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及校园智能文化培育
2019-01-11杜思琪许金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院
杜思琪 许金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院)
一 当代大学生对人工智能及智能文化的态度
1956年,约翰.麦卡锡等人在美国的达特茅斯学院中,正式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自此,人工智能便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在至2019年这60 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人工智能也一直是人们所热议的话题。而20 世纪90年代末和新世纪初期出生的中国当代大学生也几乎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一同成长起来的,因此,这一特殊的群体在当代社会多如牛毛的新鲜讯息面前,被赋予了独特的敏锐嗅觉、较高的分辨能力和接受能力。大学生群体对人工智能并不感到畏惧和陌生,因为人工智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和态度,是我们在面对智能文化的培育面前需要重点了解的一点,这也同时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第一,大学生与人工智能的接触面较广。在本次发放并回收的256 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接触过智能手机的语音助手、图像识别、指纹识别等功能,亦有63.67%的大学生表明有了解人工智能在国内大学的发展状况,清晰地知道关于人工智能的国际性比赛、人工智能的课程、较为出名的高校人工智能项目等等;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使用过网络购物、根据搜索结果推荐服务、根据历史记录推荐服务、根据本人行驶习惯提供路况、智能手机的个性化服务等由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的功能。但我们也从数据可知,3.13%的学生认为人工智能离我们太过遥远,1.95%的学生表明对人工智能根本不了解,7.03%的大学生表示并不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作为善于接纳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对人工智能的熟悉度还是比较可观的。然而,在智能化概念席卷全球的同时,仍有少数的大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概念感到模糊,并且许多大学生仅窥见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冰山一角,而未曾探讨智能技术如何运作,未曾思考人工智能将如何对产业文化进行推动和升级。
第二,大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未来持有比较正面和积极的态度。在本次发放并回收的256 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84.77%的大学生认为人工智能始终无法与人类智慧相比,不可能在所有领域替代人类,有62.89%的大学生认为限制和制约超强人工智能存在其他可行的办法,至少不会让人工智能毁灭人类。当人工智能的智能化程度超过人类,有57.81%的大学生接受人工智能成为人类的伙伴。这表明,更多的大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未来持有较为乐观的态度,他们并不会认为最终人工智能会战胜甚至于毁灭人类。尽管社会对机器人也发出许多悲观声音,但我们从著名电影《剪刀手爱德华》和《我的机器人女友》中可以窥见,人类对机器人的发展也赋予了特殊的情感。
二 培育校园智能文化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大学作为校园和社会的一道重要的桥梁,是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以前塑造和加强自我修养、学习素养的重要场所,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连。而AI 时代的到来,不仅席卷全球,也在对校园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学校园亦是人工智能孵化的一个重要场所。2008年11月,IBM 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旨在推动全球通信的互联互动,让更多事物流程进行更加深入的智能化;目前人工智能不仅被写入我政府工作报告,还被列入中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规划”;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探索几乎从未停歇,我国对人工智能文化也是格外的重视。然而在目前看来,我国大学生对于人工智能的了解仍是处于初级阶段的,更别提智能文化的培育。这与我国追求人工智能发展的不懈精神,显然是不匹配的。大学生的思考维度不深不广,这是一个值得被重视的问题。大学生作为未来科技领域发展的潜在发展群体,更应该及早地意识到人工智能文化对整个世界所发挥的影响。
