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乡的路与理想的失落

2019-01-10王葳

北方文学 2019年36期
关键词:心理分析

王葳

摘要:斯蒂芬·茨威格是一位有反战思想的奥地利作家,他将其人道主义精神及反战思想倾注在其作品中。本文通过对《日内瓦湖畔的插曲》中主人公期盼回乡及最终理想失落这一心路历程进行心理分析并对文中主要人物进行心理解读。

关键词:《日内瓦湖畔的插曲》;反战思想;心理分析

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1)出生于历史文化名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他的著作有小说、诗歌、传记、戏剧、文论、但以小说和传记著称。

小说讲述了一个渔夫在日内瓦湖几根木棍松垮地捆在一起的简单木筏上发现了一个赤身裸体的男人,村民们通过一个游历过很多国家并精通各国语言的饭店老板才知道这名被渔夫救起自称是鲍里斯的“人鱼”是从战场上逃出来的士兵,这个老实得只懂种地的俄国人只想回到他的家乡“露西亚”。然而当时整个欧洲都处在战争的阴影下,当他几次询问回乡无望后,将自己的生命终结在日内瓦湖里。

一、回乡的愿望和现实的冲突

在小说中这位筋疲力尽的“人鱼”在湖里被渔夫救起后,他“脸上泛起孩子似的笑容”,举起一只手向湖对面指着,结结巴巴地说着一个词,听起来像是“露西亚”,小船离岸越近,这个词说得“越来越热烈”。村长出于战争期间的直觉和丰富的经验立刻觉察出这个人是个逃兵,是从法国游过来的。但是他“公事公办的审问”却毫无意义,因为这个赤身露体的男人对任何问题只是重复“露西亚”。直到有一位曾在外国待过并能说多国语言的饭店老板轮换用几国语言问话才得知他是俄国人,他手指的“露西亚”就是他的故乡俄罗斯。在小说中鲍里斯曾多次提出是否可以回家的问题,得到的回答及其他人对问题的反应如下所示:

(一)第一次

1.提出的场景:被打捞上来的鲍里斯面带“半是宽厚半是狡黠的微笑”讲述了完自己的故事后。

2.鲍里斯的问题:“胆怯地提出了个问题,是不是他明天就可以到家”。

3.得到的回答:“这个愚昧无知的问题先是唤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4.其他人对问题的反应:可随即这笑声变成了一种“深切的同情。”每个人都塞给他“一两个铜板或几张纸币”。

(二)第二次

1.提出的场景:傍晚,他“像只野兽似的闷闷地”去饭店找老板。

2.鲍里斯的问题:这个逃亡者讷讷地说“我想知道……我可不可以回家。”乞求地说,“明天行吗?”“……为什么不能让我去我老婆那里?”

他愁眉不展地望着老板,目光中的最后一丝光泽消逝了,最后他疲惫不堪地说,“那么我是不能回家了?”

“我现在怎么办?我得回家!帮帮我!”“没人能帮助我吗?”得到回答后,他把头垂得越来越低,闷声闷气地说:“谢谢你,先生。”然后转身走开。

3.得到的回答:“当然,你可以回家。”“不行,得战争结束才可以。”“不行啊,他们不会放你过去。现在的人都不听基督的话了。”

“现在还不能,你必须等。”

“我无法帮你。”“现在没有人。”

4.其他人对问题的反应:笑容从老板的脸上消逝了,老板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他感到一阵揪心的痛苦。

鲍里斯和老板站在那里面面相觑。

老板长时间望着他的背影,看到他向湖边走去感到奇怪,并深深地叹了口气。

从以上可以看出鲍里斯询问回乡的结果与他自己的期望相差千里,通过周围人的反应也可看出回乡的愿望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描写的第一个层面是现实层面,即鲍里斯的回乡之路及几次尝试;第二层面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心理层面的理想生活,即和平。回乡的路也就是向往和平的路。战争年代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鲍里斯”,每一个人也都有一个日思夜想的“故乡”,那就是和平。然而,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和平就像鲍里斯眼中的日内瓦湖对岸的“故乡”一样,可望而不可即。作者笔下的鲍里斯实际上是千百万在战争践踏下痛苦挣扎的普通民众的代表,也代表着被纳粹迫害驱逐四处流亡的作者。鲍里斯几次回乡愿望的尝试与现实的冲突以及最终理想的破灭,也是映射了作者自己的思想。文中鲍里斯渴望回乡理想的失落也是作者渴望回到祖国的理想的失落;鲍里斯渴望过平凡生活理想的失落也是作者渴望和平的理想的失落。

