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2019-01-10陈海霞王潇
陈海霞 王潇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覆盖范围较广,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对提高学生未来生活质量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但对比城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旨在通过分析以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在其中渗透美育的有效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美育渗透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美育的渗透,校方与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双结合,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心理,用文学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审美能力,这是现代小学学生成长所需的必要元素。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语文课程教学是小学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基礎,而语文教师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一线工作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此前提下,校方与教师制定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了渗透美育的方法与实际效果。目前,部分农村小学学校单一地以小学学生短期的考试成绩为教学目标,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内容的统一化,美育渗透的表面化。这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与教学时间,还让学生对语文课程更加排斥,逐渐丧失了学习积极性。
以学生成绩为教学目标,虽然在短期内让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但从学生的长远学习来分析,是非常不利的。首先,小学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的情感体验没有得到重视,因此对语文或文学的态度是被动或消极的,离开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学生很难再进行有效学习。其次,随着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学生最终会失去学习的信心。
二、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意义
(一)小学生未来成长的重要基础
首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培养心灵美的前提是了解美,拥有欣赏美的能力。同时培养小学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文学知识的积累,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发现美,从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其次,在初步拥有欣赏美和心灵美之后,小学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爱国精神的教育,这也是启发学生创造力,个性化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在此前提下,以美育人,以德育心,知行合一是农村小学学生未来成长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
(二)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美育的渗透,是农村小学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学生心智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多是知名作家的经典之作,易被学生接受和喜爱,同时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化思想,囊括了天、地、人、物等多个领域,保留了实际的生活性元素的同时,又拥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元素。融入美育对小学学生心智的影响更加积极,其自身价值也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小学学生是心智发育的初期,也是关键的基础阶段,因此美育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更加便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提高小学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尤为重要。针对这一点,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首先丰富了教学内容,令文章中的人物、景色更加生动,教学层次亦可更深一层。美育的渗透,也打破了小学语文教师以往被教材所限制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更加多元,让学生感到更强烈的吸引力。以美育为切入点,更加便捷地将农村小学学生带入到文章中的情景,这也是启发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四)是培养小学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思想文化来源于生活实践,不仅涵盖了真理,还为人们传递着美的信息。通过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美育,让学生在掌握文字工具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人文历史文化。从美的起源到美的发展,借美的演变可以细致地剖析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诗词经典,这是语文教学中所不可缺少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美的定义都有所不同,而现代农村小学学生则不能单一地只具备针对一种美的赏析能力,由此可见,美育渗透在语文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是培养学生现代化全面审美的重要途径。
三、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诗文的情景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与学校自主开发的美育校本教材中的诗文,很多都是作者的亲身体验,有的是直接描写自己的经历,而有的是间接修改而成,因此,引导学生体验文中的情感,强化教学情景,则是提高小学学生审美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农村小学生因年龄和环境的关系,对于外界的认识较贪乏、阅历经验较少,加上诗文中时代的隔膜、经历的差异等各种因素,从而让小学生的学习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往往很难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文化与思想。在此前提下,教师应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的情景,例如:在校本教材“景美”这一主题下的诗文,有很多关于动植物等自然景色的描写,教师则需要结合当地环境的特色,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亦可利用图片或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相近的自然景色,拉近学生与文中所描写的“美”的距离,以便于学生的学习与美育的渗透。
(二)以学生的想象力为切入点
