂”“智慧学习”模式等相关科研文献材料,获取研究所需利用的理论信息基础;解读相关理论内涵,推动广大大学英语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正确对待信息化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强大冲击,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下一步实践探索提供理论储备与导向。
2 围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积极变革教学模式
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收集有关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资料,客观描述现行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凸显的问题与矛盾,诸如课堂“沉默现象”“低头族”、师生比例失衡、学习态度倦怠、艺体类学习者“边缘化”现象等等,为基于校情、学情,创新课堂教学,实施大学英语混合式课堂教学获得实证数据支撑。
3 围绕大学英语课程考核与评价存在的问题,倡导逐步建立与实施多元评价体系
从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考核与评价存在的问题出发,指出形成性评价的单一性,使得教育管理者与教师关注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创新化发展,倡导根据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实行多元化评价方式,使大学英语考核真正反映出学生的知识储备、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4 围绕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学习环境的要求,推动构建与应用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
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指导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根本,基于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如何构建与应用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提出可行性建议,并基于现行大学英语学习环境现状分析,提出“智慧学习”理念下构建大学英语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议,大力推进大学英语“智慧学习”模式的实施与“智慧校园”的逐步构建,以推动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创新教学的有效融合,为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保障。
5 围绕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发展策略,推动教师培训工作与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如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解决教师资源、质量等的不足与先进的教学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成为教育管理者重视并解决的问题。研究为教育管理者提供参考,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满足不断发展的教学需求。[5]
总之,信息技术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日益显著的冲击,学习理论研究也日益越来越呈现出更大的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教育研究的焦点也从“以教为中心”逐渐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转向对学习环境的研究。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各个层面的研究将会推动教育管理者对如何适应不断发展和变革的学习方式、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环境,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特色化学习需求、如何建构大学英语的智慧学习环境进行思考和定位。因此,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也会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课堂理论研究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