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中学”理念在校园劳技教育中的有效尝试

2019-01-10宋冬梅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做中学尝试理念

摘 要: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不同,劳动技术教育拥有特殊的教育方式,注重學生实践性、操作性的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正确的劳动技术意识。对于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学校比较看重的就是“做中学”,通过与学生性格特点相符合的实践任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深化学生的劳动体验,从而培养学生拥有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品德。从设置劳动技术教育实践课程、布置趣味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方面展现出“做中学”理念在校园劳技教育中的尝试。

关键词:“做中学”理念;劳技教育;尝试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有部分学生在家长的过分溺爱下,从小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就较为薄弱。家长对学生的过分宠爱,导致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生活常识也一窍不通,甚至有些学生还存在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轻视劳动、不尊重劳动的劣质品质。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从小抓起,重视小学的劳技教育,教师要多让学生体验劳动,以“做中学”代替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用实践的活动让学生明白劳动带来的愉悦感,明白任何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道理。

一、设置劳动技术教育实践课程

在新课改下,为了加快提升小学生的劳动技能,促进小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教育部采用了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管理为一体的教育管理制度,并提倡小学劳技教育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做中学”的教学主题。为此,学校亦允许劳技教育教师通过开发校本化的实践教育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在教师开发校本化的实践教育课程之前,应该对全校学生做一个调查,整理学生最需要获得的劳动技能,从实际出发,以便学生在实践课程中获得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例如:现在的学生大多都存在“五谷不分”的问题,五谷与蔬菜都是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农作物,但是学生并不知道这些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与加工程序,甚至有小部分学生还无法正确分辨各种青菜,也不能辨认出水稻和小麦。为此,教师可以以“农作物”为实践课程,组织“做中学”的劳动任务,带领学生亲自经历有关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与加工程序。利用这样的课题,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还能让学生明白农民播种、收割粮食的不易,提升学生珍惜、尊重劳动成果的品质,能有效改善学生浪费粮食、挑食等不良习惯,整体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优秀素质。

二、布置趣味实践活动

这个社会提倡的是适者生存,达尔文在《生物进化论》中也提到了“优胜劣汰”的观点,任何生物在潜意识中都存在着竞争意识,人类也是如此,年纪越小,越容易产生竞争意识。在学生这个群体中,小学生的竞争意识是相对强烈的。比起其他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小学生性格单纯、直接,想要获得身边人的关注,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为了提升劳技教育的教学质量,通过布置趣味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做中学”。

在此不得不说的是,虽然布置趣味实践活动能刺激学生的好胜心,但是这个趣味实践活动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才是影响“做中学”教学效率的因素所在。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从实际角度出发,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与生活需求,又满足学校对劳技教育中“做中学”理念的要求。例如:在科学教材上有一篇关于绿豆发芽的课文,科学教师在“做中学”的理念下,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趣味实践活动。用两个小器皿,一个放一块纸巾,在纸巾上加水,然后将绿豆用浸水的纸巾包起来,放置在器皿内;另一个将绿豆放入器皿内,只加水,然后观察,哪个器皿中的绿豆容易发芽?绿豆、纸巾是大部分人家都有的,器皿则可以用塑料瓶底、玻璃瓶等物件代替,这样的实践活动既容易操作,又增加了学生的好奇心,从中还能让学生学习到温度对绿豆生长环境的影响,提升“做中学”理论对劳技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论是组织实践课程还是不知趣味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中学”理论更是将这一目的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做中学”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出发,立足于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出问题,解放学生的思维,分析问题,试着用学生的办法协助学生去解决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在“做中学”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求教师不应越俎代庖,完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反转,将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与生活常识。为此,劳技教育的“做中学”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做中学”的本质是一种教学方式,通过以实践与理论知识结合的方式教育学生,不仅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还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不仅如此,劳技教育中的“做中学”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探索学习。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中学会劳动技能,获得操作手法,提高学生的优秀品质,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郑蓓.基于做中学理念下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理论要点[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25-26.

[2]张帆,邱冰,王子茹.“做中学”教育理念在《风景园林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0).

[3]蔡小燕.做中学理念在中学生物教学上的有效尝试[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11):90-91.

作者简介:宋冬梅(1976—),女,江苏省盐城市人,汉,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为数学与劳技学科教学与研究。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做中学尝试理念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