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分析

2019-01-10李文林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2期

李文林

摘 要:针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进行分析,主要从学生朗读的现状、朗读习惯以及营造朗读气氛、自主朗读等方面入手,希望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语文教学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朗读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朗读不仅能够开拓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语文老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发现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扬长避短,提高朗读教学质量。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选择更多优秀的文章,增加课堂的有趣性,给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學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朗读教学目的

1.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

语文教材中的每段文字与每篇文章都不是独立的现象,因此学生首先要通过朗读更好地读懂每篇文章,了解每篇文章内容架构,以及作者心中的思维和感想,明白每个自然段相互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针对课文中的语言、组织、修饰、前后的相互关系给学生作出详细的解释。学生只有理解了这些关系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意思以及所运用的修饰手法,进而有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语文的感染和影响,并能从文章中得到感悟。

2.丰富学生的知识

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必须要有多个层面的知识,因此,语文老师在选择朗读文章时要注重内容,有目的地去朗读。通过朗读不同体系的文章,让小学生不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例如,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上学期《听听,秋的声音》时,老师可以指导小学生朗读,在朗读中让小学生感受其中秋风瑟瑟作响,看到秋叶、小动物、美丽的田野等相关事物“好像他们自己走进了整个秋天,在平静的田野上听着音乐,认真感受真正的声音”。通过朗读小学生能从中体会作者的思维特征、美妙语句以及修饰手法的运用,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方法

1.培养学生养成朗读的习惯

教师选择朗读教材至关重要。如所选朗读文章太难,高出学生的接受范围,那么学生就无法理解,效果可想而知。所以需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去选择简单明了的文章和有趣的故事等,以便养成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老师还可以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例如老师可以选择《在牛肚子里旅行》文章,从班里找出两个学生,让他们表演不同的角色,并用搞笑的方式表达出来,参照之间的对话进行朗读,老师要协助学生把生动美妙的词语勾选出来,使小学生感觉到语文朗读的乐趣所在,从而对朗读更感兴趣。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营造学习气氛,让小学生踊跃参与到语文朗读中,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朗读兴趣。老师在讲课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达热情以及神情动态,因为这些因素会直接感染学生学习状态。因此,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必须要用亲近、随和方式去教导学生,为学生建立愉快的朗读情境,让学生在快乐的环节中展开朗读。老师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比如通过设计环节、组队议论、形象表演等来提高学生朗读的热情和自主性。老师还可以借用“朗读者”演出的方式,以“探究+阅读+解析”方法,指导学生更好地融入语文朗读中。经过多元化的教学技巧,将独断古板的教学方式,转变成交流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到朗读行动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综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优质的文章,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确保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巩妍平.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28):141.

[2]魏亮孔.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32-33.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