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孝义碗碗腔曲牌音乐探析
2019-01-10张雪梅
张雪梅
【摘 要】山西孝义碗碗腔是当地流行的一种皮影说唱艺术,原本是用作皮影戏的伴奏,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走上舞台,演变为真人演出的形式,成为一种地方独有的特色,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本文对山西孝义碗碗腔的起源进行简述,并对山西孝义碗碗腔曲牌音乐的调式、结构特征以及价值进行了探究,对历史演变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对山西孝义碗碗腔曲牌音乐的传承问题进行了思考。希望大众不仅能了解到相关的音乐知识,还能对山西孝义碗碗腔的音乐资料进行收集,为后续的音乐创作打下稳固基础,促进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关键词】山西孝义;碗碗腔;曲牌音乐;乐器伴奏;历史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5-0006-02
山西孝义的皮影戏主要是由戏曲、音乐以及绘画等多方面融合的,自诞生以来得到了广泛的流传,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这门艺术也在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逐渐受到冷落。如今,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容忽视,皮影艺术中碗碗腔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山西地区民间文化的代表,更是具有很高的地位。因此,对山西孝义碗碗腔曲谱音乐的探析十分重要,艺术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进步,形成良好的发展模式,对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通过探究,不仅能够让广大群众了解更多的音乐特点,还能够完善音乐的发展工作,在此过程中对山西孝义碗碗腔音乐进行整理与研究,得到更多的民间音乐素材。利用区域资源与文艺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到当地旅游的人们了解更多的山西戏曲及人文文化。
一、山西孝义碗碗腔的起源
孝义碗碗腔作为由皮影说唱艺术发展而来的地方剧种,利用一只小碰铃作为打击乐器参与曲牌伴奏,小碰铃的口径大约为五厘米,呈现出碗状,所以演变为“碗碗腔”。利用纱窗藉油灯作为表现形式,也被称作为纱窗影戏。光绪年间,许多陕西的皮影碗碗腔艺人因为受到荒灾的侵害,为了生活流入到山西孝义等地进行演出,使碗碗腔这门艺术得到了传播。在《中国戏曲志》中有明确的记录,由于清代陕西省连年遭受自然侵害,皮影艺人逃荒到山西中部,进而得知孝义碗碗腔起源于陕西,但是在孝义不断发展[2]。孝义地区艺术文化底蕴比较深厚,当地的群众很早就喜欢皮腔纸窗影戏,逃荒的艺人都来到了孝义。为了促进碗碗腔曲牌艺术的不断发展,艺人们在演出结束后的空闲时间招收徒弟,传授优秀技艺。受到孝义方言及皮腔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曲调,延伸为孝义碗碗腔。
由于孝义碗碗腔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婉转动听、曲牌丰富的音乐,并且能够将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虽然从陕西地区传播而来,但经过山西孝义地区的发展,演唱风格以及节奏等都与陕西的碗碗腔存在较大的差异。山西皮影在造型风格上更加严谨含蓄,更加注重细节,打造出了许多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受到山西孝义地区戏剧的影响,为了深刻刻画人物形象,孝义碗碗腔中提升了装饰性,在脸谱中针对眼睛、鼻子等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由于皮影戏的组织情况较为简单,当地的皮影戏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在碗碗腔纱窗影戏流入之后,很快就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不仅因为其剧目内容通俗易懂,而且还都来源于群众的生活。
二、山西孝义碗碗腔曲牌音乐探究
(一)山西孝义碗碗腔曲牌音乐调式特点
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将山西孝义碗碗腔的曲牌分为两个类型:弦乐曲牌和唢呐曲牌。其中弦乐曲牌也可以分成三个部分:①板头,通常情况下称为开头,专门用于起板之前,在开头中经常会用到慢板的节奏[3]。②绕弦,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自由的过渡。③曲牌,其主要的作用就是进行气氛的渲染,例如《欢乐曲》、《庆丰收》等,这些都是从晋剧中移植过来的唢呐曲牌。在曲牌音乐的表演过程中,主因为Sol,可知碗碗腔音乐是以微调式为主的。
(二)山西孝义碗碗腔曲牌音乐结构特征
下面以李春新的《孝义碗碗腔音乐赏析》為例,在乐曲的开头部分,可以将曲牌的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并将其划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个乐句的结构为方整形,旋律成双成对的重复。第二个乐句的材料发生了变化,但是与第一句的主题相同,是第一句的扩充。由于这首乐曲属于清乐七声调式曲牌,可以划分为两个乐句,并保证两个乐句能够以相同的材料结束,进而将音乐的表现力体现出来。曲牌的结构为平行方整型,两个乐句结构较为平稳,且特点突出。将此曲牌分成三个乐句,前八个小节节奏比较欢快,还可以分为两个小节,前四个小节属于平行方整型结构,结构与节奏相同[4]。第二乐句主要是对第一小节进行模仿,但是音调不一样,节奏大致相同。第三乐句可以分为两个乐节,扩展了第一部分的材料,使结构具有明显的层次。
综上分析得知,在山西孝义碗碗腔曲牌音乐结构中,经常出现成双成对的节奏重复,呈现出对称的结构,呈现出一个对称的片段,并采取自由延展的方式,将层次的变化体现出来。另外,要对音乐材料进行合理的使用,注重首尾呼应。
(三)山西孝义碗碗腔曲牌音乐伴奏形式及乐器
在皮影时期,碗碗腔主要是以说唱形式表达的,还有许多需要使用曲牌音乐的地方,仅仅使用现成的晋剧唢呐曲牌或是反复演奏的方式,进而导致弦乐曲牌处于空白的状态[5]。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艺研究者不断创造与收集了大约60个曲牌,主要分为弦乐曲牌与唢呐曲牌,其中唢呐曲牌汲取了许多晋剧题材,在后续的演出过程中实现了突破。不管是乐器设置还是乐队阵容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进。由于人物情感及曲目剧情的需要,使山西孝义碗碗腔音乐具有浓郁的现代化气息,给广大的群众带来视听享受。