想象力是人的一大特点,也是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同时也是达到美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利用诗文中出现的形状、色彩和声音等内容,可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从而激发其自主想象,进而思考美的特征,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获得对美的认识与判断的目的。为了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则可利用古诗词,例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山色空蒙雨亦奇”,则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山色空蒙和雨亦奇在自己心中的样子,两者和一般的山色和雨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来说,美育的创造与实际价值的体现方式通常可在学生作文中看出,作文是学生运用自身所学的语文知识来表现美、创造美和交流美的方式,这是渗透美育的重要目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付出的脑力劳动,可以不断检验和完善自己创造文学美的能力,同时从创造的作文中感受到自身审美能力的变化。但因小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不强,在鉴别美的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则容易出现美丑不分的情况。因此,在让学生进行写作之前,应培养其观察美与分析美的能力。在诗文中感知浸润美,在实践中体验分析美,观察身边最为常见的美元素是其重要途径。例如:温暖融合的阳光、清新舒畅的微风、娇艳的花朵和繁茂翠绿的大树等;之后则是结合本地农村的特点,观察并搜集写作元素,例如:丰硕圆润的果实、清澈的溪水等;最后进行诗意创作表达。
(四)丰富教学内容
除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学校还可以自主开发设计美育校本教材,来拓展和丰富农村小学美育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充分利用生动而形象的实际,结合教材去打动学生,令其积极思考,自主体会。例如:《我看见了大海》一文中,为了让学生更加直接地感受大海的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不同的海洋风光,例如:大海在阳光下的广阔、日出与日落的海天一线以及海上的船影摇曳,以此让农村小学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习、理解和感受大海的美。其次,利用多媒体实现美育渗透的层次性。第一步,让学生从整体上大概了解河子的成长过程;第二步,让文中海的景象更加形象地出现在学生的眼前;第三步,利用海上的危险与美形成对比;第四步,让学生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海洋与自然环境中的海洋之间的异同;第五步,结合之前的美育,最终让学生感受到继父对河子那份独特的父爱。
四、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
(一)在朗读的过程中逐渐体会美
朗读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朗读不单是为了熟悉与背诵,无论是朗读或默读,其实都是学生与文本的交流过程。但朗读通过发声,让学生的情感更加容易与文中的美相融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为了增强美育的效果,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去朗读,例如:先让学生以轻松、愉快、自由的情绪朗读,再以平淡的方式朗读,最后以贴近文本的风格和情感进行朗读,从而让学生对比不同朗读过程中自己情感与心理活动的变化,进而从不同的角度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
(二)现代电教设备的合理运用
随着现代化的科技、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教设备的应用已经是小学学生发展所需的重要元素。针对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合理应用电教设备辅助教学,除上文所提到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要利用电教设备的视觉和听觉处理功能优化教学内容。例如:古诗《望天门山》一文中,首先利用电教设备可把两岸青山与中间的流水展现给学生,然后结合流水声,风吹过大山的声音,配合教师的教学。同时利用电教设备可把教学细节化,前进和后退的功能,亦可反复使用,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两者结合,更好地帮助农村小学学生实现美育的渗透教育。
(三)多元化的教学过程
以往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一般是读、写、背三者在教学过程占据主流,但美育的渗透是针对学生的心灵与思想,因此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过程势在必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课堂诵读和美育有机融合,形成“赏析—体验—仿写—创作—分享”的教学模式。通过对经典诗文的阅读、欣赏,促进学生理解诗文意境、思想感情、语言艺术等,从而实现知美的浸润、诗情的积淀;通过对经典诗文的诵读、感悟、内化,真正理解和领会诗文情感,在生活实践中,自主取舍素材,在仿写和创作中实现知行合一;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以唱歌、跳舞、短剧等这种欣赏美与创造美相结合的表演方式,分享学生自己作品和名家经典作品,从而真正实现美育教育。多元化教学过程既赋予了学生自主权,又提供了展示美的机会,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美育,美育渗透的效果也会更加突出。
(四)多维度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建立在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和实施过程之上的价值判断过程,是对前面一系列教学实践探索的总结和促进,能检测课堂美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一方面通过展示交流来体现教学活动的研究价值,产生辐射作用;另一方面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立足学校教育目标,以“美育”为着眼点,教师可以在教学评价上进行突破,逐步探索多层次的、分享式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将自主评价和互评相结合,更加注重和突出過程性、参与性评价。适时中肯的评价更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出色的表现。通过科学多维的教学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切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总之,中国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资源和祖先的情感象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因此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必然趋势。但美育是一件长远性的教育教学工作,相应的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汪佐平.探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
[2]信长德.城市和农村的交流:小学语文学习[J].教育教学论坛,2013(49).
[3]何茂土.探讨农远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4(12).
[4]张锐峰.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
[5]胡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元素[J].文教资料,2016(15).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