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策略探析

2019-01-10张丽萍

农家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技术优化病虫害防治

张丽萍

摘 要: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居民膳食营养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的策略进行了探析,为进一步实现小麦提质增效提供策略选择。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技术优化;病虫害防治

一、引言

随着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实施,我国小麦产量实现了连年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數量方面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居民日常需要。然而从质量方面来看,目前我国小麦的产出质量仍然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营养饮食需求。在此背景下,对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小麦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1.良种选择。优质的小麦品种是促进小麦增产创收的基础。因此在小麦种植前应结合当地土壤、水分温度等自然地理特征,选择抗病能力强、颗粒饱满、产量高、抗倒性强的小麦品种。对于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农户,应选择部分样本进行发芽率的测试,从而有针对性的选择发芽率较高的优良品种,以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

2.科学整地,合理施肥。在选择优良小麦品种的基础上,应当开展耕地、耙地等工作,有序对土地进行平整,以保证土壤的疏松性,为小麦根部的生长提供充足的空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在小麦的生长阶段的不同时期,应结合小麦的生长情况增施肥料,从而提升土壤肥力,为小麦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施肥量应遵循小麦的生长规律及土壤情况,不可施肥过量,以免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等情况。在施肥结构中,氮磷钾肥应占总施肥量的六成以上,尤其应当保证磷肥的充足。同时应采纳测土配方技术,结合土壤的肥力状况每亩增施2.5—3KG有机肥,增加土壤的自我修复能力。前茬作物在收获前一到两周应及时滴水增墒,提升发芽率。针对土壤贫瘠的地块,可在三到四年内施用标准氮肥40—60KG,磷肥50—100KG。

3.重视田间管理。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应按期、定时对小麦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管理和维护。及时发现小麦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解决。一是应灌溉充足的冬水。为保证小麦冬季生长期充足的水分供应,在越冬前,应进行大规模的灌溉。定期对地块进行巡查,对缺水现象严重的地块应进行补灌。同时,在气温较低的寒冬,应及时预防冰层盖苗,以免造成减产。

二是应加强越冬防护。冬季是冬小麦重要的营养生长期,需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人为踩踏和牲畜啃食对幼苗的破坏。三是做好保温防冻工作。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小麦苗种的存活率。针对冬小麦,应在12月下旬土壤封冻后,及时将裂缝填充,进行保温防冻措施。四是合理灌溉。小麦在生长的不同时期对灌溉量的需求不尽相同。应采取灵活的方式,融合滴灌,喷灌等多种形式满足小麦生长的水分需求。

三、小麦种植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病虫害是威胁小麦生长的重要因素,不仅会造成减产,还直接影响小麦产出质量,损害经济利益。小麦。常见的病害包括赤霉病、小麦白粉病、纹枯病等等。蚜虫,麦红蜘蛛,黏虫等是小麦常见的虫害。

1.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包括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也就是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效果明显等优点,成为小麦种植户控制病虫害的首要选择。化学防治中,最常见的是药剂拌种,即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10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50千克种子用约60克拌种,防止出芽阶段病虫害的影响,从而提升出芽率。但化学防治往往只适用于长势好、发病情况严重的麦田,对于生长情况欠佳的麦田,若盲目使用农药进行喷洒,会导致麦田减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若长期依赖化学防治手段防控病虫害,会导致病虫害的耐药性增强,从长期来看,会导致现阶段使用农药失效,不利于长期抵抗病虫害的威胁。同时,化学防治手段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应选择性质稳定、毒性较低、残留较小的生态化学制剂和绿色农药进行喷洒,避免对小麦、空气、土壤等造成污染和破坏。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自然界生物本能的捕食行为,通过人为增加病虫害天敌的数量,实现以虫治虫,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具有无污染、无毒害、维持生态平衡等不可比拟的优势,是目前国内小麦种植领域的专家首要提倡的病虫害预防手段。要实现生物防治,首先应当对小麦的病虫害类型进行诊断。针对小麦常见的麦芽虫病害,应通过向麦田释放七星瓢虫,夜色、小花蝽等昆虫,维持麦田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实现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生物防治应合理控制投放物种的数量,针对潜在的病虫害数量投放相应的病虫害天敌数量,从而避免投放数量不足导致的病虫害防控失效,以及投入过量导致的生态破坏。针对小麦病害问题,应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实现间接防治通过土壤传染的病害,常见的有机肥有海藻肥、秸秆、绿肥等,有机肥能够促进土壤中腐生微生物的生长,一致寄生物的沼动。

3.物理防治。物理防治就是运用病虫害的本能特性,结合病虫害的生活习性,引入物理中的光、热、电、湿度、温度、放射能、声波等,配合人为设置障碍,从而达到消灭或清除病虫害的效果。物理防治在小麦的种子处理、土壤消毒等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小麦的不少病虫害具有趋黄性、趋味性,趋光性等天然特性,结合麦田具体的病虫害类型及其生活习性,对病虫进行诱杀,从而实现绿色杀虫、绿色控制病虫目的。针对麦种中可能携带的病原菌,应通过高温日晒、冰冻等手段进行处理,防止病原菌分裂生殖对小麦生长的影响。针对黏附于种子表面或在种子里面越冬的病原物,可通过温汤浸种等方式对其实施彻底杀灭,但应合理控制时间,温度不能过高,以免威胁麦种的正常出芽。蚜虫具有趋光性,可使用铝银灰色或乳白色反光塑料薄膜避蚜传毒。

4.农业防治。病虫害防治除了依赖现代农业技术手段外,在小麦种植日益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农业防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农业防治方法是基于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厘清麦田中昆虫、作物与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创造不利于病原发生危害,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条件。通过采用合理的耕作、栽培等技术,为小麦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小麦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农业防治手段具有实施周期长、见效较慢、效果持续性强等优势。如: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合理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逐步提升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昆虫数量;在秋季播种前,减少越夏菌源,从根源去除诱发小麦锈病、白粉病的根源。创造不利于病原发生危害,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条件。实施合理轮作制度,调节土壤的各类微生物种群数量,减少病原物的来源。

参考文献:

[1]栗如峰.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 河南科技, 2013(18):206-206.

猜你喜欢

技术优化病虫害防治
档案馆智能化建设工作优化的实践思考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优化与实现
建筑电气的安装施工技术探讨
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煤矿采煤技术优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