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语文教学“大阅读观”的实践策略分析

2019-01-10宋海燕张聪宏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中小学语文教学

宋海燕 张聪宏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新课程改革的进步,现阶段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阅读教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由于长时间根深蒂固的教学体制的影响,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学习意识未能得到相应的培养及发展,绝大多数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依旧沿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中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有效的阅读教学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中小学语文教学“大阅读观”的实践教学策略,针对“大阅读观”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意义进行了相应的探究。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大阅读观;实践策略

为了加强阅读,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并增加了阅读推荐篇目。初中课外阅读不少于1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至3部,背诵篇数不少于80篇;小学阶段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语文新课程标准为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它将课内与课外的阅读统一了起来,不再把阅读范围缩小在课本所局限的文章内。因此,要全面实现新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就必须树立与时代发展相协调的“大阅读”教学观,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利用教材做好课堂阅读教学,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终身阅读意识,实现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大阅读观主要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阅读作为基础,改变传统的耗散性的教学讲解模式,重视阅读教学的整体感悟引导,突出广泛而自主的大量阅读及全方位阅读技巧及阅读能力的指导及训练,通过各种不同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继而通过阅读能力的提高带动学生语文学习“听说写”相关能力的发展,具有较为积极的教学意义。本文首先针对“大阅读观”的教学意义进行了分析,继而提出了相应的阅读教学实践措施。

一、“大阅读观”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意义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大阅读观”的阅读教学能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广泛阅读的习惯,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鼓励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讨论,通过教师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及方式帮助学生读懂阅读文本的构建意义,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大阅读观”的阅读教学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学习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知识,养成独立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运用阅读过程中学习的知识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语文“大阅读观”的教学体系建立在不断完善及多元化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方便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途径及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阅读教学资源及阅读途径,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教学,促进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大阅读观”的实践教学策略

1.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

每个学期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两到五本学生最感兴趣的书。低年级孩子喜欢阅读一些带图画的形象生动的图画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神奇校车》《小猪唏哩呼噜》《窗边的小豆豆》。中年级孩子比较喜欢读一些短小的科普类图书,历史故事、科幻小说、人物传记等。如《海底两万里》《十万个为什么》《狼王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高年级孩子则喜欢思辨性较强的文章,像名人成长录等。《鲁滨孙漂流记》《骆驼祥子》《荒野的呼唤》《神秘岛》《史记》。

阅读要有明确的目的,沒有目的地读书肯定不会有任何效率可言。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确定好目标,制定详尽的阅读计划。阅读计划要详尽,要明确阅读时间、阅读进度、阅读方法指导、评价策略等。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或组织学生进行大阅读,每天按课表督查,落实到位。

2.创设浓郁积极的阅读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语文“大阅读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学生阅读量较低的阅读现状,以兴趣作为引导,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根据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创设浓郁积极的阅读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及阅读需求向学生推荐符合他们年龄层次的阅读材料。简要地向学生介绍好书,能诱发学生迫切的读书欲望。可以进行梗概介绍、提纲介绍、插图介绍、精彩片段介绍、人物介绍等。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教给学生适当的阅读方法,不断提高阅读的教学效率。在阅读中,教师指导学生“知人论世”,归纳作品主要内容,赏析作品艺术手法等,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教师还应创设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在更多人面前展示他的阅读成果,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阅读动力。如撰写读书报告、书本的展台式展览、心得的墙报式展览、互动式读书交流会等。这些活动将会极大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

3.定期开展相应的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大阅读观中包括经典阅读、延伸阅读及习惯阅读,经典阅读主要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熏陶学生的思想品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延伸阅读主要是指顺着教材及课堂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不断深入阅读,获得自我感悟;习惯阅读主要是促进学生享受阅读、愿意主动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中小学语文“大阅读观”教学过程中实施以图书馆主题阅读课程为主及常规阅读课程、阅读活动课程等一体两翼的教学,引导学生将阅读当做生活过程中的一部分,并将阅读落实在课堂学习的各个学科教学中,积极开展图书馆主题阅读课程、阅读活动课程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过程中,向学生展现图书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力量,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及专业力量展开阅读学习,开发图书馆主题阅读课程。每周我们可以抽出一至两节课,把学生带入阅览室上阅读课,指导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学会为自己选择的研究课题查找相应的资料、积累资料,学习写摘记、做卡片,学习筛选信息等。在阅读的基础上,尽量培养阅读的反馈能力,学会小组交流,训练把读的内容用精练的语言复述并尽可能地谈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改变传统阅读过程中以书本为介质的阅读途径,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利用手机、电脑、报纸等不同途径展开多元化的阅读。

4.以读促写、以读引说、以读带听,提高中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

在开展“大阅读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个中心、两个原则作为教学策略,将大阅读作为教学中心,以短阅读及长线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以阅读能力带动听说写等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如在进行《背影》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后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搜集类似的阅读文本,并在阅读后根据阅读文本展开类似题材的写作;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阅读文本中的经典语句及段落摘抄下来,每天进行晨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促进中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引导学生在“大阅读观”的教学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大阅读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阅读水平、学习需求及阅读教学计划实施创设浓郁及积极的阅读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定期开展相应的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及以读促写、以读引说、以读带听,提高中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等多种途径的阅读教学,促进中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永容.新课标下培养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4(6):25.

[2]张生魁.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的认识及实施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三)[C],2017:2.

[3]张洁.推进大阅读,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小学语文大阅读活动的组织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

[4]陈凤霞.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大阅读[J].学周刊,2017(3):101-102.

作者简介:宋海燕,硕士研究生,山西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现任教于临汾市五一路学校。

张聪宏,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临汾市五一路学校。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中小学语文教学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