山西孝义碗碗腔的伴奏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首先就是清伴,在演唱的过程中停顿,过门予伴,另外一种属于混伴。相关的研究人员应当更加注重利用呼胡和月琴对滑音的伴奏方式,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向前弹奏一音,向后弹奏一音,形成独特的演奏效果。
山西孝义碗碗腔音乐在走上舞台之后可以划分为武场与文场,其中二股弦、月琴与呼胡属于重要的伴奏乐器,二股弦除了要以晋剧的方式进行演奏之外,还应当用常用的音调与主旋律进行呼应。除了三大乐器之外,D调、笛子也可以用于插曲或是吹奏等。随着音乐事业的不断发展,电子琴、二胡等现代乐器也得到了应用。
三、山西孝义碗碗腔曲牌音乐的发展思考
(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音乐学家对山西孝义碗碗腔的研究重心都放在发展与表演形式上,对于其发展到历史舞台之后的表演形式研究不够充分,关于曲牌音乐的论著较少。许多戏曲辞书也仅仅对其剧目与音乐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针对这些问题,应当从音乐本身出发,研究山西孝义碗碗腔的学术价值。
(二)历史文化价值
碗碗腔曲牌音乐进入到戏曲舞台之后,在伴奏、演唱等方面都形成了特殊的风格,从坐唱形式转变为纱窗皮影戏,经历了巨大的蜕变[6]。孝义碗碗腔的皮影戏来自于农村的生活,受到了当地人文思想、民俗风情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了解碗碗腔本身的演唱、伴奏与基本形式,将对曲牌音乐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体现出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山西孝义碗碗腔曲牌音乐发展的问题
由于人们的审美兴趣与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外国文化的影响,对我国的戏曲艺术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传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自我的能力提升,无法在大环境中占据有利地位。
发展至今,传统的碗碗腔曲牌艺人已经全部消失,传承的人员中人才老龄化问题严重,年龄超过40岁的人仍然担任着重要的演出责任。青年演员的思想不够稳定,大都充当龙套角色。由于青年演员的价值观会发生不断的变化,戏曲行业创造的经济效益不断降低,导致后备人才的缺失。戏曲表演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想传承民族文化艺术,就应当让演员从稚嫩走向成熟,还应当沉下心来认真学习精髓内容[7]。但是当前戏曲艺术处于低潮状态,形式不容乐观,有些剧团的管理人员为了缓解经济压力,缩减了排练的时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山西孝义碗碗腔音乐形式的传授。
(四)山西孝义碗碗腔曲牌音乐的发展
要想从根本上做好山西孝义碗碗腔曲牌音乐的传承工作,就应当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具体阐述如下:①将老艺人作为孝义碗碗腔传承的重要力量,政府应当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解决其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将重心放在文化传承上。②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社会对这种曲牌艺术形式的重视,就应当合理把控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的关系,积极归类整理孝义碗碗腔剧目,大力支持现代化剧目[8]。③注重对青少年的培养与管理,在学校中开展关于孝义碗碗腔的理论教育课程与音乐欣赏课程,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④在强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考虑,开发独具当地特色的培训班,进而凝聚更多的艺术人才,加强剧团的管理。
虽然时代在不断的变化,但是利用山西孝义碗碗腔曲牌音乐的优势,不仅能够汲取更多的艺术文化,还能够促使剧目的不断创新,使喜欢这种曲牌音乐表现形式的人逐渐增多。通过经济发展与艺术文化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我国戏曲艺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山西孝义碗碗腔逐渐从民间音乐走上戏剧大舞台,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发展,逐渐受到专家与观众的喜爱。在相关音乐艺术工作者的努力下,更加注重传统艺术的整理与传承,让现代的观众聆听到婉转的歌曲。通过对山西孝義碗碗腔音乐的归类与整理,不仅能够得到丰富的音乐素材,还能够得到许多价值较高的音乐资料。通过对山西孝义碗碗腔曲牌音乐的分析,还能够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保护意识,将其中蕴藏的民族文化价值发掘出来。其作为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人员应当做好完善与发扬工作,对其进行传承与保护,为我国音乐事业的稳定发展打下稳固基础。
参考文献:
[1]窦鑫鑫.一唱一念皆韵味,一板一腔显精髓——孝义碗碗腔唱腔探析[J].当代音乐,2018,621(12):79-80/83.
[2]李惠男.走向春天的“天下第一团”——访山西省孝义市碗碗腔剧团团长郭文明[J].党建,2017,(3):56-57.
[3]陈春华.陕西民间音乐特色研究——以“秦腔、碗碗腔”为例[J].大众文艺,2012,(9):187.
[4]李景云.论碗碗腔唱腔创腔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2,(Z1):13.
[5]刘志斌,林宪生.基于SWOT分析的孝义碗碗腔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城市地理,2017,(12).
[6]李波,霍仕清.孝义市碗碗腔剧团:小剧种大故事,山里真情山外扬[J].文化月刊,2017,(8):112-113.
[7]魏冠儒.一曲忠心报国的正气歌——《谢瑶环》“忽听得堂上一声喊”唱段赏析[J].中国京剧,2018,256(10):80-82.
[8]顾晓莹.浅析“秦派二胡”的艺术特色——评《秦派二胡艺术研究文论(精)》[J].新闻爱好者,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