首先,培育大学校园智能文化,是为了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发展要求。人工智能研究的历史已有60 多年,国家的支持是人工智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近五至十年间,不管是整个世界,还是中国,都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加强智能文化的培育。我们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回忆往昔,眺望未来,人工智能在用人类意料之外的巨大潜能在推动人类文明的前进。“阿尔法狗”智能机器人以围棋4:1 的成绩战胜韩国的李世石,是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的标志。这一事件轰动全世界,也让社会部分人对人工智能开始有了疑问和惶恐。但事物皆有利弊,硬币也分两面。人工智能毕竟乃大势所趋,不可能因为未来疑似的坏结果就否认现在的可能性。在风起云涌的世界,掌握人工智能的核心竞争因素,中国才能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作为大学生,更是要以微薄之力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培育校园智能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热情和提高教学效益。当代大学生人人配备手机,个个手持电脑,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他们可能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大学课堂上的“低头族”情况也愈发严重。如何打破这种传统教学方式的僵局?如何让课堂氛围变得活泼生动?这就凸显出智能文化的重要性了。学生可以通过校园智能程序进行线上实名认证,而教师则通过这些智能方式在课堂上随机抽取学生,进行点名、提问、线上答题等等。这一点既改变了点人头费时费力的传统方式,又提升了学生的新鲜感,也增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如果这项智能程序能够发展起来,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有相应的提高。当然,校园智能文化的推广也可以不只是应用到课堂方面。例如智能垃圾分类程序、饭堂分拣机器程序等等智能技术的应用,在节省人工的同时,也让校园里有一个整洁美丽的环境。
最后,培育校园智能文化,有助于拓宽和提升大学生的思维。如今智能文化发展如火如荼,大学校园内的智能文化氛围熏陶也必须提上日程。培育校园智能文化,加强校园内创新创业氛围,能够提供给大学生一个积极的、公正公开的平台。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这一平台,可以激起大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同时能让大学生的思维与社会、国际接轨。不仅使他们能够秉持“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心态,包容和接纳优秀的思考观点,也有“任凭风雨吹打,我自岿然不动”的自我的独立思考,纵观智能世界千变万化,也不会在数据化的世界里迷失双眼。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即便大学生较为青涩,却有着不畏人言的勇气和信心。校园人工智能的可行性绝不拘泥于本文中所提到的,还有更多的思考方向尚待开发,这一点需要社会和校园的共同努力。培育校园智能文化的氛围能够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优秀的大学生也可以反哺大学校园,让校园智能文化的发展更上一个新的梯度。
三 培育校园智能文化的措施
第一,完善校园智能化基础配套设施。既有硬设施,也要有软设施。硬件设施是必要的存在条件,而软设施则是相关的活动和竞争比赛,激起学生的兴趣。这种方式可以让大学生们主动了解人工智能,通过这些人产生裙带效应,让一个大学生影响一群大学生,让一群大学生影响更多的身边人。根据调查问卷可知,问及受访者是否了解人工智能在国内大学的发展状况时,选项“很多本科生都直接参与机器人的重大研究项目,甚至低端机器人在中学已经开始普及”的占比达到了42.97%,可见参加机器人大赛是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接触人工智能的方式。除此之外,有33.98%的受访者选择了“很多大学的计算机系设立了人工智能课程,甚至是本科生的必修课。”人工智能入校园最权威的方式就是入课堂,在课堂上科普人工智能是最有力最快捷的方式。在学校是否有人工智能的调查中,有68.75%的大学生选择了“一般,不先进也不落后”的选项,甚至有14.06%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我们学校挺落后的”说明人工智能进校园这一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想要培育校园智能文化,校园内的基础设施却无法配套,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事,亟待改进。
第二,加大校园科普读物的数量。人工智能虽说听上去非常神秘和遥不可及,但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应用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然而,很多大学生却还在骑驴找马,只知其表象而不懂其内涵。在官方科普读物和新闻事件中,人工智能被渲染成高端科技手段,容易让大学生产生距离感,这也导致他们不愿意接触和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大学新生在经历了十几年应试教育后,对于人工智能的了解仍然处于基础水平线之下,因此校园的科普读物便显得格外重要了。这种科普读物不一定是纸质版本的,可以是线上的形式,公众号推文、网络慕课、问卷答疑等等更为现代和容易被接收的方式。其目的就是让大学生们清楚认识到人工智能在我们生活中的切实应用,在乐于接受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欣然承担起培育和弘扬智能文化的责任。
第三,提高财政支出占比。物质基础乃一切的基础。为了跟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管是当地政府还是社会都应该给予大学校园建设更多物质上的支持。失去了财政支持,任何其他想法均是空谈。
2018年,中科院谭铁牛院士的报告中写道:人工智能,是天使还是魔鬼?人工智能在飞速发展的六十余年间,不仅给人类带来了便利,也带了思考。仿造人类意识形态所创建出来的机器人,究竟会不会出现背叛人类的结果?冷漠的社会背后,人与机器人相恋的伦理问题如何解决?未来的某一日,机器人的智慧会不会凌驾于人类之上?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如何才能引起深度的技术革命?人工智能它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我们无从预估和知晓。但摆在人类面前的许多问题,正等待我们去逐一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