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晓棠:我这辈子就做一件事

2019-01-10--

晚晴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大庆工人

文 -- 许 莹

举步维艰的日子里,幸有人民群众的厚待

她是《神秘的旅伴》中质朴、天真的彝族姑娘小黎英,她是《边寨烽火》中温柔深情的景颇族少妇玛诺,她是《英雄虎胆》中的反派人物阿兰,她是《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性格迥异的金环与银环——她就是一人千面的表演艺术家王晓棠。人们都说王晓棠的眼睛会说话,动作精准到位,她把角色演“活”了。二十多岁的王晓棠凭借其执著与努力迎来了她表演生涯的高峰。

正当她表演事业如日中天时,王晓棠跌入了人生的最低谷。1969年12月,王晓棠由于“顽固不化”,被“特殊复员”到北京远郊怀柔县。当地武装部的人为了保护王晓棠,把她安排到北台上林场,王晓棠在这里做了6年的林业工人。她心爱的儿子言群因患肝炎永远离开了她。

承受着丧子巨痛,王晓棠在那段举步维艰的日子里,幸有人民群众的厚待。这样的遭遇让王晓棠对“人民”二字有了深切的认识,她说:“人民很具体,是当时我来北京赶时间递材料,眼看回怀柔的末班火车响铃了,冲着站台高喊‘让王晓棠上车,她是来落实政策’的检票员;是我在牛棚被造反派‘专政’之际,却敢给我写信、要每个月省出钱粮的那对年轻夫妇;是在大街上碰到我,让我‘好好的,将来再拍电影’的观众。当时我醍醐灌顶,心想有一天我若能重回八一厂,我这辈子就做一件事儿:回报人民!”

提笔创作写剧本,自己担纲导演

王晓棠时刻不忘这份沉甸甸的承诺。

1975年,王晓棠重返八一厂。“中国人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我是受了人民涌泉的恩惠,竭尽心力,也只是滴水之报。”于是,她变演员的被动为主动,提笔创作写剧本,自己担纲导演。

演员出道,拿笔写戏可不是件容易事儿。

1964年初,文化部决定派“作家慰问团”来大庆慰问。王晓棠在开往大庆的火车上,希望能够创作出一个最贴近大庆石油工人的新作品。便请同车时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的康世恩讲述了石油工人刘安全的故事。王晓棠通过康世恩的讲述和时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的李季把关,在开往大庆的火车上连夜写就了一出单人谐剧,剧中把刘安全的名字改为了杨安全。到了大庆,王晓棠在舞台上一人饰演多个角色,一会儿用四川话演杨安全,转过身就变成了河南籍做错事儿的工人。石油工人们对这个节目相当满意。巧的是,刘安全本人也看了演出,王晓棠亲切地问刘安全:“你不生气吧?像吗?”刘安全嘿嘿地乐,憨厚地说:“像,像,不生气!”王晓棠通过此次慰问认准了一个道理:人民不仅是验证文艺发展的广袤大地,还是孕育文艺作品的丰厚土壤。

始终用行动践行着回报人民的铮铮誓言

1988年,王晓棠被任命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92年晋升为厂长。在她的带领下,八一厂成功拍摄了《大转折》《大进军》系列巨片,它们连同1991年底完成的《大决战》,共同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前、中、后三段,完成了完整反映解放战争全过程的史诗性鸿篇巨制。1992年开始,《大转折》和《大进军》中的《解放大西北》《席卷大西南》《南线大追歼》三部分更是分梯次同步开拍,那时王晓棠办公室里的灯总是彻夜亮着。

在她担任八一厂生产副厂长时,定了新的规章制度,以前都是拍完才审查,审查完再补拍。王晓棠上任后规定,随时拍随时看随时补,看完马上开会讨论,各中基层审片的领导不能说奉承话,就是提问题,然后摄制组抓紧补拍。这套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为众多大片的拍摄节省了时间、物力、人力。她担任厂长期间还提出了出精品就是要讲究而不将就的口号,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向人民交出了满意答卷。

无论是演员、编剧、导演还是厂长,王晓棠始终用行动践行着回报人民的铮铮誓言。她的才华与品德使之有了种种定位,但若让她对自己做一个最贴切的表述,她朴素地回答道:“我是一个兵。”记者忍不住追问:“从哪儿来的?”她微笑着说:“来自老百姓!”

猜你喜欢

大庆工人
讲价
油田工人
酒厂工人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李娜作品
大庆师范学院法学院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九曲黄河第一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