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2019-01-10田福海
田福海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善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还培养了人们的信息素养。在教育教学中也可以看到信息技术的影子,它的引进带来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的改变。作为新一代的教师,要与时俱进,在教育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浅谈一点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数学的抽象性使得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常常“望而却步”,并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不利于数学教学工作的全面展开。为此,一批又一批的数学工作者前赴后继地想方设法化解数学的抽象性,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信息技术通过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帮助数学教师实现这一理想,带来数学教学灿烂的明天。那么,教师该如何巧借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驱动者,只有在兴趣的支撑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才会生机盎然,他们会忘记疲劳孜孜不倦地去学习、探究,从而让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故事、儿歌、游戏等,其中多媒体凭借其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以为学生创设与学习相关的各种情境,让单一的数学知识幻化在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充分感知、理解和体验,从而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平行和垂直》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从直观上理解平行和垂直这一几何图形关系,教师在课前收集整理了很多生活中平行和垂直的现象,如斑马线、篮球场中线、五线谱、垂直过山车等,并将这些做成课件,上课时播放给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学生好像被带入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兴趣被有效地激发起来,在兴趣的驱动下他们展开对这些图形的观察和思考,此时,教师可以再次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利用计算机的Flash功能,从这些情境中抽象出数学图形,如从斑马线、五线谱中抽象出平行线,从垂直过山车中抽象出垂线。并且将平行线无限延伸,学生可以发现它们永不相交,由此,教师就可以顺利得出平行和垂直的概念,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化静为动,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教学目标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改变传统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为学生展示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唯有此,才能在实际运用中做到灵活自如。信息技术则可以在这一方面成为教师的“小助手”,它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静止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为学生创设一个动静皆宜、声像并茂的情境,激趣的同时还可以唤起他们浓厚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教学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探究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首先,教师用数方格的方法让学生从直观上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有关,为学生的面积转化提供了方向。接着,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中的电子画板沿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直角梯形,再平移,拼成长方形,最后,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利用长方形的面积顺利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动静结合、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公式的形成过程直观形象地输入学生的脑海里,让他们对知识产生有效的记忆,增强教学效果。
三、直观形象,突破重难点
小学生以直观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有些知识“隐藏”得较深,学生很难发现其规律。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形象的优势,帮助学生攻破思维障碍,有效理解、突破教学重难点。
例如,教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在一个长20厘米、宽10厘米、高15厘米的长方體上面挖去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求挖去后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经过对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分析可知,要想求出挖去后的表面积,需要求出表面积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厘米。学生由于受直观思维的影响,很难想象出在挖的过程中表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动画视频为学生直观形象地演示这一过程,使学生清晰地看到表面积增加了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总之,信息技术是新课改与科技的产物,它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根据教学内容,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荆荣丽.多媒体视角下数学教学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5).
[2]温智球.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优势[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0).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