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年特征需求的“全龄化”养老社区规划研究
2019-01-10沈文成曹幸岳怡彤任锦文杨飞
沈文成,曹幸,岳怡彤,任锦文,杨飞
(东华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城乡规划系)
1 引言
我国已建的养老社区,大多借鉴美国“太阳城社区”(Sun City West)的CCRC (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退休照料社区开发模式,通过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使老年人身体状况变化时,仍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相对应的照料服务。此模式的特点是,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将老年人群单独划分,按照老年人的需求建造住宅,并配备一定的疗养和护理设施,形成集中的社区。这样的社区虽然便于对老年人集中照料,但是单纯的老年人聚集的社区,容易成为失去活力的“孤岛”。这种起源于代际关系相对薄弱的西方国家的养老社区模式,并不完全适合我国。
2 老年人特征及需求
老年人的特征变化首先表现为生理上的衰退,尤其是在感知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三个方面[1]。老年人感觉系统的衰退最为明显,“看不清”和“听不清”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巨大困扰。因此,需要通过增强物理环境特征,加强对他们感觉的刺激。在神经系统方面,由于大脑神经的衰退,老年人开始出现记忆力下降、容易疲劳等症状。所以在老年人活动场所需要设置休息设施和信息提醒设施。老年人的肌肉力量下降、心肺能力不足、运动能力下降,在户外行动时常常需要考虑无障碍设计和防护措施。
老年人在退休后,对大量空闲时间的不适应、缺少子女的陪伴、亲人的离去等问题,易使老人们产生失落、孤独、抑郁的心理。因此,我们需要在老年人生活的环境创造积极地交流空间,增强邻里归属感;鼓励老年人再次学习,排遣心中的孤寂;建立完善的医疗照顾体系和心理疏导机制,引导他们更好地适应老年生活。
3 全龄化养老社区的规划设计
所谓“全龄化”养老社区,是指以居家养老为主导,打造针对各个年龄阶段开放的两代居住或三代居住模式的养老社区。同时,针对自理老人(健康老人,生活不依赖他人帮助)、介助老人(半自理能力老人,生活需要借助拐杖、轮椅等设施)和介护老人(无自理能力老人,生活依赖他人护理)的不同特点,提供专门的养老住宅产品和护理服务[2]。这样既方便子女照顾老人以缓解老人的孤独感,又可以为身体欠佳的老人提供精心的医疗护理。而在我国,“家文化”特征也更有利于全龄化养老社区的发展。
3.1 社区建筑规划
1)建筑容积率
养老社区的开发强度不宜过大,过高的建设容积率会造成居住环境质量下降,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不益。以良渚文化村随园嘉树养老社区为例,该社区现已成为杭州市有名的文化、养老、旅游综合体,总占地6.39hm2,容积率为1.33;再比较国内几个效果较好的养老社区,如位于上海和昆山交界处的绿地“孝贤坊”养老社区,容积率仅为0.74;嘉兴江南太阳城的容积率为1.44。可见,养老社区的容积率普遍集中在0.5~2.0之间。另外,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下降,在建筑中上下多有不便,高层建筑还容易产生坠落等不安全感,所以养老社区的建筑宜以多层为主,而多层住宅的常用合理容积率一般为0.9~1.3[3]。另根据居住区开发强度“值域化”模型推算,理想的住宅容积率值域为0.8~5.9[4]。
综上所述,为确保养老社区良好的环境并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将开发容积率范围控制在0.8~1.5之间较为适宜,但具体数值还需要综合多方面的现实因素进行确定。
2)建筑空间布局
由于居住对象的不同,“全龄化”养老社区的住宅建筑可分为普通住宅、老年公寓和养护院三种类型。普通住宅主要适合于自理老人和介助老人同子女晚辈居住在一起,其模式与一般住宅基本无异;老年公寓的居住人群以自理老人和介助老人为主,需要配置小型的健康服务中心;而养护院是用于照料介护老人和部分介助老人的,应配备专业的护理人员和医疗设施[5]。
在建筑布局方面,老年公寓宜与普通住宅临近,既可兼顾部分老人与子女同住不同户的特殊要求,又可为老年人集中的组团注入年轻活力;养护院则宜布置在社区中心位置,或是临近其他外部社区的区域,以便实现公共资源的共享。由于老年人的空闲时间充裕,其与外界交流的需求增加。因此,在建筑空间形式上建议设计围合式,并在组团内布置绿地和开敞空间,从而增加老年人的交往机会;还可通过连廊将建筑进行串联,在连接部分设置分散的微型社交空间,降低天气对户外社交的影响。
3.2 社区交通系统规划
1)车行道
养老社区的主要出入口宜设在城市次干道上,保证良好的可达性的同时可以避开密集的车流。由于老年社区中救护车和消防车的出入频率会比一般社区要高,因此老年社区车行道宽度应能允许两辆救护车的会车,其宽度最好在4m以上,条件有限时则应就近设置会车场地。另外,社区的宅前路也应适当加宽至3m以上,并应围绕建筑物,以方便救援车辆的通行。
2)步行道
老年人对步行的需求很高,步行道的设计主要考虑交通和游憩两个功能,可以在车行道的两侧布置或独立设置,但应减少与车行道的交叉。交通类步道应尽量笔直通畅并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而休闲类的步道可以设置相对曲折,以增加道路的趣味性,并利用步道连接社区的主要游憩空间。步行道要适合轮椅和行人并排通行,其宽度宜在1.5m以上且不应小于1.2m。考虑到老年人的体力下降较快,在道路两侧要多增设座椅等休息设施。另外,步行道的路面要采用防滑材料铺装和进行无障碍设计,并在上下坡位置设置扶手[6]。
3)停车场
养老社区的停车场(库)应临近建筑物和活动场所的出入口,并设无障碍通道进行联通。停车场中应按照不少于总机动车车位数的5%设置配有轮椅通道的无障碍机动车位;还应设置供助力车、自行车等使用的非机动车停车场,其位置应与机动车出入口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老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应尽可能地设置地上停车,避免地下停车,最靠近出入口位置的地面停车位应预留给急救车。
3.3 社区户外空间环境设计
良好的户外空间环境可以帮助老年人愉悦身心,舒缓压力。在社区户外空间中,由建筑、构筑物、植被等形成的半围合空间,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空间安全感,促使他们在此空间逗留,同时也能增进其社交欲望。这种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应设置在远离交通繁忙的道路且光照条件良好的地方。
户外植物的选择要注重季节色相的变化,以形成变化丰富的景观。需要特别重视的是,应避免有毒、有刺、易造成老年人产生刺激的植物。另外,重点区域在夜间要设置不同亮度和层次的灯光,避免单一光源产生的炫光。
3.4 社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全龄化”养老社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到社区全体住户的使用,同时又有专供老年人的服务设施。社区内除了设置必要的托老所和日间照料中心外,还应设置老年活动中心,以丰富老年人的闲暇时光;在老年人集中活动的区域,须设置无障碍公共厕所;另外,社区内的医疗服务中心应设置老年病的专门科室,同时增设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老年人疏导心理问题。以上各类公共设施可在社区内结合集中布置,有益于集约公共资源。此外,老年人帮子女照看小孩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社区应配套幼儿园,规模较大的社区还应就近配套小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