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说话2019年纯碱步履维艰
2019-01-10
2019年,中国纯碱产能增加,产能3339 万吨,同比增加260 万吨,增幅8.44%。其一,纯碱新装置投入,河南金山三期100 万吨,河南骏化20 万吨,青海盐湖60 万吨。其二,部分纯碱企业产能扩产,纯碱产能增加。其三,产能纠正,以纯碱企业设计产能为准,企业产能有所增加。
截止到12月下旬,轻质纯碱产量1450万吨,同比增加37.82万吨,重质纯碱产量1317.07万吨,同比增加46.38万吨,轻重纯碱同比增加84.2万吨。2019年,中国纯碱在产开工率86.60,增加4.60%,一方面企业装置开工稳定,另一方面在于企业检修周期短,大修的企业的少,整体开工小幅提升。
2019年纯碱库存多数时间高于去年,且四季度纯碱库存上升速度快。一方面在于今年产量增加明显,新增产能和部分装置复产,另一方面在于下游需求变化不大,纯碱市场供过于求,纯碱价格下跌,下游采购谨慎,库存集中于厂家,导致今年同比库存量增加明显。据统计,2019年纯碱最大库存量81.48 万吨,最低库存21.88 万吨,库存差59.6 万吨,最大库存集中12月份。2018年纯碱最大库存量85 万吨,最低库存15.28 万吨,库存差69.72 万吨,最大库存集中2月底。
从纯碱的产销变化看,国内纯碱的产量相对平稳,库存与销量变化大。正常情况下,纯碱企业开工相对稳定,企业因为装置和设备故障导致停车,或企业正常检修,其他时间段开工变化不大,产量平稳。销量变化主要来源于下游需求,下游的采购和备货情况,受自身市场行情、订单情况、装置运行状况以及市场情绪与心态影响。就2019年而言,春节前后,下游需求放缓,产大于销;5-6月份纯碱装置检修恢复,下游备货充足,采购放缓,贸易抛货,企业出货受影响;四季度,国庆节过后,纯碱市场表现低迷,价格一路下跌,部分企业处于亏损,多数企业成本线边缘,企业稳价出货,销量不乐观,库存持续攀升。随着春节临近,下游刚需用户适量采购,以及部分碱厂负荷调整,产量有所下降,库存缓解。
2019年,中国纯碱整体表现低迷,市场供应增加,需求变化不大,供过于求局面难缓解,价格呈现下跌趋势。据统计,2018年轻质纯碱1829.92 元/吨,2019年1668.63 元/吨,跌幅8.81%;2018年重质纯碱1907.53 元/吨,2019年1790.08 元/吨,跌幅6.16%。
2019年,纯碱行情表现低迷,价格下跌,企业盈利水平下降。据测算,2018年联产企业盈利504.23 元/吨,2019年422.11 元/吨,下降82.12 元/吨,跌幅16.29%;2018年氨碱企业盈利388.44 元/吨,2019年269.37 元/吨,下降119.07 元/吨,跌幅30.65%。一方面在于今年纯碱产能增加,产量提升,市场供应量过剩,以及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在于下游需求趋向饱和,增速慢,以及环保、生产安全检查、错峰生产等政策影响下游企业装置生产。企业市场报价偏高,实际成交价格有商谈空间,部分企业有亏损。
2019年1-11月份累计进口量14.58 万吨,2018年1-11月份累计进口量23.42 万吨,同比减少8.84 万吨,下调37.74%。2019年1-11月份出口量129.42 万吨,2018年1-11月份累计出口126.38 万吨,同比去年1-11月累计增加3.04 万吨,上调2.41%。
国内平板玻璃产能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一方面随着2015年底玻璃行业巨头华尔润集团宣布破产,国内供给压力缓解,市场价格上行通道打开,行业盈利水平持续攀升,新建生产线投产进度加快。另一方面近两年部分企业在加快全国布局的同时,不满足于传统的普通白玻或深加工业务,开始横向或纵向拓展产业布局,平板玻璃产能持续增加。
国内浮法玻璃产能激增,引发价格及利润下挫,新入产能挤占老旧企业生存空间,部分厂家被迫停产退出市场,行业产量及开工率持续走低,一定程度缓解了市场供给压力。加之房地产市场回暖下游市场需求量增加,企业开工率回升后延续震荡走势。受沙河限产影响北方产能供给减少,而新建点火产能多集中在南方地区,一定程度弥补了减产空缺,全年产量同比类似,皆呈震荡走势。
浮法玻璃行业的开工率整体呈现震荡走势,波动幅度逐渐收窄。玻璃产量走势较行业开工率基本保持同步。据隆众统计,当前国内浮法玻璃生产线共有294 条,在产生产线243 条,开工率82.65%,均值同期下降3.93%,较今年年初小幅上涨0.17%,当前行业开工率略低于85.05%的五年历史均值。
2019年初北方生产企业和贸易商冬储情绪双线平淡,导致元旦至春节期间国内玻璃价格走势平稳。春节过后市场需求乏力,今年开工工期同比推迟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各地企业整体库存激增,随着华南市场价格领跌,全国市场价格快速回落,北方部分贸易商春节期间补仓后,三月份的清仓操作也对市场价格下行起到一定推力。随着四月中旬终端市场订单开始发力,华中厂家率先启动,当地市场价格触底反弹,部分地区市场价格也有一定跟涨和修复。进入6月份华南两条生产线接连放水,当地在产产能锐减11.18%,局部价格上行通道打开,而沙河企业遵循环保要求限产16%,场内氛围好转,厂家接连抬价,后期冷修产线集中放水,产能的减少则直接表现为产量的缩减,市场价格即时有所体现,进去11月传统淡季周期悄然而至,但因各区域需求韧性表现,价格回落幅度有限。
春节过后受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下游开工节奏较往年推迟1-1.5 个月,自4月下旬开始华中地区需求率先启动,企业销价两旺带动行业库存进入下行通道,叠加6月份各地生产线出现冷修小高峰,供给压力缓解后也利于库存消化,十月份受国庆假期累库及华北沙河物流受限,行业库存出现小幅上探,但对市场影响有限。