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2019届高三思想政治复习的几点建议

2019-01-10安徽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19年1期
关键词:复习资料考纲热点问题

安徽

在高考思想政治复习中,怎样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通过对自己多年政治复习备考的思考,并在复习备考中进行了至少两轮的实践,认为在备考中应该着重把握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明确高考考什么?二要研究高考怎么考?三要确定师生如何做?要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我们需要:一是吃透课本,二是钻研历年真题,三是高度关注时政,四是研究考试大纲。即课本是基础,真题是路径,时政是关键,考纲是方向。

一、课本是基础

“以本为本”这是高考政治复习永恒不变的主题。“万变不离其宗”,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思想指导下,命题角度必然是千变万化,但是解决问题的知识是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来源于课本的,考查的落脚点着眼于基础主干知识。“题在书外,理在书内”,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本上,特别是高频考点、主干知识的复习和掌握是增强应试能力的基础和关键。

1.要正确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要抓主要矛盾,紧紧扭住课本这一关键因素,将课本中的核心主干知识与高频考点掌握的前提下,适当借助复习资料,这样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复习资料更多地作用在于通过对其使用,让我们的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熟练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要把握住“三度”。即注重知识的精度,所谓精度就是对知识的把握要精准,不能模棱两可,例如对于纸币,很多学生掌握的就不是那么精准,简单地将纸币等同于货币,从而导致不必要的失分;把握知识的广度,所谓广度实质上是要从看似零散的知识点中,找出它们内在的逻辑联系,形成一个知识系统,这样在高考中我们就能够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同时还需要追求知识的深度,所谓追求知识的深度也就是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能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我们的复习不能仅仅是简单地、孤立地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对知识“精度、广度、深度”的把握中,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其实,“以本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在复习中抓住主干核心知识和高频考点,让学生学会抓住“点、线、面”,去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得复习的知识够精准、够系统、够厚实,形成一棵“知识大树”。

二、真题是路径

一定程度上,练习的质量和效益甚至会决定高考的成败。但不少学生甚至是不少高三老师对此都没有足够的重视,面对众多高考复习资料,我们往往停留在“大水漫灌”式的题海战中,导致时间花了不少,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走入误区。到底什么才是质量最高的练习题呢?毫无疑问,真题是最好的练习题,它是我们能够走向最后成功的梯子,因此,用好、用透、用足高考真题,往往会使我们的复习事半功倍。

1.要用好高考真题。要让学生形成一种理念——它不是简单的练习题,它是真题,需要我们用高考的心态来对待它,要做到认真审题、认真书写等。这样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迎接高考,这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2.要用透高考真题。用透就是做过之后不应该是不管不问,而是要去研究它,要研究材料,更要研究问,还要研究答案,只有这样才能吃透它,并从中把握高考的命题方向。这才是我们练习的目的。

3.要用足高考真题。用足,就是要把一个经过自己思考、已经完成的高考真题作为新的起点,看看这个题目可以做出怎样的改编,比如说设问角度的变换,限定知识的变化等,当然改编之后还是需要我们去组织好答案。这样我们就可以触类旁通。

三、时政是关键

时政热点问题,是高考政治命题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全国卷。当然高考中一般不会直接考查时政热点问题本身,而往往以情境材料的形式来呈现。如何抽丝剥茧?一步步揭开情境材料中蕴含着的丰富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课本中的核心主干知识加以对接,这是我们能够解好题、作好答的关键。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中不能就事论事,而要将时政热点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情境,在情境中实现对高中思想政治知识的考查,真正实现高考政治复习入情入境。

1.要培养关注时政热点的良好习惯。关注国家大事,本身就是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良好品质。但事实上,我们的高三学生往往因学习任务繁重,不会去看报纸、新闻类的电视节目等,这样势必造成时政热点复习变成了单纯的知识复习,必然是无趣无味又低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我们要使学生养成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手机等多种途径关注时政热点问题的良好习惯,并且深入思考重大时政热点问题背后所反映的相关核心主干知识。让学生有意识地为复习过的模块知识创设具体的情境,为其找到一个“家”,实现热点材料与核心主干知识的有机结合。笔者在备考中采用设置“新闻速递”专栏,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对本周发生的重大时政热点问题进行一次梳理(刚开始是由笔者来做,后来渐渐地学生主动去搜集材料),同时选取一两段材料进行命题,并进行点评给予奖励,让他们在枯燥乏味的复习生活中,寻找一点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思考的习惯。我们在面对一个时政热点问题的时候,不能为了材料而材料,应该透过材料的“现象”去发现其内在的本质,通过对时政热点材料的研读,提取有用信息,摒弃无用信息。这是需要平时大量而有意识的训练才能逐步养成和提高的,因此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刻意地将学生引进来,增强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3.要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和规范答题的能力。面对试题中出现的情境材料,我们要根据设问先提取情境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但这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这些有用信息与课本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将提取的有用信息转换成政治学科的学科语言。答题中应该笔迹清晰、规范,要有层次结构,分段、分点来答题。

四、考纲是方向

要认真研读考纲,了解高考的要求,明确复习的方向。考试大纲一般都是当年的3月份出台,当我们拿到考试大纲的时候,要对照考纲:首先明确考什么,需要把考纲内容与课本加以比较,了解哪些内容考,哪些内容不考,哪些内容课本里没有论述,需要补充的。其次要明确怎么考,需要对照考纲,了解各个考点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明确哪些内容是要求我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哪些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哪些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哪些是论证和探究问题的,针对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对策,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我们还需要关注考试大纲中的题型示例部分发生重大变化。

另外还有一个需要广大学生关注的就是思想政治的语文化倾向,阅读能力成为解答所有试题的基础。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选择题中对词语、语句的准确理解会影响到学生的选择;二是非选择题的文字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以2018年高考为例,三套全国卷情境材料均增加为三个,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三是材料就是答案,答案就在材料中,二者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通过研究考纲、吃透课本,我们解决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通过研究真题,我们解决了高考怎么考的问题;通过关注并研究时政热点问题,我们解决了师生怎么做的问题。另外还需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当然,高考复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复习的策略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因人而异的,由于学情的不同,使得我们的策略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无论是什么方法,只要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有所提高,那才是真正好的策略与方法。

猜你喜欢

复习资料考纲热点问题
搬家
2020年高考“空间位置关系”热点问题聚焦
空间几何体中的热点问题聚焦
盘点当前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通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一)
学霸神器(二)
2009年地理备考应关注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