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及治理对策的探讨

2019-01-10李超显

中国饲料 2019年14期
关键词:排泄物养殖业粪污

李超显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湖南长沙 4100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禽养殖业一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目前已逐步形成小型散养、中型专业化养殖及大型规模化养殖的梯度模式,且未来将进一步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优质畜产品的需求。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表明,截至2017年底,我国养牛数量为9039万头,养羊数量为30232万只,肉猪年出栏70202万头,年底存栏44159万头。相应的肉类总产量为8654万t、奶类总产量为3149万t、禽蛋总产量达到3096万t,极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国家统计局,2018)。但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的增多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据调查显示,我国养殖业每年的畜禽粪尿排泄量超过4亿t,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已是农业类污染的首要来源(宣梦等,2018)。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环境、生产水平、经济条件等都有很大差异,导致畜禽养殖业污染的处理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再加上污染处理的成本偏高、养殖企业风险高利润低、饲养者环保意识有待加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吉芳英等,2013)。本文总结分析了畜禽养殖业带来的主要污染源、产生污染的原因,并针对治理畜禽养殖业带来的污染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推动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畜禽养殖业的主要污染源

1.1 水污染 水污染是畜禽养殖业污染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主要是由于未经处理的畜禽排泄物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系中造成的水体污染(景艳东,2016)。研究数据表明,畜禽养殖业对水污染物总氮的贡献率占农业源污染的38%,对水污染化学需氧量(COD)的贡献率占农业源污染的96%,对水污染物总磷的贡献率占农业源污染的56%(石嫣等,2011)。

1.2 大气污染 畜禽排泄物除了随水流进入水体造成污染外,还会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下产生一系列有毒有害的气体,如甲胺、硫化氢、粪臭素等(赵祥华等,2016)。这些气体不仅会影响饲养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健康,还会导致畜禽的应激反应,影响畜禽健康和畜产品品质,对畜禽业健康发展极为不利(赵希智等,2016)。

1.3 土地污染 目前,对于畜禽粪便的处理主要是作为有机肥料施用于农田。畜禽粪便中含有的氮磷钾等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须的肥料,合理利用可以很好地促进种植业的发展;但畜禽粪便中含有的重金属抗生素残留、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若不经无害化处理而随意施用,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生长,还会间接影响人体健康(杨玉清,2018)。

1.4 人畜共患病污染 畜禽粪便是许多人畜共患病传播的源头,不论是对动物还是人体都有很大危害(陈振恒等,2018)。目前,已被确认的人畜共患病高达1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利用动物粪便作为载体进行传播,一旦畜禽粪便排泄物没有得到规范化处理,易引起大规模感染,不仅会造成养殖业的重大亏损,还会影响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社会恐慌(景艳东,2016)。

2 污染出现的原因分析

2.1 养殖场建设规划不合理 进入21世纪后,畜禽业快速发展,但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各类养殖场,特别是中小型养殖场规划设计严重落后,为了交通便利往往选择江河流域、城郊结合处开展养殖,没有合理的距离,加重了污染治理难度(王春富,2018)。此外,养殖场内没有明确规划养殖区和生活区,圈舍建造标准较低,没有配备有效的粪污处理设施,导致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尿液等随意排放,给周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吴艳平,2018)。

2.2 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不到位 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排泄物量巨大,据估算,一头成年家畜每天的排泄量可达自身体重的5%~9%。以此测算,一个万头猪场的年产粪尿量高达2万t,一个万只鸡场每年产生的粪尿量在360 t左右,一个百头牛场每年能产生近700 t的粪尿,我国畜禽业产生的粪污量十分惊人(王祖力等,2011)。要处理这么多的粪便废弃物必须要配备专业化的设施才能保证效果,但目前的现状是,养殖场大多没有配备完善的粪污处理设施,又或是配备的设施不能满足自身养殖场粪污处理需求,导致畜禽排泄物得不到有效处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王青,2016)。

2.3 环保意识不强 在以往畜禽养殖发展中,不管是养殖户还是地区政府领导,都缺少环境保护意识,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追求扩大养殖规模,不管是否有足够的粪污处理能力;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没有完善的粪污处理设施,往往采用水冲粪等传统的清扫方式,不仅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使养殖场污水处理难度更大、处理成本更高(张庆东等,2013;刘永丰等,2012)。

2.4 污染治理费用过高 畜禽养殖业的粪污处理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既涉及到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也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许多中小型甚至大型养殖企业,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约束,往往难以投入足够的资金去完善废物处理设施,而小型的化肥池、沼气池等基础设施满足不了大量粪尿排泄物的处理需求,由此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付洪光,2017;田会,2014)。

3 治理畜禽养殖业污染的对策

3.1 合理规划畜牧用地,完善养殖场基础设施政府进行畜牧产业布局时,应着重考虑环保和生态发展的要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等区域附近严禁养殖场,畜牧养殖场的建设应与果园、山林、农田等种植业在一起统一部署,按照种养结合的需求确保畜禽粪尿排泄物可以有效利用,这样才能降低养殖业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孟祥海等,2018)。此外,应着重评估养殖场的基础设置,对于设施陈旧、没有配备粪污处理设施的养殖场,应敦促整改,整改不合格的依法予以拆迁或关闭,确保畜禽养殖业走上绿色环保的安全生产路线(陈映耀等,2017)。

3.2 采取合理的粪污处理模式 在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的阶段,众多企业纷纷追求规模化、大投入、高产出,长久以来一直忽视了环保问题,导致我国畜禽业污染防治起步较晚,综合技术措施比较落后(宣梦等,2018)。此外,由于养殖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对污染治理措施也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会盲目选择污染治理措施,导致整个设备运转费用高、效率低,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吴昊等,2017)。因此,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不应一刀切地采用一套模式,应与当地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生产方式等相适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方式,降低粪污处理成本,提高养殖场污染防治的应用效果。

3.3 加强环保的宣传和教育 以往畜禽养殖中缺少粪污处理意识也和政府环保的宣传和教育不到位有密切关系。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得不偿失,环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习总书记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环保宣传和教育力度,敦促各级养殖场做好生态化改造,力争最大限度减少畜牧养殖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王富春,2018)。此外,政府和企业还应加强畜牧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开展生态化养殖工作。

3.4 完善相关的行业规定和专项补贴 为了进一步治理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问题,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必须要不断修订和完善相法律条款和行业规定,使其符合生产实际,以便促进污染防控整治工作。此外,由于畜禽养殖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低利润的行业,将环保压力全部推到企业头上也会加重企业负担,从而使整个行业丧失活力,也会阻碍畜禽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政府应协助企业完善粪污处理设施,针对合格合规的养殖企业进行适当的专项补贴,减轻企业环保压力,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4 小结

随着当前国家畜禽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规模化养殖的不断进步,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已成为新时期畜禽养殖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传统养殖过程中,不仅容易引起水源污染、大气污染、土地污染,还会因人畜共患病的污染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这些污染既有环保意识不强、养殖规划设计不合理的因素,也有污染治理费用过高、粪污无害化处理不到位等因素。因此,为了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应合理规划畜牧用地,完善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工作,完善相关法规和条款,促进因地制宜的粪污处理模式的应用,以期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推动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排泄物养殖业粪污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2020年小龙虾养殖业的机遇与挑战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蜗牛的“便便”什么色
丹麦惊现700年前的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