二、对主要人物的心理解读

茨威格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一个心理学家,他通过对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复杂的情感经历、跌宕起伏的情节来塑造人物的丰满的形象。他的心理刻画展示了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并触及人物心灵的最深处。由以上表格中黑体字部分可以看出鲍里斯从提出想回家的愿望到理想落空的一个心理变化:

带着半是宽厚半是狡黠的微笑讲述故事→胆怯地询问是否第二天就可以回家→乞求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愁眉不展、最后一丝光泽消逝了→把頭垂得越来越低转身离去

从作者描写的文字可以看出鲍里斯刚开始满怀希望以为第二天就可以回家,到表白自己已经不参与战争期望能得到帮助达成回乡的愿望,直到明确了没有人能帮他回家使其愿望落空直至绝望,最终放弃了生命。茨威格在描写人物心理时往往着力捕捉心理瞬间,用这心理瞬间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用简单的词就能表达人物的显意识和潜意识(下意识、无意识)层面的活动。例如描述老板的心理活动:

1.“笑容从老板的脸上消逝了”:当鲍里斯再问可不可以第二天就回家时,老板才意识到鲍里斯想要回家的迫切。考虑到整个欧洲都出于战火之下,鲍里斯想要第二天就回家的愿望显然不可能实现,于是他才“变得认真起来”。

2.“老板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他感到一阵揪心的痛苦”:这里老板主观清醒地意识到只要战争还在继续,鲍里斯是有家也没法回的,而战争带来了多少家庭的支离破碎使多少人骨肉分离,这使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感到沉重感到痛苦。这里作者用“心情沉重、痛苦”表达出老板对鲍里斯感到无能为力所带来的无奈,用“揪心的”更是强调了这种心理活动。

3.“鲍里斯和老板站在那里面面相觑”这时鲍里斯和老板都在潜意识里发现既不能得到帮助也不能帮助他人,战争让人无可奈何,鲍里斯不知如何才能回家,老板不知如何才能安慰他,所以只能“面面相觑”。

4.“老板长时间望着他的背影,看到他向湖边走去感到奇怪”:老板下意识地对鲍里斯向湖边走去的行为感到奇怪,所以会长时间盯着他看,但是当时还没有意识到他会走上绝路,所以会感到奇怪。

小说中在老板回答了鲍里斯的问题后中断了对鲍里斯的描述,作者在这里有意识地掐断对鲍里斯接下来的心理和行为的描写,使这一线索中断。于是,在读者阅读时,因情节的中断对接下来故事的发展产生期待心理,从而形成艺术上的悬念效果。紧接着下一段很突然地写到第二天清晨渔夫找到了鲍里斯的尸体,整个小说戛然而止。这样的心理悬念和出乎意料的结局,对应主人公迫切的回家愿望,在读者心理形成强烈的对比。

三、结语

他的小说以心理悬念引人入胜,很多是蕴含在人物的情感与复杂的心理活动或是情感冲突中。小说通常不用众多人物、庞大的背景,小说的感染力主要也不是来自于复杂的故事情节而是心理刻画和心理悬念,他描写的感情起伏和激烈的心理活动左右着小说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艺术魅力令人叹为观止。作者通过细腻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各种复杂而丰富的感情活动对比了主人公回乡的期望和理想的失落这两种心理状态,由此引出的心理落差带给读者的心理震撼非常强烈并强化了艺术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斯特凡·茨威格.一颗心的沦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2]张宴.茨威格中短篇小说叙事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3]杨晓庆.文艺心理学研究中的概念问题与学科体系的构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05):29-32.

[4]邢光晟.行走中的文艺心理学研究——评新版《文学心理学》[J].文艺理论研究,2003(06):90-94.

猜你喜欢

心理分析
信访工作中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