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合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探析
2019-01-10白美侯连涛
白美 侯连涛
【摘 要】科教融合是高等教育变革转型的主旋律,也是提升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界定了科教融合的内涵,阐述了科教融合的重大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科教融合的典型模式,探讨了科教融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科教融合;科技创新能力;模式;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5-003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5.014
Analysis on the Path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to Promote Reg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BAI Mei1 HOU Lian-tao2
(1.Ji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stitute,Jinan Shandong 250001,China;
2.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nan Shandong 250353,China)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is the main theme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This paper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analyzes the typical mode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at home and abroad,and explores the path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Science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Mode;Path
科教融合的概念诞生于19世纪,由德国教育家洪堡首次在柏林大学内部提出并实施,历经各种挑战仍顽强延续下来,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变革与转型的主旋律,也成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1 科教融合的内涵及意义
1.1 科教融合的内涵
科教融合主要是指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实质性兼容或一体化,是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高级形态。目前,科教融合主要有三个层面的表现:一是宏观层面,即国家创新体系层面,体现为传统的、分立的科学研究系统和教育系统之间的融合,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二是中观层面,即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融合,两类机构之间的一体化发展;三是微观层面,即在高校内部,科学研究和教学的融合,包括组织层面的科教融合和教师个体层面的科教融合。鉴于第三个层面仅局限于高校内部或教师个人,本文所提的科教融合更侧重于中观和宏观层面,尤其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一体化发展。
1.2 科教融合的重要意义
1)科教融合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1世纪以来,全球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一系列面向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例如美國《2020工程愿景报告》《培养2020工程师行动报告》《21世纪工程大挑战报告》《创业美国计划》以及《欧洲2020战略》等,均存在如下共同点:第一,尤其关注21世纪科技发展的重大前沿问题及其相关社会背景;第二,强调跨学科研究与集成创新;第三,强调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一体化;第四,强调产业界与工程教育界的合作共进;第五,强调工程实践的回归以及由此驱动的多元化的工程教育模式探索。由此可以看出,科教融合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科教融合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科教融合”已经成为我国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国家正在进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对理念创新、体系重构、机制完善、资源配置及评价激励等诸多方面都正在并将进一步产生重要影响。全面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而且是形势所迫、不容回避。
3)科教融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创新是我们建立和维持竞争优势,实现和平崛起的不竭动力源泉,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特征是能够发现问题并且拥有创新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科学素养。而这种能力与素养,恰恰可以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得以提升,因为高水平的科研活动本身就是创造性地解决未知问题,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理论和解决方案的载体。因此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2 国内外科教融合的典型模式
1)美英模式。美、英两国科教融合模式主要是与大学共建国家实验室、研究中心等,该实验室(研究中心)的运作模式是,由政府出资,大学管理运作,政府以“合约”形式向大学“购买”科研产出,大学则凭借国家对科研平台的投资对研究生进行学位所需的科研训练,同时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科研声誉。在这种科教融合体制下,国家科研机构退居提供政府咨询或是学术荣誉机构的位置,在科学研究方面仅涉及承担公众项目、国防涉密或者需要大科学装置的国家战略专项使命。可以看出,美英这种科教结合协作的模式非常灵活、可操作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
2)德法模式。德、法两国选择在大学外的专业科研学会或国立科研机构之下建立联合实验室作为科教一体化的实施机构。在协作过程中,高校提供广泛的学科体系和大量的新生研究力量,科研结构提供研究经费和一流研究设备,教育属于从属地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人员可以互相兼职,职称互认。这种科教融合体制下,科研机构与大学实现全学科全方位对接,并建立起庞大的科教结合渗透组织体系,形成资源互补、捆绑发展的体制机制,科教协作结构比较严密。
3)俄中模式。俄中模式以国家计划调控为显著特点,通过国家力量努力推进各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协作,如俄罗斯科学院和大学共建的教学科研联合分校、我国“2011计划”的协同创新中心等,目的都是为促进科技和教育体系的融合。但鉴于俄中大学体系和科学院体系的学科重合度高,且国家同时赋予科研机构及大学科研与教育两项职权,科研机构及大学各自为政、多头管理、任务职能趋同、科研投资分散等问题比较突出。
3 科教融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
纵观国内外科教融合的典型发展模式,科教融合都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概括来讲是“一个基础,四个支柱”(见图1),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以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这四大支柱作为推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抓手。
图1 科教融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
1)体制机制创新是科教融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科教融合不仅是概念上的创新,更是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如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诞生,就是中科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结果,它以“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为办学方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依托于科学研究实践,科研工作得益于研究生培养”的科教融合育人模式[1]。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管理制度和培养体系都具有深刻的科教融合烙印。由此可见,科教融合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只有体制机制的灵活科学才能真正激发科教融合的潜力,进而成为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2)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是科教融合的外在表现。纵观国内外科教融合的发展模式,科技创新资源的共建共享是科教融合最容易达到的一个效果。如美法两国都将由国家出资建设的研究中心或实验室交给大学管理,科研经费由国家拨付,这些研究中心或实验室面向师生开放,不仅提高了科研设施的使用效率,而且降低了大学开展科研工作的成本,最关键的是科研机构和高校共建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对促进科技进步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著名的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等都是科教融合的成果,对美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科教融合的制度载体。科教融合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德、法等一些欧洲国家在研究生教育体制上实行以大学为主的、国家科研机构广泛参与的“单轨制”,即研究生教育的职能主要由大学承担,而政府科研机构往往通过与大学的密切合作来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我国科研机构与大学合并的科教融合模式在提高人才培养力度上更是成效显著,如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探索实行“分段式”培养模式,前一阶段由教学单位主导、研究所参与开展“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教学;后一阶段由研究所专业科研团队主导建设“专业方向课+特色实践课”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更加科学合理的“院所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因此,科教融合理念引导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必会为社会提供更加符合需求、更加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4)技术攻关创新是科教融合的内生推动。世界一流大学都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大科学时代的科研范式应该是集众家之长的协同创新,因此科教融合理念或实践下的科技创新完全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如法国大学积极与国家科研中心、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和国家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开展联合研究,这类合作研究与开发工作大约占高等院校科研工作的44%[2]。通过科教融合,有助于高校师生正确了解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科研需求,提高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进而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同时,通过科教融合,也将高校师生的智慧充分发挥出来,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对开展技术攻关提供智力支撑。
5)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教融合的核心实践。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着力点。无论是科教融合的哪一种模式,都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科研成果转化。如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按照“市场导向、规范管理、协调推进、激励创新”的原则,积极探索成果培育筛选、孵化、再到推廣转让的全链条要素转化模式,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横向纵向联通、符合科技创新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和服务体系,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提供了便利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林彦红.科教融合理念的创新与实践——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04).
[2]霍立浦,邱举良.法国科技概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